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人士透露,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計劃收購力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新日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日光) 11.2%的股權。
據稱,臺積電董事會最早將于今日批準該計劃,屆時該公司將成為新日光的最大股東,占三個董事會席位。報導并未透露財務細節。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股權
歷史上半導體設備業最差之年即將過去, 可能復蘇正在來臨。
從2008年1月起半導體設備訂單的三個月的移動平均值持續下降, 但是今年3月時上升9%,是15個月來的第一次。可能這僅僅是開始, 今年7月時全球半導體設備無論銷售額或者訂單都有回升。這可能源自美國的經濟開始好轉,以及中囯今年的GDP仍有8%的增長。全球宏觀經濟將進一步推動全球芯片業的銷售好轉。
從各個公司看, 臺積電,STMicron及TI都因為中國市場的好轉而銷售額開始提高。
從整個工業看, 全球SIA報道的今年3月及4月的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設備
7月下旬,全球主流半導體廠商陸續公布了2009年第二季度財報。從已經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各大企業第二季度的財務狀況比今年第一季度有了相當大的改善,但由于銷售收入、毛利率和利潤等數據同比仍有較大幅度的下跌,一些業內人士對產業復蘇前景仍持謹慎態度。
企業營收環比普漲
在經歷了連續兩個季度下跌之后,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終于在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回升,反彈的力度較大。SIA(美國半導體協會)日前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比上季度增長了17%;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CInsights發布的數據,全球前2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芯片制造
臺積電周二表示,董事會通過核準資本預算5,000萬美元,用于太陽能相關產業的可能投資。
臺積電稱董事會另核準資本預算11億1,680萬美元以擴充十二寸晶圓廠的45奈米制程產能與設置32奈米制程產能。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6月曾表示,因晶圓代工業務增長有限,將涉入發光二極體(LED)、太陽能等綠色能源新事業尋求成長動能。
另外,除臺積電,面板廠友達也宣布將積極跨足太陽能及LED產業,作為趨動未來營收成長的新領域。
關鍵字:
臺積電 太陽能 晶圓代工
臺積電8月10日公布2009年7月營收報告,就非合并財務報表方面,營收約為新臺幣302億7,900萬元,較今年6月增加了17.5%,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9%。累計2009年1至7月營收約為新臺幣1,398億3,5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7%。
就合并財務報表方面,2009年7月營收約為新臺幣311億7,300萬元,較今年6月增加了17.6%,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0%。累計2009年1至7月營收約為新臺幣1,448億8,5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2%。
臺積電營收報告(非合并財務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本周董事會將討論將今年資本支出預估由年初的15億美元上調至23億美元,這是張忠謀回任首席執行官后第一場董事會。
臺積電在法人說明會上發布了第二次調高資本支出的消息,從原本15億美元調高至18.9億美元后,再上調21%至23億美元,與去年相比增加21%,直逼前年的25.57億美元水準,資本支出二度上調,代表臺積對景氣樂觀。據了解,臺積電的董事會會討論資本支出調高一案。
臺積電在3C產品線中,PC產品受惠于旺季需求,成長力道最強,包括繪圖芯片和手機基頻芯片需求增加,先進制
關鍵字:
臺積電 繪圖芯片 機基頻芯片
臺積電10日將召開例行董事會,外傳董事會很可能會將入股臺灣太陽能電池業者列入議程,并討論收購LED業者的可能性,其中新日光、Lumileds已遭外界點名,這也很可能是臺積電日前突然調高2009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的主因。臺積電表示,確實正對購并的可能性與一些廠商進行接觸,但不必然一定會采取購并手段,購并只是選項之一。
臺積電10日董事會,因日前將資本支出由18億美元升至23億美元,近期在新事業布局又趨向積極,讓外界盛傳臺積電購并對象已經有影。據了解,臺積電欲透過購并LED業者取得核心技術專利,
關鍵字:
臺積電 LED 太陽能電池
在經歷半年多的產業寒冷之后,半導體行業似乎看到了摘下“半倒體”帽子的希望。
近期,隨著英特爾、臺積電、德州儀器等全球巨頭頗為靚麗的二季報陸續公布,半導體行業迎來了觸底反彈的良好勢頭。臺積電CEO張忠謀認為,半導體產業的復蘇速度比先前預期的更快,有望在2011年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
不過,我國大陸半導體行業的復蘇仍顯滯后。“今年上半年行業整體下滑了23%,原先的預計過于樂觀了”,賽迪顧問分析師李珂表示,半導體業到今年四季度才有望迎接正增長。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代工 數字芯片 驅動芯片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商臺積電近日表示,公司正在就2007年來的首次收購交易進行談判,目的是扭轉近年來公司銷售增長持續下滑的局面。
臺積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忠謀近日在臺灣新竹公司總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在考慮收購一家太陽能和LED行業的廠商。 他沒有明確指出潛在的收購對象或具體投資數額。
張忠謀表示:“我們可以開始先收購一家小廠商,然后把它作為增長的核心。 我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了一種人人似乎都很舒適,不會特別饑餓的局面。”
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臺積電盈利已經降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代工 LED
據國外媒體報道,臺積電CEO張忠謀近日表示,為了扭轉長達10年的銷售增幅放緩,該公司將在光電及LED(液晶)行業尋找收購目標。臺積電目前正與多家公司接觸,即將展開自2007年以來的首筆收購。
張忠謀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將在太陽能及LED行業展開收購,但沒有透露具體的收購目標或投資金額。他說道,“我們可以首先收購一家小公司,然后推動它的成長。”
今年6月份張忠謀撤下蔡力行出任臺積電CEO,承諾將進軍新業務以推動公司增長。全球經濟危機中,臺積電的利潤已跌至7年來
關鍵字:
臺積電 LED 芯片代工
8月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年底前將成立工會,可望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家有工會的科技大廠,進一步成為竹科企業的標竿。
臺積電今年初爆發成立22年來首次大規模勞資爭議案,此案在3月底透過勞委會初步協調后,5月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破天荒對遭裁員工喊話,表示無條件召回,并坦承績效考核制度有疏失。
協助勞資進行協調的人士認為,臺積電需要成立自己的工會,提前進行內部溝通,勞資對立的情況可大幅緩解。但臺積電主管表示,先前因精簡人士,出現同仁抗爭的過程,但沒有聽說要成立工會,過去曾有勞動黨人士提議臺積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臺積電等臺灣大型半導體生產企業最近陸續宣布調高今年的資本支出計劃。除了經濟復蘇情況好于預期外,市場變化是促使半導體業者擴大投資的主要因素。
據臺灣媒體報道,聯電決定將資本支出從原來的不到4億美元調高至5億美元;臺積電更是二度調高今年資本支出計劃,將資本支出自最初的15億美元調高至18億美元后,再進一步調高至23億美元。
日月光也將資本支出自1.5億美元調高至2億美元;力成將資本支出自30億元新臺幣上調至50億元新臺幣。矽品雖將資本支出維持原訂的40億元新臺幣,不過,董事長林文伯表示,在新興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封測
外界關心臺積電40納米制程良率進展,臺積電30日法說首次破例現場聯機至Fab 12,請先進制程事業副總劉德音說明。劉德音表示,40納米制程良率已從30%進展到60%,預期10月其缺陷密度將達0.2左右,同時,臺積電本季40納米制程產能也將沖上3萬片。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認為,臺積電32、28納米制程,未來承接CPU訂單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過去臺積電法說會多現場問答,這次破例進行現場與Fab 12即時聯機,并由先進制程副總劉德音身著無塵衣,親自對外界40納米制程進度說明釋疑并接受提問。劉德音說,目
關鍵字:
臺積電 40納米 32納米 28納米
臺積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30日表示,臺積電第三季度合并營收約880億至900億元新臺幣(下同),比第二季度增長18.6%到21.3%;第三季度毛利率約為46.5%到48.5 %,大幅優于市場預期;今年資本支出預估也由年初的15億美元上修至23億美元,“很高興可以帶給大家驚喜!”
張忠謀回任CEO后,首次主持臺積電說明會,他一口氣調高全球半導體產值(包括芯片代工產值)、電子產品產值、第三季營收、全年資本支出共四項數據。半導體產業的復蘇速度也比先前預期的更快,預估2011
關鍵字:
臺積電 40納米 芯片代工 半導體
據聯合新聞網報道,臺積電董事長兼CEO張忠謀昨日出席公司財報說明會時表示,AMD分拆的芯片工廠就像二戰時全軍覆沒的德國,營運若沒有結果,那就只是金錢的消耗而已。
據悉這是張忠謀回任CEO后首次主持財報說明會,一襲黑色西裝精神抖擻,整場站著回答問題,還幽默地提醒在場的記者:“This is still my show(這是我的場子)”。
臺積電第三財季合并營收約880億至900億元新臺幣,比第二季成長18.6%到21.3%;第三季毛利率約46.5%到48.5%,大幅優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代工 手機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