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EPW 電子產品世界 訊】在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芯片制造正不斷向更高精度與更高效率邁進。近日,中國與美國團隊分別在光刻技術與計算架構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為半導體行業注入新的活力。中國科學院實現193nm固態深紫外激光器來自中國科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成功開發出可發射193納米波長光的固態深紫外(DUV)激光器,這一波段是先進芯片光刻的關鍵技術。目前,商用光刻系統普遍采用氟化氬(ArF)準分子激光器作為光源,存在體積大、系統復雜和運維成本高等問題。與之相比,固態激光器結構緊湊、穩定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臺積電(TSMC)近日正式宣布,將在2026年推出全新的共同封裝光學(CPO)技術,融合其業界領先的Chip-on-Wafer-on-Substrate(CoWoS)封裝技術與硅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此舉旨在滿足人工智能(AI)與高性能計算(HPC)領域對高速數據傳輸和低能耗的迫切需求,同時引領下一代數據中心的技術潮流。COUPE:臺積電CPO戰略的核心技術在此次技術布局中,臺積電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mpact Universal Photonic Engine,COUPE)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什么是電位器?電位器(Potentiometer),簡稱“Pots”,是工程師中常用的稱謂,實際上是一種帶有機械調節機構的電阻器,可以手動調節其阻值。電阻器本身提供固定的阻值,用于阻止或“限制”電路中的電流流動。而電位器的本質是一種可變電阻。電位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分壓器調節輸出電壓,并能夠精確測量(即“計量”)電勢,這也是“電位器”名稱的由來。它們產生的輸出信號與電刷在電阻元件上的物理位置成比例,具有連續可變性。作為被動元件,電位器無需額外電源或電路即可運行。電位器的簡史在19世紀初電力研究和開發快速發展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透明的導電材料,大大提升了電子在高功率電子設備中的移動速度和效率,為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和量子技術等領域帶來了潛在變革。該材料能夠在可見光和紫外光下保持透明,同時實現前所未有的高性能,這是半導體設計中的一項重要突破,有望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半導體是智能手機和醫療設備等電子產品的核心。為滿足新技術需求,科學家不斷研發超寬帶隙材料,這些材料能在極端條件下高效傳導電力,適用于更耐用的電子設備。本研究通過增大材料的“帶隙”來提升透明度和導電性,為高性能計算、智能手機,甚至量子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型凝膠材料,既具備傳輸信息的半導體功能,又能在活體組織和機器之間構建穩固連接。這一創新為生物電子學領域開辟了廣闊前景,或將推動起搏器和其他植入式設備的發展。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研究表明,這種新材料或可用于改進腦機接口、生物傳感器和心臟起搏器等設備。理想的生物電子接口材料應當柔軟、可拉伸,并與人體組織一樣具有親水性,因此水凝膠被認為是最佳候選材料。然而,用于制造生物電子設備的核心材料——半導體——傳統上卻表現出剛硬、易碎且疏水的特性。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芝加哥大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沖繩科學技術研究所(OIST)的Tsumoru Shintake教授提出了一種超越半導體制造標準的極紫外(EUV)光刻技術?;诖嗽O計的EUV光刻可以使用更小的EUV光源,降低成本并顯著提高機器的可靠性和壽命。它的功耗也不到傳統EUV光刻機的十分之一,有助于半導體行業變得更加環??沙掷m。通過解決兩個以前被認為在該領域不可克服的問題,這項技術得以實現。第一個問題涉及一種僅包含兩個鏡子的全新光學投影系統。第二個問題涉及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將EUV光引導到平面鏡(光掩模)上的邏輯圖案,而不會阻擋光學路徑。E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中國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超薄半導體材料,這一進展可能會帶來更快、更節能的微芯片。由北京大學的劉開輝、人民大學的劉燦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張光宇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制造方法,可以生產厚度僅為0.7納米的半導體材料。研究人員的發現于7月5日發表在同行評議期刊《科學》上,解決了減少傳統硅基芯片尺寸的關鍵障礙——隨著設備的縮小,硅芯片遇到了影響其性能的物理極限。這些科學家探討了二維(2D)過渡金屬二硫化物(TMDs)作為硅的替代品,其厚度僅為0.7納米,而傳統硅芯片的厚度通常為5-10納米。TMDs還消耗更少的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2024年6月25日,美國國家核能辦公室發表聲明,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一項新研究證明氮化鎵半導體可以在核反應堆核心附近的惡劣環境中成功存活。研究發現這一發現可能使得在運行中的反應堆中將電子元件放置得更靠近傳感器成為可能,從而實現更精確的測量和更緊湊的設計。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有一天會導致在核反應堆中使用無線傳感器,包括目前正在開發的先進小型模塊化和微型反應堆設計。更靠近核心傳感器用于從核反應堆中收集信息,可以在設備故障發生前識別潛在問題。這有助于防止計劃外停機,每天可能導致公司損失數百萬美元的發電收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在凝聚態物理實驗室(PMC*),一個團隊成功確定了與半導體中原子排列缺陷存在相關的自旋依賴電子結構。這是首次測量到這種結構。研究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研究像所有晶體材料一樣,半導體由在空間中完美規則排列的原子組成。但實際上材料從未完美,即使使用最先進的工藝進行大規模生產,半導體仍然存在缺陷。這些缺陷會改變材料的局部電子結構,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也可能對應用有益。這就是為什么理解它們背后的基本物理原理如此重要。這正是PMC團隊所完成的工作,得益于阿加莎·烏利巴里在其論文期間的研究,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對于社會要過渡到電氣化世界,許多技術(如電動汽車電機和電網電池)需要普及。這些技術許多都需要稀土金屬,而這些金屬在成本上不僅昂貴,還對環境和社會有害。上周,一家總部位于英國的公司宣布,他們利用人工智能在僅僅三個月內成功開發出一種完全不使用稀土金屬的磁體。根據該公司表示,這比正常速度快了大約200倍。人工智能已經被用于發現綠色能源過渡中的其他關鍵領域的材料,顯示出人工智能可以成為對抗氣候變化的強大盟友。眾所周知,世界需要迅速擺脫化石燃料。人類綠色能源快速轉型的一個大問題是,將來為電動機和電池提供動力需要稀土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AI
- 摘要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技術,解決了下一代半導體技術、自旋電子學和軌道電子學的缺點。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物理系教授金世權和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物理系教授李賢宇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觀察到了可以在不產生電子熱的情況下傳輸信息的“磁振子”新運動。這一突破于6月17日公布。研究背景傳統的信息處理技術由于使用電子,在通過導體時因電阻產生熱量而損失大量能量。自旋電子學利用電子的電荷和磁自旋,而軌道電子學則利用電子軌道的位置,但兩者都面臨過熱問題。最近,人們希望通過使用稱為“磁振子”的量子波來解決這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麻省理工學院氮化鎵被譽為下一代半導體,未來有可能取代硅,但對這種材料的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麻省理工學院(MIT)及其他美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決定將其推向新的高度,并在900華氏度以上的溫度下測試它。人類對太陽系行星的探索一直集中在遠離太陽的行星。例如,金星的溫度極其高,可以瞬間融化鉛,我們的航天器在那兒也無法存活片刻。即使研究人員發送一個具有耐熱外殼的航天器,基于硅的車載電子設備也會在極端溫度下失效,使整個任務毫無意義。作為一種材料,氮化鎵已知能承受超過900華氏度(500攝氏度)的溫度,但科學家們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使用DNA折紙,LMU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周期為數百納米的金剛石晶格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中國科學家一直在研發一款整個硅晶圓大小的計算機處理器,以規避美國的制裁
該團隊研發的Big Chip利用硅晶圓尺寸的集成來規避光刻機的區域限制一塊由整個硅晶圓構建的大型集成電路可能是中國計算機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設法繞過美國的制裁,同時提高處理器的性能。
由于受到美國實施的限制,中國科學家在開發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不得不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無法獲得新型先進芯片。
最新的創新是一款處理器,早期版本名為“浙江”,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一支團隊開發,由副教授許浩博和教授孫
- 關鍵字:
半導體 材料
- 12日,松下集團旗下從事電子零部件業務的松下工業公司負責人在記者會上鞠躬道歉,承認在向第三方機構申請產品品質認證的過程中,存在篡改測試數據等違規行為。松下工業稱,當時為了獲得相關認證,對用于汽車、家電等產品的電子零部件材料,在阻燃性也就是材料的抗燃燒特性等方面進行了數據造假。此外,該公司還長期生產并銷售著與獲得認證時材料成分不同的產品,這一做法同樣違規。據報道,部分違規行為最早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共涉及該公司位于日本國內外的7家工廠,違規產品種類多達52種,客戶公司在全球累計達到約400家,不過是否涉及
- 關鍵字:
松下 電子零件 材料 違規
材料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材料!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材料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材料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