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 長期供貨,理想簽協議
近日,據意法半導體官微消息,該公司與理想汽車簽署了一項碳化硅(SiC)長期供貨協議。按照協議,意法半導體將為理想汽車提供碳化硅 MOSFET,支持理想汽車進軍高壓純電動車市場的戰略部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1/454640.htm據介紹,意法半導體的碳化硅具有更高的開關頻率、擊穿電壓和熱阻,可以顯著提高功率晶體管的性能和能效,這些特性在純電車的高電壓環境中非常重要。理想汽車即將推出的 800V 高壓純電平臺將在電驅逆變器中采用意法半導體的第三代 1200V SiC MOSFET 技術。
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表示:「理想汽車致力于為家庭用戶提供超預期的豪華電動車。本次與 ST 的 SiC 供貨協議簽署印證了理想汽車開發純電動車產品的堅定決策。我們看好與全球碳化硅技術龍頭 ST 的未來合作,這必將是一段創新和成功的合作關系。」
意法半導體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曹志平表示:「意法半導體是全球功率半導體和寬禁帶技術的龍頭企業,也是多家知名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的長期供貨商。我們與理想汽車簽署的碳化硅供應協議標志著雙方在其他汽車應用的長期合作基礎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ST 承諾支持理想汽車成為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龍頭品牌,通過我們 SiC 創新技術為用戶提供卓越的汽車性能和續航里程。」
意法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 Jean-Marc Chery 在今年 3 月份表示,意法半導體目前已經與二十家車企達成合作,與工業客戶和汽車客戶正在進行中的合作項目有 100 多個。碳化硅整車企業客戶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城、現代、小鵬等。一級供應商客戶包括臺達、華為、匯川、欣銳科技、陽光電源、威邁斯新能源等。
11 月上旬,意法半導體(ST)公布了截止 2023 年 9 月 30 日的第 3 季財報,數據顯示,意法半導體第 3 季凈利 44.3 億美元,毛利率 47.6%,營業利潤率 28.0%,凈利潤為 10.9 億美元。
消息面上,11 月 28 日,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余承東表示,智界 S7 搭載全新華為「巨鯨」800V 碳化硅高壓電池平臺,可實現充電 5 分鐘續航 215km,CLTC 綜合續航達 855km。
碳化硅作為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代表,在禁帶寬度、擊穿電場、熱導率、電子飽和速率、抗輻射能力等關鍵參數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滿足了現代工業對高功率、高電壓、高頻率的需求,主要被用于制作高速、高頻、大功率及發光電子元器件,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5G 通信等,在功率器件領域,碳化硅二極管、MOSFET 已經開始商業化應用。
今年以來 800V 車型密集發布,而碳化硅則是 800V 高壓快充標配,已有小鵬 G6、極氪 X、智己 LS6 等多款 20 萬-25 萬元價格段的標配碳化硅車型上市,未來仍將有同價格段車型如極氪 007 等上市。可以預計,碳化硅上車已是大勢所趨。
車企與芯片廠商「打得火熱」
車企與芯片廠商的緊密合作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的加速,汽車對芯片的需求越來越大,而芯片短缺和供應鏈的不穩定性也促使車企與芯片廠商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不僅有助于提升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還能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為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車企與芯片廠商的綁定關系將持續深化,成為推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至今,汽車廠商與半導體廠商直接談判,簽訂長期供應合同已成為一種行業趨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吉利、北汽、上汽、一汽、廣汽、通用汽車、大眾集團、福特汽車等車企選擇與芯片廠商聯手,布局芯片賽道。
吉利科技集團與華潤微電子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構建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產業合作機制,基于功率模塊、MEMS 傳感器、面板級封裝等產品或技術推出聯合解決方案,實現優勢互補,推動提升新能源汽車、電動摩托車等場景下的半導體自給率,實現社會效益。
大眾汽車旗下軟件公司 CARIAD 將攜手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將加快集團面向中國市場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進程。業內人士判斷,對于地平線而言,與大眾汽車集團的合作,不僅拓展了公司的車企「朋友圈」,也側面印證了中國在智能網聯汽車供應方面的強大實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