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行業的游戲規則:不逆勢擴張是死,賭錯路徑也是死

        半導體行業的游戲規則:不逆勢擴張是死,賭錯路徑也是死

        作者: 時間:2018-07-02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收藏
        編者按:美國對中興的禁售只是個例,但是長期以來,我國芯片嚴重依賴進口,而除芯片以外,中國在操作系統方面也嚴重依賴美國,未來將很容易被卡住脖子,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就在4月25日,《華爾街日報》公布了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了對伊朗的貿易制裁的消息。據報道顯示,目前華為已經收到來自美國商務部和司法部的行政傳票;如果未來找到華為違法出口的不利證據,美國政府可能同樣會對華為進行行政處罰和商業制裁。此外,英國、澳大利亞等美國傳統盟友,也在此后相繼宣布將停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正在將中美貿易戰的打擊重心,從鋼鋁等傳統行業轉向了中國的科技企業。而圍繞中國信息產業、高技術產業崛起、中國制造2025,未來美國對中國相關產業的戰略遏制,可能也只是剛剛揭開了“冰山一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2580.htm

          從這個邏輯上講,未來中國對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需求無疑將越來越迫切。習總書記在近期考察時就曾特別提到:“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提出“要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力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事實上,也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中國在數字化技術上才有機會“站上來”,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2016和2018的兩次中興事件,注定將會極大的刺激中國政府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入,壓制中國國內否定自主開發的不同聲音;自主研發和加大相關行業的資金投入將成為中國未來的“政治正確”,而這也為中國的風險資本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

          從“液晶逆襲”看產業的游戲規則

          事實上,中國當前“缺芯少魂”的窘境,與行業特殊的產業結構高度相關。對于一般傳統產業來說,行業結構是金字塔型的:即性價比高的中低端的產品市場份額較大,高端的份額較小。新入企業只要在中低端站住腳,實現盈利,就能利用成本優勢通過價格戰把技術先進的巨頭大廠逼出這一塊細分市場;而當先進巨頭退守高端領域以后,雖然利潤率極高,但是因為總市場份額小,總利潤少了,就會影響他們繼續投資積累能力,后來者最終逐漸追趕上,拉平技術差距,這也是中國此前屢試不爽的產業升級邏輯。

          然而產業則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態系統。從產值分布來看,電子設備及半導體產業產值一種呈倒金字塔分布,從下游的電子產品到半導體器件,再到半設備和材料,產值越來越小,技術難度及行業壁壘卻越來越大。其中性價比最高的是高端的新技術,所以高端產品會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在CPU、GPU、內存及閃存這些領域,不使用最新的設計和最新的制程,生產出的半導體器產品根本沒有太大的市場空間,因此對落后技術砸錢開產線起不了很大作用,成本價格戰也就無從談起。后來者如想要挑戰巨頭,不僅需要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巨額燒錢,而且還要忍受長期無法盈利的巨額虧損,因此整個追趕的過程極為艱難、風險也極高,這也正是摩爾定律下的游戲規則。(摩爾定律:即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圖表:半導體產業的倒金字塔分布


        半導體行業的游戲規則:不逆勢擴張是死,賭錯路徑也是死

          那么后來者就完全有沒有超越巨頭的機會嗎?答案是有的——事實上,半導體行業里的倒金字塔結構并非只有芯片一家,中國這幾年在液晶面板領域的成功經驗就很值得借鑒。19世紀后期,德國的物理學家率先發現了液晶能夠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產生多種彎曲的性質,到1968年,液晶開始被美國RCA公司運用到顯示技術上,但由于當時的技術尚不能滿足量產液晶電視的需求,美國人隨即放棄了對液晶技術的繼續研發。而與美國人的判斷相反,日本企業認識到液晶顯示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并創造性的將其使用在了電子表上,率先實現從盈利到投資的正向循環。從1973年到1995年,日本主導的液晶面板應用先后被普及到計算器、掌上游戲機等小型屏幕設備上。行業的領先地位使得日本企業可以不斷且大量的投入研發,后來者基本沒有與之競爭抗衡的機會;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上掌握最先進液晶面板技術的企業軍集中在日本,日本企業占據著全球市場約95%的份額。

          1992年,由IBM推出的第一代ThinkPad,首次將液晶顯示技術運用到了筆記本電腦之上,迅速引爆了市場需求。由于之前日本企業主要生產的是用于小型屏幕設備的液晶,因此就必須投建新的更大尺寸的液晶生產線;然而另一方面,筆記本電腦需求的猛增使得大量新興投資者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很快導致供過于求,液晶面板價格大跌,剛剛花費巨資在新生產線上的日本企業開始大量陷入虧損。由于此時液晶面板行業的發展歷史還很短,日本企業還沒有意識到所謂“液晶周期”的存在,因此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大規模削減產量、裁減人員——事實上,與芯片類似,液晶屏幕也是遵從摩爾定律的——越大越清晰的屏幕,其銷量就越好,利潤也越高,因此下游企業對液晶屏幕尺寸的需求也隨時間而增加——大約每3年擴大1.8倍,而誰能率先建成可以生產更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高世代的生產線,誰就可以取得絕對的競爭優勢,獲取大部分頭部利潤。因此,液晶行業也是一個倒三角的產業模型——即企業越是大規模虧損,就越要咬牙忍住繼續燒錢投建新的生產線,才能迎來之后產量和利潤的爆發。

          圖表:“液晶周期”示意圖

        半導體行業的游戲規則:不逆勢擴張是死,賭錯路徑也是死

          日本在液晶領域的的退卻給了韓國人機會,從1987年開始,三星集團以平均每年虧損1億美元的代價,連續7年燒錢,豪賭液晶業務;而LG集團則從1987年到1994年,年均虧損5300萬美元,持續虧損了8年。日本企業裁掉的液晶產業工程師,韓國企業會馬上雇傭他們,再加上大力投資建設生產線,以三星、LG為代表的韓國企業終于在1995-1996年液晶產業第二次衰退周期中,以前所未有、不計成本的戰略投資,把日本擠下了第一的寶座。截止1999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貨量躍居世界第一,占據了全球液晶平板市場18.8%的份額,LG名列第二,達到了16.2%,韓國開始取代日本成為液晶領域的帶頭大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黄骅市| 兴海县| 宁都县| 广水市| 闵行区| 通道| 闸北区| 青川县| 柏乡县| 武鸣县| 瑞丽市| 隆子县| 白水县| 武夷山市| 湖口县| 洪湖市| 茌平县| 瑞安市| 定远县| 南丰县| 胶州市| 鹤岗市| 博野县| 屏边| 武定县| 安陆市| 云霄县| 阜康市| 丹巴县| 五常市| 贵阳市| 黑龙江省| 汉中市| 丹东市| 于都县| 房产| 红桥区| 枞阳县| 虞城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