- 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這句話若在6個月前說出,肯定會笑掉人家大牙,不過面對2009年第4季臺系2大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仍近90%,加上設備供應商2008年底、2009年初停掉的生產線無法有效恢復,而臺積電又包下不少新增機臺訂單后,在全球晶圓代工產能2010年的開出速度及幅度肯定不若預期下,2010年第2季晶圓代工產能會吃緊,已是有跡可尋。
從 2009年第1季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觸底以來,我們已聽過太多生產線開工不及,產線良率拉高不順,產能開出不若預期的消息,如TFT面板廠、DRAM廠生產完全停工,臺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DRAM IC設計
- 臺積電主席兼CEO張忠謀近日表示,隨著經濟的恢復,臺積電2010年的產品銷量將超過2008,并認為芯片市場將在2011年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早于他先前預計的2012年。
臺積電近來的設備采購似乎也在印證著芯片市場的回暖,不過張忠謀認為,雖然芯片市場正在擺脫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很多領域的銷量還沒有達到2008年的水平。
根據iSuppli的統計,Globalfoundries和特許半導體在合并之后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在回應芯片市場競爭增強的問題時,張忠謀說他們已經準備好面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臺積電發言人曾晉皓昨天表示,臺積電將承辦12月2日至4日在廈門舉行的海西國際積體電路設計產業高峰論壇(IC CAD),稱臺積電應廈門政府邀請承辦此次活動。
該活動是針對芯片設計商舉辦的展會。其他承辦單位包括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廈門市科學技術局以及其他大陸機構,據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一則公告稱,臺積電將是唯一的臺灣承辦單位。
曾晉皓表示,臺積電相信此舉將對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有所幫助,因為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大型芯片企業都將參與此次展會。中國內地市場對臺積電而言至關重要,公司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設計 芯片代工
- 根據巴克萊資本分析師C.J. Muse的最新預測,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繼今年下滑后,2010年可望大幅回升45%,至310億美元。
Muse發布的報告指出,2011年資本支出可望再增長25%至380億美元。依此推算,明年晶圓設備的支出將為180億美元,明年將攀升至240億美元。
Muse指出,巴克萊資本將2010年視為“復蘇年”;渡過上半年的投資低潮后,產能擴張將于下半年啟動,并一路延續至2011年。
根據Muse預測,英特爾、三星、東芝、臺積電與華亞科將是明年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晶圓設備
- 臺灣《經濟日報》周三援引臺積電未具名管理人士的話報導稱,董事長張忠謀將2010年的收入目標定為至少增長20%。
報導援引未具名業內人士的話稱,臺積電2010年可能保持每股新臺幣3元的現金股息。
報導沒有明確臺積電2009年的預期收入。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代工
- 盡管絕大多數半導體業者對于景氣抱持保守觀望態度,然臺積電仍逆勢加碼先進制程,18寸晶圓廠發展腳步并未放緩,不僅2012年試產18寸晶圓規畫不變,近期更緊鑼密鼓與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業者合作推進22奈米制程,吸引包括艾斯摩爾(ASML)、比利時前瞻研發中心(IMEC)及陶氏化學近日均宣示將加碼臺灣研發中心投資。
受到金融風暴及全球景氣不明朗影響,業界一度傳出臺積電18寸晶圓廠計畫受阻,包括設備、材料業者配合意愿都大幅降低,不過,近期臺積電仍積極與半導體設備、材料業者展開合縱連橫,持續推動18寸晶圓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半導體設備 EDA
- 因應景氣翻揚,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電紛紛備妥銀彈展開資本支出競賽,其中45/40納米產能擴充將是2009~2010年重點,而臺積電則于40納米制程世代起一并提供客戶全套式的前、后段制程代工服務,加上太陽能產廠將動工,預料2010年資本支出上看30億美元,不過同業聯電的資本支出增幅更為驚人,2010年資本支出可望翻一倍達到10億美元。
2008 年臺積電、聯電受到金融風暴影響,緊急在資本支出踩煞車,讓半導體設備業者陷入寒冬,如今景氣狀況回穩,2009年上半起資本支出逐漸解凍,到了下半年臺積電、聯電
- 關鍵字:
臺積電 40納米 晶圓代工
- 據臺灣媒體報道,業內人士預計,由于臺積電看好明年IDM(集成器件制造)廠擴大委托代工,臺積電月底可能將再度調升今年資本支出預算至25億~30億美元以上。
臺積電花錢擴產不手軟,由于看好明年IDM廠擴大委托代工,及65納米以下先進工藝產能供不應求,臺積電今年來公告取得設備及廠房等總投資金額,已超過新臺幣700億元(約合21億至22億美元),今年額定23億美元資本支出幾乎都已用完。業內人士預計,臺積電月底可能將再度調升今年資本支出預算至25億~30億美元以上,且明年資本支出有可能調升至35億~40億
- 關鍵字:
臺積電 65納米 FPGA
- 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商臺積電(TSMC)表示由于芯片需求上升,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比第二季度增長五分之一,達到了該公司自己的預期。
業內普遍預測臺積電與聯電(UMC)第四季度營收將比第三季度略有下滑,同時新臺幣升值也將侵蝕它們的利潤。
元富投顧(Masterlink Investment Advisory)副總裁Tom Tang表示:“新臺幣的強勢已經有段時間了,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影響。如果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第四季度甚至明年第一季度營收將放緩的話,那么科技股沒有多少上升空間。&rdq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代工
- 據報道,來自業界的消息稱,臺積電將在明年開始測試用于450mm晶圓生產的相關設備,臺積電先前的計劃是在2012年進行450mm晶圓的試驗性生產。
DigiTimes網站報道稱,臺積電維持原計劃將在2012年進行試驗性生產450mm晶圓,不過他們已經加緊了與設備、材料供應商的合作來推進450mm晶圓的進程,部分450mm晶圓生產設備的測試將在2010年完成。
2008年5月,Intel、三星和臺積電達成協議宣布在2012年投產450mm晶圓,并計劃與整個半導體產業合作,確保所有必需的部件、基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450mm
- 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商臺積電(TSMC)表示由于芯片需求上升,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比第二季度增長五分之一,達到了該公司自己的預期。
業內普遍預測臺積電與聯電(UMC)第四季度營收將比第三季度略有下滑,同時新臺幣升值也將侵蝕它們的利潤。
元富投顧(Masterlink Investment Advisory)副總裁Tom Tang表示:“新臺幣的強勢已經有段時間了,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影響。如果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第四季度甚至明年第一季度營收將放緩的話,那么科技股沒有多少上升空間。&rdq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 最近芯片制造業各大巨頭連連作出合并動作,繼不久前GF的大股東ATIC買下新加坡特許半導體之后,最近臺積電與比利時IMEC公司也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 協議,雙方將協力進行混合信號IC,3D,MEMS以及BiCMOS等有關技術產品的研發工作。此前兩家公司實際上已經開始在進行緊密協作,不過這次的協 議簽訂則令雙方的合作關系由“同居”轉為“正式結婚”。
雙方合作過程中,IMEC公司將主要負責研發設計方面,而臺積電則將負責產品的實際生產。為此,IMEC公司已經
- 關鍵字:
臺積電 22nm 芯片制造
- 臺積電公司近日表示,盡管很少有半導體公司有較快推出18英寸晶圓制造技術的計劃,但他們原定的2012年內開始基于18英寸(450mm)晶圓的試生產 的計劃將如期進行。目前臺積電正和設備及材料制造商積極合作,努力推進18英寸晶圓制造技術的實用化。另據內部人士透露,這項技術的試制期有望提前到2010年。
盡管目前其40nm制程工藝的良率飽受質疑,但按早先的報道,臺積電將于明年第一季度開始轉向28nm制程技術。
- 關鍵字:
臺積電 40nm 晶圓
-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針對臺灣是否放寬面板、半導體赴陸投資的限制,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和“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年底前會做跨“部會”協商,敲定政策方向,思考重點在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國民黨“立委”吳育升在“立法院”質詢開放面板、半導體投資的規劃時程;施顏祥答詢說,這是臺灣民眾關注、競爭力所在,過去只開放小尺寸,八吋下有開放,利用項目審查的方式,業界希望將標準從八吋提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面板 半導體
- 不知是否是因為Global Foundries的步步威脅,臺積電28日宣布,延聘3年前離職的蔣尚義博士擔任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經理,他將直接對張忠謀董事長負責。
這是繼張忠謀6月重新執政臺積電以來,又一次重大的人事調整。蔣尚義博士早在1997年即加入臺積電擔任研究發展副總經理,帶領研發團隊一路順利開發完成0.25微米、0.18微米、0.13微米、90納米、65納米等各個世代的先進工藝技術,成果斐然。但是三年多前因為要照顧年邁生病的父親而暫時離開,如今因父親仙逝而能再度回到臺積,相信蔣資深副總的回任,
- 關鍵字:
臺積電 40納米 HKMG EUV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