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8 月 4 日消息,龍芯中科作為國內為數不多自研 CPU 的公司,此前已推出龍芯 1 號系列、龍芯 2 號系列和龍芯 3 號系列產品。如今,龍芯中科將進軍汽車芯片。據《科創板日報》今日報道,龍芯中科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在汽車芯片方面,龍芯中科主要是做了控制用的高可靠 MCU 芯片,第一款已經流片。其中 MCU 芯片是指微控制器芯片,又稱單片機。該芯片是把 CPU 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內存、USB 等周邊接口和驅動電路整合在單一芯片上的芯片級計算機。值得一提的是,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的
- 關鍵字:
龍芯 汽車 芯片
- 高通公司(NASDAQ:QCOM)今日宣布,其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將于2022年9月22日舉辦首屆汽車投資者大會。屆時,高通公司高管將探討驍龍?數字底盤如何賦能汽車行業變革并持續推動公司汽車業務訂單增長。 通過提供多域芯片、硬件、軟件、連接解決方案和服務平臺,高通技術公司成為汽車行業領先的技術提供商和優選合作伙伴,助力全球汽車制造商重新定義駕乘體驗。憑借“統一技術路線圖”和驍龍數字底盤涵蓋的眾多集成平臺,高通正賦能汽車制造商重新構想下一代軟件定義的汽車,讓車輛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并且
- 關鍵字:
高通 數字底盤 汽車
- 第一財經援引俄羅斯歐洲企業協會(AEB)網站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俄羅斯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銷量為2.8萬輛,同比下降82%。近幾個月,俄羅斯汽車的月度銷量同比下跌幅度均在八成左右,部分月份的汽車銷量也創下了199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一夜回到30多年前。2022年上半年,俄羅斯汽車銷量為37.0萬輛,同比下降56.9%。在此之前,俄羅斯已經想盡辦法來維持汽車生產,俄羅斯官方現在允許當地汽車制造商無視排放標準,可以不再為他們的車輛配備安全氣囊、ESP、ABS等重要安全套件甚至安全帶預緊器,這些生產標
- 關鍵字:
汽車 市場 俄羅斯
-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小米在去年 3 月底官宣造車,并在去年 9 月注冊成立了小米汽車有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小米表示,首期投資為 100 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 10 年投資約 600 億元,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自從那時以來,小米造車便備受網友關注。時隔半年,小米造車又有了新的進展。昨日有多個媒體報道稱,原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钘將于 8 月正式加入小米汽車,擔任小米汽車營銷方面負責人,直接向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匯報。這一消息得到了周钘本人的確認,但對
- 關鍵字:
小米 汽車
- 7 月 21 日消息,印度最大汽車制造商馬魯蒂鈴木公司 (Maruti Suzuki) 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印度政府也應該對電動汽車以外的“綠色”汽車技術--混合動力等表示支持,因為這對整個國家有利。此前,馬魯蒂鈴木在印度發布了首款動力強勁的混合動力汽車 Grand Vitara SUV,這款車型或可幫助該公司奪回被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等競爭對手搶走的印度市場份額。印度對混合動力汽車征收的稅率高達 43%,而純電動汽車的稅率僅為 5%。印度對國內生產電動汽車的公司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補貼,電動汽車也能從中受益。
- 關鍵字:
印度 馬魯蒂鈴木 汽車
- 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正由過去聚焦于動力系統,逐漸拓展為不斷提高的智能化需求。智能座艙與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作為消費者能感知到的直觀體驗,各大品牌車企也都在積極秀肌肉的路上瘋狂“內卷”——例如各自推出配置33 英寸、分辨率高達9K的 LED 超大連屏,部署中控、副駕雙15.7英寸3K OLED雙聯屏以及后排頂部大尺寸吸頂屏,6顆800萬像素攝像頭和5顆2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個激光雷達等感知部件…… 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演變為移動出行空
- 關鍵字:
ADI 汽車 總線
- 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了【2018】139號華為EMT決議: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但聲明末尾顯示:“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 據了解,該份文件在2020年11月時在華為心聲社區的官方網站上所發出。若按照文件簽署日期所標注的“2020年10月26日”來計算,此份華為不造車的承諾將還有一年多即到期?! ?020年11月,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發布,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
- 關鍵字:
汽車 華為 任正非
- 6月27日消息,印度計劃建立一套乘用車安全評級系統,鼓勵汽車制造商為產品提供先進安全性能,并提高印度生產汽車的“出口價值”?! ∮《鹊缆方煌ㄟ\輸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對車內成人以及兒童乘客的汽車保護措施以及安全輔助技術進行測試,并給予所測車輛1星到5星的評級。 印度道路交通運輸部稱,新制度將于2023年4月生效?! ∮《纫恍┕驳缆仿窙r復雜,事故頻發。除了計劃對乘用車進行評級之外,印度提議所有乘用車強制安裝6個安全氣囊。但一些汽車制造商對此表示反對,稱這將增加汽車成本。目前印度的規定要求乘用車配備兩
- 關鍵字:
印度 汽車 安全評級
- 簡介當代汽車日益增加的連接性能已經不足為奇。在初期,油壓、冷卻液溫度和燃油液位等汽車傳感器會通過儀表板上的警告燈圖標,提醒駕駛員需要注意的問題。后來,集成全球定位 (GPS) 成為汽車制造商在車輛中引入的最早智能功能,馬自達在 1990 年的 Eunos Cosmo 中集成了第一個包含 GPS 的移動通信系統,如今的汽車還集成有自動泊車和車道偏離輔助等自動功能。 目前每臺車的各個子系統大概擁有100多個微控制器和微處理器,它們控制著從打開前燈到調節廢氣排放,再到車輛如何與儀表板交互的一切。下面我
- 關鍵字:
汽車 MCU MPU
- 現今,汽車的各種應用中無不使用數百到數千種半導體和其他組件,例如觸摸界面、車載充電器、電池管理系統等等。嚴格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6262功能安全規范可確保這些日益復雜和精密的應用安全運行。然而,開發合規設計及獲得認證的過程十分耗時且成本高昂。隨著半導體行業為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和供應商提供完整的功能安全生態系統,這最大限度降低了完成這類認證過程的成本,同時降低了風險并縮短了開發時間,進而使這些挑戰得到緩解。了解ISO 26262ISO 26262標準包含安裝在批量生產的道路車輛(輕便摩托車
- 關鍵字:
汽車 功能安全
- 近十年來,中國的科技創新技術已經進入了密集活躍時期,以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長城”)等一大批硬件產業公司將參加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下文簡稱 “CITE 2022”)。據悉,博覽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此次展會將以“奮進十載 智創未來”為主題,重點展示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科技領域的創新力量和前沿技術。中國長城持續聚焦自主計算硬件產業、系統裝備兩大主責主業,構建了從芯片、整機、PLC、網絡交換設備到應用系統等完整的產品產業生態鏈。依托PKS(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安全)技術
- 關鍵字:
汽車 自主安全
- 幾個世紀以來,汽車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886年的第一輛“Motorwagen”到2022年的最新款新能源汽車,盡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汽車業也實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全球增長約為2.8萬億美元。 事實上,正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法律法規、消費者行為和技術等其他因素,推動著現在和未來幾年汽車業電氣化不斷增長。 在過去的幾年里,電氣化市場的很多產品已經實現了爆炸式增長。首先,為了確保廣泛且快速地普及電動出行方式,我們必須加速在市場上推出新的電動汽車。要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整個汽
- 關鍵字:
汽車 電氣化
- 摘要:結合了高級別的汽車安全等級認證和業界領先能效比的CVflow? SoC系列,適用于從ADAS到L4級自動駕駛中對安全苛求的汽車感知系統?Ambarella (下稱“安霸”,專注AI視覺感知的半導體公司) 近日宣布,其汽車AI視覺感知芯片(SoC)CV2FS/CV22FS成功通過exida的ASIL C芯片功能安全認證,獲得證書,并且其內置的功能安全島為ASIL D級別。CV2FS/CV22FS這一功能安全等級比通常用于前視ADAS到L4級自動駕駛的AI SoC的ASIL B等級更為嚴格。有
- 關鍵字:
汽車 AI視覺
- 隨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發展,原始設備制造商(OEM)面臨著日益增加的應用復雜性以及對符合AUTOSAR、ISO 26262功能安全和可靠解決方案的需求。為支持汽車開發商面向未來技術設計可擴展應用,同時滿足最新車規要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以AUTOSAR就緒的dsPIC33C數字信號控制器(DSC)為中心的全面生態系統,助力實現加速開發和高水平系統優化,同時降低系統總成本。 Microchip一直在擴大其廣泛的dsPIC33
- 關鍵字:
汽車 數字信號控制器
- 在過去兩年中,有關供應鏈問題和半導體短缺的新聞層出不窮,許多汽車制造商曾因此而宣布停產并遭受了損失。但情況到底有多嚴重?這一短缺到目前為止造成了哪些影響?為了找出答案,Avnet Silica對主要半導體廠商和汽車制造商公開發布的財報進行了分析,揭示了疫情期間半導體庫存水平下降的程度及其對汽車生產線和營收的影響。主要發現:●? ?由于供應鏈短缺,汽車制造商在2021年損失了近3000億美元的收入,而自疫情開始以來的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 ?全球70%的主要汽車制
- 關鍵字:
供應鏈 汽車
汽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汽車!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汽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汽車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