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IC從業者的焦慮,前路茫茫
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讓臺廠備感威脅。關于臺灣半導體個別次產業與中國大陸的競爭態勢,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表示,臺灣晶圓代工與封測未來3~5年,可望維持對中國大陸的領先優勢。反觀IC設計產業,很可能在未來2~3年就面臨強力威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580.htm洪春暉進一步分析,臺灣晶圓代工產業有老大哥臺積電帶頭,制程起碼領先中國大陸兩個世代。而由一個制程世代最燦爛的生命周期約兩年推算,臺灣晶圓代工產業起碼還可領先中國大陸3~5年。
惟值得注意的是,他觀察,日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松口、表示可能以N-2的先進28納米制程在中國大陸擴產,也意謂臺灣對晶圓代工前往對岸設廠采3座8寸廠為上限的總量管制規定已經不合時宜。為了最大幅度抓住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商機,達到就近服務、在地生產的目標,臺灣法規似有調整的必要。
在封測方面,洪春暉表示,臺廠憑借良好的生產良率與客戶服務,優勢可望維持。加上臺灣封測廠已開始切入SiP系統級封裝、向下布局,即使長電很可能成功并入星科金朋,未來3~5年臺廠地位還不至于受到威脅。
不過臺灣IC設計產業未來2~3年就可能面臨中國大陸強力挑戰。他分析,中國大陸近幾年將IC設計列為發展重點,砸人砸錢,很快把技術能力拉升上來。加上中國大陸的IC設計廠商同樣可在臺投片,崛起速度將會很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