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消息,英偉達宣布與通用汽車合作,借助AI、仿真和加速計算技術,合作打造下一代汽車、工廠和機器人。據悉,兩家公司將共同利用 NVIDIA 加速計算平臺(包括搭載 NVIDIA Cosmos? 的 NVIDIA Omniverse?)構建定制化 AI 系統,訓練 AI 制造模型,優化通用汽車的工廠規劃和機器人開發。通用汽車將使用 NVIDIA DRIVE AGX? 車載硬件,打造未來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車內增強型安全駕駛體驗。
關鍵字:
英偉達 通用汽車 汽車 工廠 機器人
小米連續在汽車、手機端發力。日前,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曬出小米SU7 Ultra原型車視頻和照片,同日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也開啟了一場關于小米15 Ultra的新品曝光直播。據了解,小米將在下一周會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包括小米15Ultra和小米SU7 Ultra在內的“雙旗艦”,以及AIoT相關的一系列產品。盧偉冰稱,小米15 Ultra將會是小米手機突破6000+元檔位的關鍵產品。手機業務之外,盧偉冰也給大家電立下了高端化的目標,只對標全球市場上的標桿品牌。雷軍通過微博宣布,小米汽車App
關鍵字:
小米 高端化 手機 汽車
全球汽車 NFC 市場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12 億美元,到 2035 年將增長到 21 億美元。預計在 2025 年至 2035 年期間,市場將以 6.5% 的高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增長。到 2024 年,汽車 NFC 市場的收入約為 11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該行業將同比增長 6.8%。在汽車領域,NFC(近場通信)已經悄悄地引發了我們與車輛通信方式的革命。想想無縫無鑰匙進入、個性化設置,甚至付款,只需輕輕一按即可。讓我們剖析一下實際發生的事情,誰在縱,以及市場將走向何方。汽車
關鍵字:
汽車 NFC
(發布于2025年1月17日)在汽車、工業和數據中心應用中,高效管理高帶寬數據傳輸以及多個器件或子系統之間無縫通信至關重要,PCIe?交換機因而成為不可或缺的解決方案。它們提供了可擴展性、可靠性和低延遲連接,對于處理現代高性能計算(HPC)系統的高要求工作負載必不可少。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全新的PCI100x系列Switchtec? PCIe 4.0交換機樣品,提供多種型號以支持數據包交換和多主機應用。PCI1005是一款數據包交換機,可將單個
關鍵字:
Microchip Switchtec PCIe 交換機 汽車 嵌入式
12月17日消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下稱“車BU”)的分拆工作即將完成,其資產將注入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兩名接近車BU的人士透露,引望計劃在2025年元旦啟動獨立運作。華為于2019年設立車BU,明確宣布不造車,要做智能汽車時代的增量零部件供應商。為了推進智能駕駛等系統軟件上車,華為車BU啟動了行業內沒有嘗試過的深度合作方案HI(Huawei Inside)。HI模式是指合作車企的產品使用華為全棧智能解決方案,尤其是智駕系統。2021年,華為終端在美國制裁壓力下介入汽車業務,希望創
關鍵字:
華為 汽車 智能駕駛系統
距離年末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家車企都在為今年的最終年度銷量做最后的沖刺。對于2025年,市場預測競爭將更加激烈。2024年度目標完成率從11月銷量數據來看,多家車企銷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比亞迪月銷再次突破50萬輛,年銷400萬輛指日可待;零跑首次站上4萬輛大關,并提前完成年銷目標。此外,小鵬憑借MONA M03和全新P7+良好的表現,11月銷量突破3萬輛,再創新高;小米也連續2個月交付超過2萬臺,而這2萬臺遠遠不是小米銷量上限,而只是目前產能的上限。而理想和蔚來相比10月均出現了銷量下滑,不過總體幅
關鍵字:
新勢力 汽車
近年來,日產、豐田和本田這三大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不佳,在華銷量較過去三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有數據顯示,2021-2023年,日系車在華市場份額逐年下跌,分別為22.6%、20%、17%,今年上半年更是跌至14.9%。日系車企在華銷量持續下滑,引發業界對日系品牌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和產品定位的深入思考。面對中國市場的新常態,日系車企需要加快轉型,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日產與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由于價格競爭激烈和消費者對傳統汽油動力汽車的興趣轉移,日
關鍵字:
比亞迪 日產 豐田 本田 汽車
在當今日益增長的環境意識和技術進步的背景下,汽車行業正在迅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汽車電控系統(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汽車電控系統不僅提高了汽車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適性,還使汽車更加環保。它通過高度集成的電子硬件和軟件組件,實現對汽車各個功能的精準控制,從而響應駕駛員的操作意圖,并優化整車的性能表現。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電控系統的功能和復雜性也在不斷增加。從基本的駕駛員意圖解析,到復雜的整車能量管理和遠程控制,電控系統已成為現代
關鍵字:
汽車 電控系統
近期,臺積電研究發展副總經理曹敏表示,人工智能(AI)驅動下,2030年全球半導體業營收可望達1萬億美元,高性能運算(HPC)占最大宗,比重達40%。 應用面汽車產業會看到有信心的體驗。曹敏強調,回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史,自1987年臺積電成立開始,每隔10年的時間就會出現推動新成長的趨勢。
也就是從個人電腦時代、網絡、智能手機及汽車,每一個新趨勢都將產業推向新的高度。 2021 年半導體產業營收達約 5,000
億美元的規模,2024 年可望達 6,000 億美元。 AI 推動半導體產業的情況下,
關鍵字:
半導體 臺積電 汽車
在現代汽車和工業應用中,可靠性至關重要。從汽車區域控制器,到工業應用中的計算機數控等產品,無論最終產品是簡單還是復雜,如果不能保證可靠性,就很可能損害制造商的聲譽。此外,還需要考慮保修維修的成本,甚至是召回產品的成本。然而,電子電路總歸都會出現故障,可能是由于外部影響,也可能是由于組件隨時間推移性能下降而引起。因此,根據良好的設計實踐,建議采用電路保護器件,以確保將故障的影響降至最低。本文介紹了標準電路保護器件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利用電子保險絲改進設計。
關鍵字:
電子保險絲 電路保護 負載開關 配電 反向電流 浪涌電流 工業自動化 汽車 電信 計算
據統計,傳統汽車中的芯片數量約為500-600顆。隨著自動駕駛、新能源等功能的增加,現在大部分車型普遍裝配的芯片數量至少在1000-1200個。而一些以智能為主打的車型,則需要的芯片數量更多。除了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才是芯片大戶。
關鍵字:
新能源 芯片 汽車
HDR 相機的世界不僅限于為您的手機或超高清電視屏幕提供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如今,高性能相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現代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和自動駕駛汽車 (AV) 領域。例如,Waymo 的第五代自動駕駛汽車配備了至少29個攝像頭,此外還有五個激光雷達和六個雷達。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支持總帶寬在 3 到 40 GBit/s(約 1.4 到 19 TB/h)之間,而攝像頭將生成最多的數據。圖1 在ADAS和AV傳感器中,攝像頭每秒產生的數據量最多 數據來源:Lucid Motors車載網絡-區域架構
關鍵字:
汽車 SerDes ADAS 攝像頭傳感器
針對燃料電池汽車使用大功率DC-DC變換器帶來的高成本與效率損失問題,提出了將雙繞組永磁同步電機引入燃料電池汽車系統的設計思路,利用兩套繞組間的互感關系替代DC-DC變換器。首先根據電磁感應原理以及雙d-q建模的方法建立了雙繞組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分析了在雙d-q坐標系下兩套繞組間的耦合關系及其對電機輸出轉矩的影響。其次在燃料電池汽車系統下,闡述了雙繞組永磁同步電機驅動系統的用法,針對汽車處于停車狀態時,采用q軸零電流d軸磁場交替變化的矢量控制方法,研究電機在保持零轉矩轉速狀態下,從燃料電池經由雙繞組
關鍵字:
零轉矩轉速 燃料電池 汽車 雙繞組電機 能量傳遞
6月14日消息,針對美國、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我國表態會進行反制。在歐盟發布初裁披露之后,中國業界非常不滿,強烈呼吁相關部門采取對歐反制措施。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方內部正在推進提高大排量汽油車進口暫定關稅的相關程序。除此之外,今年初,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據熟悉白蘭地反傾銷調查案的業內專家透露,該案初裁結果預計將于8月底前公布。
關鍵字:
汽車 關稅
如何在快節拍的生產線上實現對擠出制品的高質高效檢測?產品輪廓尺寸變化通常表示材料、設備或工序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產品質量低劣、廢品率高或回收成本高,造成企業經濟損失。進行產品輪廓的尺寸監控對于產品質量管理無疑具有重要作用。在現代工業領域,類似汽車密封膠條、輪胎三角膠、塑料金屬型材等產品多由擠出工藝制成,這類產品除了具有材質單一、截面恒定、呈長條形的普遍特征外,大部分呈外輪廓異形,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檢測難度。以汽車密封膠條為例,看光圖智能Omni檢測系統如何在快節拍的生產線上實現對擠出制品的高質高效檢測。光圖
關鍵字:
汽車 檢測
汽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汽車!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汽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汽車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