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晶體對許多當代技術至關重要,包括計算機芯片、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每個新的、穩定的晶體都是通過數月的細致實驗得出的,而穩定的晶體對于啟用新技術至關重要,因為它們不會溶解。研究人員進行了昂貴的反復試驗,但結果有限。他們通過修改現有晶體或嘗試其他元素組合來尋找新的晶體結構。在過去的十年里,由Materials Project等主導的計算方法發現了28,000種新材料。直到現在,新興的人工智能引導技術可靠地預測實驗可行的材料的能力一直是一個主要限制。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Google DeepMind的
關鍵字:
人工智能,材料,自動,電池
根據高盛公布的最新預估報告,預估2025年,車用動力電池的成本降至每1kWh電量99美元,比2022年下降40%。11月23日消息,根據高盛公布的最新預估報告,電動汽車電池的成本跌幅速度將超出預期。高盛預估2025年,車用動力電池的成本降至每1kWh電量99美元,比2022年下降40%,而此前的與測試下降33%。這被認為是電動汽車在市場上大規模擴張的轉折點。高盛分析認為超過一半的原因是鋰、鎳和鈷等電動汽車原材料價格的下跌。此外,從2023年至2030年,電池組價格預計將平均每年下降11%。
關鍵字:
高盛 新能源汽車 電池 成本
“科陸”官微消息,當地時間11月15日-17日,土耳其能源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盛會——第十六屆土耳其世界能源大會暨展覽會(EIF World Energy Congress & Expo 2023)在伊斯坦布爾博覽中心舉行。開展首日,科陸電子與歐洲知名新能源產品集成商Insight Enerji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科陸電子和Insight Enerji將協同致力于綠色能源建設,針對歐洲市場展開鋰離子電池單體、電池模組、電池包、儲能集裝箱等產品以及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長期戰略合作。雙方將
關鍵字:
科陸電子 Insight Enerji 新能源 土耳其 電池
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名單,共計58個技術裝備(項目)入選,儲能領域入選8個,涉及固態電池、飛輪儲能、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重力儲能以及高壓級聯直掛式儲能系統。??其中,小眾技術路線——鋅鐵液流電池成功入選,引發業內關注。緯景儲能聯合創始人、董事長葛群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鋅鐵液流電池具有絕對安全、長壽命、低成本、綠色無危廢、易部署等優勢, 符合新型電力系統對儲能電池安全、長時的根本要求,“鋅鐵液流電池已具備產業化能力,爭取3年內將其度電成本下降至0.
關鍵字:
儲能 電池 能源
據外媒報道,蘋果正開發定制電池,以提高其未來產品的電池續航時間,這款新電池預計將從2025年開始被應用到蘋果設備中。盡管iPhone的電池續航時間一直在逐步提高,但最新發布的iPhone 15系列在電池方面并沒有帶來重大升級。根據新的傳言,蘋果可能對于自研電池有所打算,同時這也有助于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蘋果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研究定制電池技術,希望創造一種“全新”的電池,為此積極申請專利以及招聘與該項目相關的新人員。據悉,蘋果曾在2019年挖來了三星SDI的一名高管,負責其電池開發。蘋果的定制電池技術最
關鍵字:
蘋果 電池 續航
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隆基綠能宣布,近日,隆基綠能研發的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效率達到 33.9%,刷新該項電池效率世界紀錄。據介紹,33.9% 是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首次超越單結電池的肖克利-奎伊瑟(S-Q)理論效率極限 33.7%。該電池基于隆基自主研發的商業化硅異質結底電池,通過金字塔絨面調制技術及高效界面鈍化技術,隆基中央研究院開展高效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研究,解決了鈣鈦礦絨面成膜及疊層電池開壓損失等關鍵問題,研發疊層電池效率突破
關鍵字:
電池 新能源
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的壓艙石,2022年以來,以鋰電池儲能為主導的新型儲能開始進入規?;咚僭鲩L期。從8月2日召開的第八屆儲能西部論壇上了解到,今年1-6 月,國內新增新型儲能項目數量(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項目)850個,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新增投運規模8GW/16.7GWh,超過去年新增規模水平(7.3GW/15.9GWh)。▲寧夏鹽州變共享儲能電站200MW/400MWh供給側比市場側更為火熱。瞄準于儲能萬億級賽道的巨大前景與機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涌入其中,引發了一場產業鏈的“大干快上”。據高工產業研
關鍵字:
儲能 電池 新能源
10 月 15 日消息,Meta 公司近日推出了其最新的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 Quest 3,為了探究這款設備的內部構造和維修難度,iFixit 團隊對其進行了拆解。Quest 3 相比于 Quest 2,最大的改變是其機身厚度薄了 40%,這得益于使用了 pancake鏡片,使得它們與顯示屏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Quest 3 還配備了更大的電池 ——19.44Wh,而 Quest 2 只有 14Wh—— 以為其更強大的芯片和傳感器供電,包括兩個彩色攝像頭、四個追蹤攝像頭和一個深度傳感器。iFixit 的拆
關鍵字:
Meta Quest 3 頭顯 拆解 電池
10月13日消息,在新書《氣候資本主義》中,彭博社記者阿克沙特·拉蒂(Akshat Rathi)通過目前全球最大電池公司寧德時代的視角,解釋了中國在電池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原因。 以下為翻譯全文:2018年7月,全球最大電池公司寧德時代首席執行官曾毓群與德國圖林根州部長沃爾夫岡·蒂芬塞(Wolfgang Tiefensee)簽署了一項協議,承諾這家中國制造業巨頭將在德國建立第一家大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時間猶如白駒過隙,當時在場的人很少意識到這一時刻的重要歷史意義。德國被稱為汽車工業之鄉,這是有充分
關鍵字:
電池 寧德時代
先進硅電池公司Enovix近日宣布其標準物聯網及可穿戴裝置尺寸電池獲精準醫電股份有限公司(Accurate Meditech)選用,Accurate Mini血壓計已通過美國FDA Class II核準以非處方器材于醫療通路販賣,和其他可穿戴血壓計相比,其最大特點為“使用前不需校準”,使用方式與傳統電子血壓計相同。Accurate Mini可持續不斷地監測血壓、脈搏和其他生命特征。精準醫電于2023年6月獲得FDA許可。搭配Enovix的電池,Accurate Mini預計充電一次可持續使用4個月的時間,
關鍵字:
Accurate Mini 血壓計 Enovix 電池
10 月 12 日消息,雖然產能和性能都跟不上宣傳口徑,但特斯拉依然堅定著在 4680 電池這條路上走下去。特斯拉剛剛宣布,第 2000 萬個 4680 電池已經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超級工廠迎來下線,而第 1000 萬塊 4680 電池實際上于今年 6 月 17 日下線,歷時約 16 周,這階段的平均產能大概在 8.55 萬 / 天左右。當然,這距離特斯拉得州工廠的 100 GWh 年產量目標還很遙遠,目前年產能約4 GWh。特斯拉自 2020 年底公布了 4680 電池的技術細節后,就開始了這種電池的生產。
關鍵字:
特斯拉 電池
中國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礦石,其中含有大量廣泛用于半導體的元素,這一發現可能會推動電池技術的新進步。地質學家在來自中國北部內蒙古的名為鈮硼礦的新礦石中發現了稀土金屬鈮。這種稀土金屬廣泛用于噴氣發動機和火箭的合金中,并且已被證明在低溫下具有出色的導電性能。 一些研究人員表示,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鈮制成的電池具有多種優勢。迄今為止,鈮的主要來源是鈮鐵礦,該礦在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和尼日利亞廣泛開采,中國鋼鐵行業近 95% 的鈮元素通過進口獲得。據《南華早報》報道,專家表示,如果地質學家能夠證明可以從鈮硼礦
關鍵字:
新能源 電池 鈮
10 月 9 日消息,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周六發布通知,就《鈉離子電池通用規范》協會團體標準在網上進行公示并征求意見,時間為 10 月 8 日-11 月 7 日。《鈉離子電池通用規范》適用于電動汽車、輕型動力和儲能等領域用鈉離子電池單體和電池模塊。在公開征求意見結束之后,編制組預計將在 11 月左右正式發布這一《規范》并開始實施。據介紹,鈉離子電池擁有豐富的資源、較高的能量密度、較低的成本、更高的充放電速率和循環壽命,同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對環境更友好,被視為一種有潛力的替代鋰離子電池的儲能技術。
關鍵字:
鈉離子 新能源 電池
國慶期間,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成都市新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頒發的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正式躋身零碳工廠行列,成為繼四川宜賓工廠、時代吉利和瑞慶時代之后,寧德時代第4家獲此認證的零碳工廠。在此之前,寧德時代還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發布了“零碳戰略”:2025年實現核心運營碳中和,2035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并成為全球第一家實現碳中和的頭部電池企業。究竟是什么動力,促使寧德時代零碳工廠獲評數量和建設速度,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遙遙領先?“海外合規問題仍是巨大挑戰”實際上,這與歐盟通
關鍵字:
寧德時代 新能源 碳中和 電池
電池介紹
電池簡介
電池是一種能量轉化與儲存的裝置。它通過反應將化學能或物理能轉化為電能。電池即一種化學電源,它由兩種不同成分的電化學活性電極分別組成正負極,兩電極浸泡在能提供媒體傳導作用的電解質中,當連接在某一外部載體上時,通過轉換其內部的化學能來提供能。作為一種電的貯存裝置,當兩種金屬(通常是性質有差異的金屬)浸沒于電解液之中,它們可以導電,并在“極板”之間產生一定電動勢。電動勢大?。ɑ螂妷海┡c所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