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半導體產業城市“風云榜”
西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2/396036.htm西安對于半導體產業的扶持力度也是極大的,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投資促進一局副局長馬寧表示,“到2025年,西安高新區要圍繞‘五大引領’,實施八個百億級強基工程,打造八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兩個萬億級目標。”半導體產業是八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中的一個。

三星電子在西安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2012年,西安高新區已成功引進三星電子存儲芯片一期項目,總投資達100億美元,占地面積共34.5萬平方米。而在今年3月末,三星半導體存儲芯片二期項目在西安市正式動工,二期項目投資額70億美元,主要將量產V-NAND,計劃2019年產線竣工。
不只是三星,近年來美光、華為、中興以及阿里、京東等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加大在西安投資。僅2017年,包括三星二期在內的,吉利、華潤、華僑城、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等36家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西安,簽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達到歷年最高。西安這片投資沃土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正在逐步顯現。
目前,西安已形成從原材料和設備的研發生產,到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系統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不僅如此,這對于陜西省半導體產業的上下游集聚和人才培養,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
南京
2016年,南京市政府經發委相關負責人提出,到2020年,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達500億元,年均增幅60%以上。同年,江北新區被正式列為省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地。

2016年7月,全球最大晶圓代工企業臺積電的工廠落戶新區,為南京致力打造“芯片之城”奠定了基礎,也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美元,2018年正式投產后,年銷售有望達20億美元以上。
2017年2月,總投資300億元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和總投資300億元人民幣的紫光IC國際城項目正式宣布開工。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由紫光集團投資建設,主要產品為3D-NAND FLASH、DRAM存儲芯片等,占地面積約1500畝。
2018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IC中國峰會選擇在南京召開,足見各方面對南京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認可。
無錫
無錫作為國家南方微電子工業基地,享有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黃埔軍校”的盛譽。無錫在集成電路產業的實力強于同省排名靠前的蘇州,在行業內的曝光率也高于蘇州。“十三五”期間無錫針對集成電路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2017年初無錫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著力強化政策引導,致力于打造“東方硅谷”。

2017年,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產值達到892億元,同比增長11%。目前無錫已有各類集成電路企業200余家,產業涉及電路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配套設備與材料等多個領域,不僅已形成IC 產業集群、擁有近5萬名從業人員,還集聚了一批半導體設備工程、特殊氣體等方面的配套企業。
目前,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企業共有200多家、從業人員近5萬名。據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無錫集成電路三業總量占全國總量的12.39%,占全省總量的50.83%。其中設計業占全國總量的4.8%,全省總量的51.1%;晶圓制造占全國總量的14.46%,全省總量的85.14%;封測業占全國總量的19.14%,占全省總量的41.19%。
蘇州
蘇州市同樣屬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之一,曾引進過英飛凌、飛兆半導體、AMD、瑞薩等一系列國際大廠,2002年至2008年期間蘇州集成電路幾乎每年以超過30%的增速發展,基本形成以“IC設計—晶圓制造—IC封裝測試”為核心,設備、材料及服務產業為支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不過,在經歷了發展黃金期后,近年來蘇州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及無錫、南京等城市,但總體而言仍屬國內集成電路重要城市之一,2016年蘇州位列全國集成電路產值前十大城市之一。
芯片被稱之為“工業糧食”,“中興事件”揭露出芯片短缺的可怕,我國自主研發替代芯片已經刻不容緩。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通過大規模的引進、消化、吸收以及產業的重點建設,也許經過較長時間才能出現世界一流半導體設備企業,但邊際上的成長和進步正在不斷出現,應用場景的拓展,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將進一步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