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作為下一代功率半導體的本命,進入了全面的市場拓展階段。加上面向再生能源的市場,汽車使用市場的增長比最初的預想早了一年多,功率半導體的投資增長也顯示出SiC的一方面。不久前,行業也有研究在300mm的SIC增產的動向。然而,解決SiC容量增強問題現在成為主流。這一趨勢不僅限于日本和歐洲的功率半導體制造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摩擦導致了SiC的國產化和量產化,這也是影響SIC的一方面。據電子器件行業報道,2023年9月7日,該公司表示,“中國SiC市場全方位戰略已擴大工業化加速進入公司約100家。”中國Si
關鍵字:
SIC,液晶,半導體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2023年12月12日訊 – 深耕于中高壓逆變器應用門極驅動器技術領域的知名公司Power Integrations(納斯達克股票代號:POWI)今日推出全新系列的即插即用型門極驅動器,新驅動器適配額定耐壓在1700V以內的62mm碳化硅(SiC) MOSFET模塊和硅IGBT模塊,具有增強的保護功能,可確保安全可靠的工作。SCALE?-2 2SP0230T2x0雙通道門極驅動器可在不到2微秒的時間內部署短路保護功能,保護緊湊型SiC MOSFET免受過電流的損壞。新驅動器還具有高
關鍵字:
Power Integrations 短路保護 SiC IGBT模塊 門極驅動器
三相逆變器的定義是將直流電能轉換為交流電能的轉換器,其基本原理就是SPWM,硬件架構為四個功率模塊組成單相、三相橋式電路,橋式輸出至負載間串接低通濾波元件,控制回路具有兩個信號產生源,一個是固定幅值的三角波(調制波)發生器,一個為正弦波發生器,利用三角波對正弦波進行調制,就會得到占空比按照正弦規律變化的方波脈沖列,調制比不同,一個正弦周期脈沖列數等于調制波頻率除以基博頻率)。再用方波脈沖列去控制上述橋式電路,在輸出上就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正弦電壓電流了。一、前言 三相逆變是指轉換出的交流電壓為三相,
關鍵字:
RS瑞森半導體 碳化硅 MOS管
在半導體行業,新的材料技術有“四兩撥千斤”的魔力,輕輕松松帶來顛覆性變革。具有先天性能優勢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脫穎而出。在整個能源轉換鏈中,寬禁帶半導體的節能潛力可為實現長期的全球節能目標作出貢獻。寬禁帶技術將推動電力電子器件提高效率、提高密度、縮小尺寸、減輕重量、降低總成本,因此將在數據中心、智能樓宇、個人電子設備等應用場景中為能效提升作出貢獻。寬禁帶材料讓應用性能炸裂,怎么做到的?寬禁帶材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與傳統的硅基半導體材料相比,寬禁帶產品具有更寬更高的禁帶寬度、電場強度,更高的擊穿
關鍵字:
GaN 寬禁帶 SiC
12月1日消息,近日,據外媒報道,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將于意大利西西里島Catane投資50億歐元,新建一座碳化硅、超級半導體晶圓廠。該晶圓廠將專門生產碳化硅芯片,為電動車關鍵技術并具強大成長潛力。報道稱,此舉是意法半導體繼與格芯在法國東南部Crolles的75億歐元晶圓廠計劃后為平衡集團在意法兩國布屬所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意法半導體宣布將與三安光電在中國重慶成立200mm碳化硅器件制造合資企業,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投產,預計到2030年碳化硅收入將超過50億美元。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ST 格芯 晶圓廠 碳化硅 電動車
奈梅亨,2023年11月30日:基礎半導體器件領域的高產能生產專家Nexperia今日宣布推出其首款碳化硅(SiC) MOSFET,并發布兩款采用3引腳TO-247封裝的1200 V分立器件,RDS(on)分別為40 mΩ 和80 mΩ。NSF040120L3A0和NSF080120L3A0是Nexperia SiC MOSFET產品組合中首批發布的產品,隨后Nexperia將持續擴大產品陣容,推出多款具有不同RDS(on)的器件,并提供通孔封裝和表面貼裝封裝供選擇。這次推出的兩款器件可用性高,可滿足電動
關鍵字:
Nexperia SiC MOSFET 工業電源開關
11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日前,英飛凌綠色工業動力部門(GIP)總裁Peter Wawer在受訪時透露,英飛凌正在其位于Villach的工廠生產8英寸SiC晶圓的電子樣品。他表示,英飛凌目前使用6英寸晶圓,但已經在工廠制備了第一批8英寸晶圓機械樣品,很快將它們轉化為電子樣品,并將在2030年之前大規模量產應用。在產能方面,英飛凌正在通過大幅擴建其Kulim工廠(在2022年2月宣布的原始投資之上)獲得更多產能,信息稱,英飛凌將建造世界上最大的200毫米晶圓廠SiC(碳化硅)功率工廠。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
關鍵字:
英飛凌 碳化硅 晶圓
11月,日本三菱電機、安世半導體(Nexperia)宣布,將聯合開發高效的碳化硅(SiC)MOSFET分立產品功率半導體。雙方將聯手開發,將促進SiC寬禁帶半導體的能效和性能提升至新高度,同時滿足對高效分立式功率半導體快速增長的需求。目前芯片供應量尚未確認,預計最早將于2023年內開始供應。公開消息顯示,安世半導體總部位于荷蘭,目前是中國聞泰科技的子公司。11月初,安世半導體被迫轉手出售其于2021年收購的英國NWF晶圓廠。盡管同屬功率半導體公司,三菱電機與安世半導體的側重點不同,前者以“多個離散元件組合
關鍵字:
三菱電機 安世 SiC 功率半導體
11 月 21 日消息,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在芯片自研方面,理想同時在研發用于智能駕駛場景的 AI 推理芯片,和用于驅動電機控制器的 SiC 功率芯片。報道稱,理想目前正在新加坡組建團隊,從事 SiC 功率芯片的研發。在職場應用 LinkedIn 上,已經可以看到理想近期發布的五個新加坡招聘崗位,包括:總經理、SiC 功率模塊故障分析 / 物理分析專家、SiC 功率模塊設計專家、SiC 功率模塊工藝專家和 SiC 功率模塊電氣設計專家。報道還稱,用于智能駕駛的 AI 推理芯片是理想目前的研發重
關鍵字:
理想 自研芯片 新能源汽車 智能駕駛 AI 推理芯片 驅動電機 控制器 SiC 功率芯片。
倫敦2023年11月15日 /美通社/ -- 隨著Omdia預測電動汽車 (EV) 革命將引發新型半導體激增,電力半導體行業的幾十年舊規范正面臨挑戰。人工智能熱潮是否會產生類似的影響?功率分立器件、模塊和IC預測Omdia半導體元件高級分析師卡勒姆·米德爾頓表示:“長期以來依賴硅技術的行業正受到新材料制造的設備的挑戰和推動。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開發始于上個世紀,但它們的技術成熟度與可持續發展運動相匹配,新材料制造的設備在能源匱乏的世界中有著顯著的效率提升。”2018 年,特斯拉首次
關鍵字:
新能源 氮化鎵 碳化硅
Nexperia近日宣布與三菱電機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碳化硅(SiC) MOSFET分立產品。Nexperia和三菱電機都是各自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雙方聯手開發,將促進SiC寬禁帶半導體的能效和性能提升至新高度,同時滿足對高效分立式功率半導體快速增長的需求。三菱電機的功率半導體產品有助于客戶在汽車、家用電器、工業設備和牽引電機等眾多領域實現大幅節能。該公司提供的高性能SiC模塊產品性能可靠,在業界享有盛譽。日本備受贊譽的高速新干線列車采用了這些模塊,并以出色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聞名遐邇。N
關鍵字:
Nexperia 三菱電機 SiC MOSFET
在功率器件選擇過程中,以氮化鎵、碳化硅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效率、尺寸以及耐壓等方面都相較于硅有了顯著提升,但是如何定量分析這三類產品的不同?Power Intergrations(PI)資深培訓經理Jason Yan日前結合公司新推出的1250V氮化鎵(GaN)產品,詳細解釋了三類產品的優劣,以及PI對于三種產品未來的判斷,同時還介紹了PI氮化鎵產品的特點及優勢。在功率器件選擇過程中,以氮化鎵、碳化硅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效率、尺寸以及耐壓等方面都相較于硅
關鍵字:
PI 氮化鎵 碳化硅
三菱電機將與Nexperia(安世)合力開發SiC芯片,通過SiC功率模塊來積累相關技術經驗。東京--(美國商業資訊)--三菱電機株式會社(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TOKYO: 6503)今天宣布,將與Nexperia B.V.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面向電力電子市場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三菱電機將利用其寬帶隙半導體技術開發并提供SiC MOSFET芯片,Nexperia將使用這些芯片開發SiC分離器件。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全球范圍內擴大,并有助于推動Si
關鍵字:
三菱電機 安世 SiC
11月6日,株式會社電裝(Denso)宣布對Coherent的子公司SiC襯底制造商Silicon Carbide LLC注資5億美元,入股后,電裝將獲得該公司12.5%的股權。電裝本次投資將確保6英寸和8英寸SiC襯底的長期穩定采購。關于本次投資,市場方面早有相關消息傳出。今年9月底有報道稱,電裝、三菱電機等多家企業對投資Coherent的SiC業務感興趣,并且已經就收購Coherent的SiC業務少數股權進行過討論。分拆SiC業務能夠給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同時也是對SiC發展前景的看好,Coher
關鍵字:
電裝 SiC
碳化硅(si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碳化硅(si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碳化硅(si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碳化硅(si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