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策會MIC表示,明年包括美光、三星、海力士及臺積電等半導體大廠,持續精進推出3D IC封裝技術。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全球首顆3D IC異質整合晶片HMC(Hybrid Memory Cube),將在明年正式量產,由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和三星(Samsung)為首的混合記憶體立方聯盟(HMCC)推出。
資策會MIC表示,混合記憶體立方HMC,以3D IC技術堆疊多層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和一層邏輯晶片,屬于異質整合晶片。
另一方面,資策會MIC指出
- 關鍵字:
臺積電 三星 IC封裝
- 因為臺灣電子廠商臺積電太過于看重高帥富蘋果的緣故,這兩年 AMD 和 Nvidia 在 PC 市場上一直未能拿出革命性的顯卡產品,AMD 甚至因此將自家的顯卡核心制造交給了 Globalfoundries。不過生意場上利益為主,一切談不攏似乎都可以通過合適的利益分配解決。
2014年12月31日消息,日前,據來自意大利的消息網站 bitsandchips.it 透露稱,AMD 并沒有完全切斷與臺積電的所有關系,并且自家新一代的處理器產品仍交給臺積電代工。
AMD“Zen&rdq
- 關鍵字:
AMD Nvidia 臺積電
- 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讓臺廠備感威脅。關于臺灣半導體個別次產業與中國大陸的競爭態勢,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表示,臺灣晶圓代工與封測未來3~5年,可望維持對中國大陸的領先優勢。反觀IC設計產業,很可能在未來2~3年就面臨強力威脅。
洪春暉進一步分析,臺灣晶圓代工產業有老大哥臺積電帶頭,制程起碼領先中國大陸兩個世代。而由一個制程世代最燦爛的生命周期約兩年推算,臺灣晶圓代工產業起碼還可領先中國大陸3~5年。
惟值得注意的是,他觀察,日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松口、表示可能以N-2
- 關鍵字:
IC設計 晶圓 臺積電
- 晶圓代工龍頭大廠臺積電目前的主流制程已從28奈米制程轉移至20奈米制程技術,下世代的16奈米制程是首代FinFET制程,代表半導體技術的一大突破,臺積電預計在2015年7月可進入量產。
截至目前,臺積電的16奈米FinFET制程至年底有11個設計定案(tape-out),預計2015年有60個設計定案,客戶來自于九大族群,包括基頻晶片、行動處理器、消費性系統晶片(SoC)、繪圖晶片、網通晶片、網通處理器、FPGA、伺服器晶片和CPU等。
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
- 關鍵字:
臺積電 三星 晶圓
- Semiwatch長期觀察半導體設備產業的分析師Robert Maire先前傳出,臺積電競爭對手格羅方德半導體( GlobalFoundries Inc.)已要求供應商將14 奈米半導體設備運送倉庫暫存、而非直接在晶圓廠進行安裝,因此引發格羅方德可能面臨良率問題等疑慮。Summit Research分析師Srini Sundarajan 30日也發表研究報告,確認格羅方德將設備暫送倉庫存放的說法。
不過,格羅方德發言人Jason Gorss 30日隨后特地對barron`s發布電子郵件聲明稿表示
- 關鍵字:
臺積電 格羅方德 14納米
- 繼三星傳出14納米良率欠佳后,外電報導指出,另一家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 )也傳出轉換至14納米制程技術的過程并不順暢,將延后一至兩季,臺積電有機會因此繼續獲得蘋果青睞。
財經網站barron’s.com報導指出,格羅方德已在過去兩周要求供應商不要再將14納米設備運送至其晶圓廠。
Maire指出,格羅方德14納米進度恐拖延原因直指財務或良率問題。
市場早已盛傳三星14納米良率偏低,日前亦有分析師爆料指出,三星受限于14納米良率低,可能將蘋果訂
- 關鍵字:
格羅方德 三星 臺積電
- LED晶片龍頭廠晶電又有新動作!業界傳出,晶電擬注資臺積電旗下全資子公司臺積固態照明,借此完備白光LED專利布局;臺積固態照明可能經過資產整理后,再進行注資動作。
LED上下游廠商近兩周陸續傳出“晶電將投資臺積固態照明”的消息。不過,包括晶電和臺積電的發言管道,27日都不愿回應業界傳聞。
臺積固態照明成立于2011年8月,登記資本額110億元(新臺幣,下同),實收資本額為60.08億元。由于具有臺積電背景,被業界視為以半導體手筆玩高階LED路線,覆晶與無封裝LED是
- 關鍵字:
LED 臺積電
- 在全球經濟維持穩定下,2014年高科技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不只是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等傳統消費性產品出貨回溫,各家業者也積極開發新興應用,包含物聯網、穿戴式裝置、智慧城市等。MIC指出,在傳統3C應用日趨成熟之下,2015年全球高科技產業將會更投入新興應用的開發,而相關市場商機及競爭態勢也將更為明顯。
?
MIC表示,2015年將開始進入FinFET 時代,電晶體架構從平面走向立體
針對即將到來的2015年,MIC也提出十大重要趨勢,分別為智慧科技滲透至各項生活應
- 關鍵字:
臺積電 A9 晶圓
- 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讓臺廠備感威脅。關于臺灣半導體個別次產業與中國大陸的競爭態勢,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表示,臺灣晶圓代工與封測未來3~5年,可望維持對中國大陸的領先優勢。反觀IC設計產業,很可能在未來2~3年就面臨強力威脅。
洪春暉進一步分析,臺灣晶圓代工產業有老大哥臺積電帶頭,制程起碼領先中國大陸兩個世代。而由一個制程世代最燦爛的生命周期約兩年推算,臺灣晶圓代工產業起碼還可領先中國大陸3~5年。
惟 值得注意的是,他觀察,日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松口、表示可能以N-
- 關鍵字:
臺積電 IC設計 晶圓
- 大陸積極扶植半導體業,尤其臺積電松口考慮赴陸設立12寸廠,兩岸半導體業消長備受關注。工研院IEK認為,臺灣半導體制造業未來5年仍可望維持領先優勢。
大陸政府強力扶植半導體業,國務院印發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2015年半導體業產值將逾人民幣3500億元,將較2013年增加近人民幣1000億元,并通過設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協助產業發展。
瞄準中國大陸龐大內需市場商機,晶圓代工廠聯電已送件申請參股中國大陸廈門市人民政府與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合資成立的公司,將在
- 關鍵字:
半導體 臺積電 高通
- 臺積電今年可望繳出賺一個股本的亮麗成績,為了維持下世代技術競爭力,明年資本支出將飆破100億美元,直逼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的105億美元;其中,18寸廠的興建備受注目,臺積電預計在中科興建18寸廠,建廠時間符合2015~2016年的規畫。
由于竹科建廠用地已不敷使用,臺積電在中科興建18寸廠已勢在必行,中科臺中園區擴建案以臺積電斥資5,000億元興建18寸廠為號召,并已通過初審,預計周三可望做成結論;但據了解,臺積電僅確認在中科建18寸廠,但地段尚未完全敲定。
最早臺積電規劃201
- 關鍵字:
臺積電 英特爾 18寸
- 觸控面板廠商勝華科技在臺灣尋求重整,在大陸停工關廠求售,造成勝華困境的原因很多,但與陸廠低價搶單不無關聯。勝華的困境或許是個案,但不可否認的,越來越多大陸本土企業崛起和臺灣競爭搶單,亦是不爭的事實。
大陸產業自主顛覆分工
自兩岸簽署ECFA以來,深化產業合作是雙方的共識,然而在大陸本土產業崛起,以及北京在政策上祭出扶植重點戰略產業后,兩岸產業共求深化也跟著遭遇了難題。正如日前大陸在國際資訊科技協定(ITA)諮商時,堅持保護本身的面板及工具機產業,不愿在關稅上作任何退讓,談判破局對臺灣的影響
- 關鍵字:
觸控面板 中芯國際 臺積電
- 國內半導體龍頭大廠臺積電于16日宣布赴中國設廠的新計畫,這是臺灣半導體大廠向中國位移的最新發展。
在中國政府全力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計畫之后,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紛紛采取前進中國設廠或參與中資投資計畫,以確保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繼英特爾宣布投資中國清華紫光集團及其旗下聯發科最大對手展訊之后,臺灣的聯發科隨即大舉跟進,展開一連串中國投資計畫,臺積電的中國投資計畫則是臺灣半導體大廠向中國市場沖刺的最新發展。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在對岸的投資計畫已有想法,因為臺積電不去,三星也會去。目前臺積電的
- 關鍵字:
三星 臺積電 英特爾
-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云日前直言臺灣科技業不夠年輕化,臺積董事長張忠謀昨(16)日表示,臺積電正在進行「第二次接班」,希望「年輕人趕快出來」;張忠謀特別強調,臺積電員工平均年齡約32歲,相當年輕。
工研院昨天召開院士會議后記者會,與會企業大老皆認同,臺灣的轉型需要創新與新創,新創是要讓年輕人有舞臺。張忠謀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人也對接班議題侃侃而談。
張忠謀表示,臺積電正在進行「第二次接班」;面對馬云「臺灣科技業不夠年輕化」的質疑,張忠謀強調,臺積電員工平均年齡約32歲,相當年輕。
媒體
- 關鍵字:
張忠謀 臺積電
- 目前手機處理器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不上不下的關口,ARM的Cortex-A53、Cortex-A57均已經不算新架構,也有相關產品在售。架構沒有革新的情況下,加大性能的代價就是功耗提升。除了工藝升級之外,筆者已經想不到有什么方法能夠讓手機SoC短時間內有較大的提升了。今天三星半導體業務總裁金奇南(Kim Ki-nam)宣布稱,三星14nm FinFET工藝進展順利,并且已經有客戶在投產芯片了。
目前還不清楚這家“客戶”究竟是誰,最大的可能性自然是蘋果了,因為目前Apple
- 關鍵字:
三星 14nm 臺積電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