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消息,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企業集團霍尼韋爾正醞釀一項重大變革,計劃將其業務從航空航天至特種化學品領域全面拆分,最終形成三家獨立運營的公司。這一戰略調整預計將于本周四正式公布,核心內容在于將航空航天部門與自動化業務剝離,并同時分拆先進材料部門。這項分拆舉動符合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偉茂(Vimal Kapur)以未來航空、自動化和能源轉型三大業務為核心,精簡霍尼韋爾業務版圖的規劃。與波音的衰落故事類似,霍尼韋爾的故事始于1999年。兩家巨頭——美國聯信公司和霍尼韋爾的合并創造了第一個“超級供
- 關鍵字:
霍尼韋爾 航空 自動化 能源
- 中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儲能系統降價帶動全球大儲需求爆發,2025年美國、歐洲、中東等地區將迎來大儲放量。得益于自身品牌認可度和強大的軟件能力,特斯拉在儲能行業中競爭能力較強。2024Q4特斯拉儲能季度交付達到11GWh,產能已成為最大制約。2025Q1即將投產的上海儲能工廠是最大的邊際變化,且產能有望超預期。同時,上海儲能工廠將降低Megapack成本,帶動交付規模進一步增長。特斯拉能源:光伏+儲能產品體系,業務重心逐步轉向Megapack。特斯拉早期定位為汽車制造商,2015年發布戶儲產品,2016年
- 關鍵字:
能源 儲能
- 英飛凌1992年開始碳化硅技術研發,是第一批研發碳化硅的半導體公司之一。200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碳化硅二極管,此后生產線不斷升級,2018年收購德國Siltectra公司,2019年推出碳化硅CoolSiCTM MOSFET技術,2024年推出了集成.XT技術的XHPTM 2 CoolSiCTM半橋模塊。英飛凌持續32年深耕碳化硅功率器件,不斷突破不斷創新,持續引領碳化硅技術發展。近日,英飛凌在北京舉辦碳化硅媒體發布會,深入介紹了其在碳化硅功率器件產品及技術方面的進展及其在工業與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和
- 關鍵字:
英飛凌 碳化硅 能源 工業設備
- 在近日于上海舉行的2024上海慕尼黑電子展上,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德州儀器以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產品線,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和參展者的目光。本次展會,德州儀器以“芯啟未來:共赴安全、智能、可持續之旅”為主題,不僅全面展示了其在汽車電子、機器人、能源基礎設施三大板塊的最新技術成果與產品,還通過一系列先進的應用解決方案,展示了其從底層技術到高端產品的全方位布局。汽車電子:驅動未來出行方式隨著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加速,德州儀器憑借其深厚的半導體技術積累,為汽車行業提供了從傳感器、微控制器到電
- 關鍵字:
德州儀器 慕尼黑電子展 汽車電子 機器人 能源
- 在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之際,人工智能(AI)現在被用于幫助預防停電。“我半夜醒來,非常非常冷,”阿西夫·萊哈恩回憶道。“我拿出了我的軍用睡袋,在那里過夜取暖。”萊哈恩先生描述的是2021年2月,當時他在美國空軍服役時,駐扎在得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的情景。那個月,德州遭受了冬季風暴Uri的襲擊。隨著氣溫暴跌至零下19攝氏度,得克薩斯人努力保暖,電力需求飆升。與此同時,得克薩斯州的電力網開始崩潰。風力渦輪機被凍結,積雪覆蓋了太陽能電池板,核反應堆不得不作為預防措施關閉。由于電力供不應求,超過450萬個家庭和企業斷
- 關鍵字:
AI 能源,電力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被廣泛用于能源存儲、交通運輸和各種應用中,采用陶瓷等固體電解質。這些電池的效率取決于它們電極的性能和穩定性。為了提高這種效率,需要制造具有多孔結構的電極。不幸的是,現有技術在實現電極內部復雜多孔結構的陶瓷材料均勻涂層方面面臨挑戰。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機械工程系的安智桓教授和博士研究生Sung Eun Jo等人組成的合作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最新的半導體工藝為SOFC制造了多孔電極。這項研究被選為Small Methods的封底文章。原子層沉積(ALD)技術的過程涉及在襯底
- 關鍵字:
能源,電池
- 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名單,共計58個技術裝備(項目)入選,儲能領域入選8個,涉及固態電池、飛輪儲能、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重力儲能以及高壓級聯直掛式儲能系統。??其中,小眾技術路線——鋅鐵液流電池成功入選,引發業內關注。緯景儲能聯合創始人、董事長葛群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鋅鐵液流電池具有絕對安全、長壽命、低成本、綠色無危廢、易部署等優勢, 符合新型電力系統對儲能電池安全、長時的根本要求,“鋅鐵液流電池已具備產業化能力,爭取3年內將其度電成本下降至0.
- 關鍵字:
儲能 電池 能源
- IT之家 9 月 7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從 2023 年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獲悉,繼去年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供應系統和清潔發電體系之后,我國人均用電量由 2012 年的 3919 千瓦時增至目前的近 6116 千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7 月底,今年我國累計發電裝機總量達到 27.4 億千瓦。2012 年至今,我國人均發電裝機由 0.92 千瓦提升至 1.8 千瓦,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從 4.2 萬億千瓦時提升至 8.4 萬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由 3919 千瓦時增至近 6116 千
- 關鍵字:
能源 發電
- IT之家 6 月 30 日消息,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數據,2022 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量達到了 96.6 GW,占世界總量(231 GW)的 42%;此外光伏安裝量增長了 57%。從累計太陽能光伏發電量來看,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 462 GW,占全球(1233 GW)的 37.5%,而且中國光伏產業仍在蓬勃發展中。報告中還指出 2022 年中國新增能源占比中,太陽能光伏達到了 44%,如果加上風電占比可以達到 64%。
- 關鍵字:
光伏發電 能源
- 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能源系統至關重要,太陽能發電存在限制,還需要發展多種能源系統,日前我國完成首次空間燃料電池太空在軌實驗,驗證了太空中燃料電池循環發電的可能性。據報道,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承擔的天舟五號燃料電池搭載載荷項目順利完成了在軌實驗任務,標志著我國首次完成了空間燃料電池在軌試驗。前期,529廠組織由電能源傳輸與控制、流體驅動與傳輸、表面工程技術三個專業形成的燃料電池團隊完成了產品研制并順利裝船。在軌實驗過程通過多個工況的循環驗證,順利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
- 關鍵字:
宇宙 能源 循環發電
-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歐洲缺乏天然氣,必然會對總部位于德國的大眾汽車、奔馳等車企產生負面影響。受影響的不僅是汽車制造業,發熱、發電、鋼鐵、陶瓷、玻璃等行業也受到影響。新華社10月4日消息,瑞典檢察院宣布封鎖“北溪”管道泄漏點附近海域,并展開刑事調查。“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向德國輸氣。“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尚未投入使用。目前上述兩條管道上共發現4個泄漏點。大國博弈,企業首當其沖。受到上述兩條天然氣管道泄漏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而從9月下旬
- 關鍵字:
能源 半導體
- 據wind數據統計,6月以來半導體指數漲幅達到23.84%!(wind,20210601-20210713)作為一個匯集國家戰略、市場需求、資本青睞等“三千寵愛于一身”的產業,半導體板塊最近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但是隨著漲幅不斷超預期,不少“局外投資者”卻坐立難安:想加倉又恐高,不加倉又心癢癢。為何半導體板塊會大火呢?投資它又應該注意什么?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半導體板塊火爆的背后原因首先,我們來看下今年半導體板塊大火的背后原因。四個字概括,那就是供不應求。從供給端來看,多方面因素導致產能不足。第一,受新冠疫
- 關鍵字:
能源 半導體
- 自2018年晶科Cheetah組件首度站上400瓦門檻以來,全球主要一線廠就依此互相較勁,一路延續到 500瓦。進入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一線組件企業在先進制程的布局一刻不得閑,各方技術角力仍波濤洶涌。晶科能源在技術領先優勢下,延續Cheetah氣勢,持續完敗對手,不僅是全球首家475瓦組件量產廠,新一代Tiger Pro直搗580瓦。晶科能源將在6月底公布一季度財報。截至目前看來,晶科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未下修財測,Tiger475瓦、Swan透明背板雙面,以及王牌的Cheetah組件接單依然強
- 關鍵字:
晶科 Cheetah 能源
- 近日,天合光能宣布成為全球首批特高壓光伏項目指定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將為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下稱“青海特高壓項目”)提供TrinaPro天合智能優配解決方案(下稱“TrinaPro”)及600MW P型、N型高效光伏組件。迄今為止,此次合作是TrinaPro在全球市場簽訂的裝機量最大的光伏項目。
- 關鍵字:
天合光能 高壓光伏 能源
- 近日,云南省能源局召開2020年全省能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的2020年要重點做好9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為:努力擴大投資,推進水電基地、油氣基地、國際能源樞紐建設,實現烏東德水電站2020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科學有序推進新增800萬千瓦風電、300萬千瓦光伏布局與建設。
- 關鍵字:
云南 能源 光伏建設
能源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能源!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能源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能源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