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規劃方面,廣汽集團將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及節能汽車的占比。”9月19日,在廣州舉辦的2023汽車碳中和峰會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演講時指出,從中長期來看,爭取在2030年全集團整車銷量超475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60%。根據規劃,廣汽集團計劃在“十四五”末期,實現全集團整車產銷365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25%,其中自主品牌“雙子星”廣汽埃安、廣汽傳祺全面實現電氣化。馮興亞指出,這一占比實際有望超過30%。快報顯示,1-8月,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約155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33.6萬輛,
關鍵字:
廣汽集團 新能源汽車 電池
IT之家 9 月 5 日消息,根據韓國市場調查機構 SNE Search 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 1-7 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消費總量為 362.9 GWh,比去年同期的 243.2 GWh 增長 49.2%。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寧德時代(CATL)在今年 1-4 月汽車電池安裝量為 132.9 GWh,比去年同期的 86.1 GWh 增長了 54.3%。其市場份額占比為 36.6%,高于去年同期的 35.4%,但低于 1 - 6 月的 36.8%,依然是全球唯一一家份額超過 30% 的汽車電池供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電池
IT之家 8 月 29 日消息,目前在電動汽車行業,被不少消費者和媒體共識的觀點是:DC 直流電快充比較傷電池,AC 交流電慢充相對來說,可以延長汽車電池使用壽命。不過研究機構 Recurring Auto 近日對美國市場上超過 1.25 萬輛特斯拉汽車進行深入調查之后,發現 DC 和 AC 對電池壽命的影響差別并不大,兩者方式下電池壽命曲線在統計學上來說是相似的。IT之家注:本次報告共追蹤調查了 4400 輛特斯拉 Model Y 車型,以及 6300 輛 Model 3 車型,比較了 DC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充電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經獲得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準生產電動汽車,這標志著該公司朝著明年初生產汽車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知情人士稱,負責監管中國汽車行業新投資和產能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已批準總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生產電動汽車,小米是自 2017 年底以來第四家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的企業。不過,小米仍需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批準,該部負責評估新汽車制造商和車型的技術和安全要求。據悉,新能源汽車“雙資質”極難獲得。一家企業
關鍵字:
小米 新能源汽車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日前,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圖源奇瑞官網,下同根據計劃,奇瑞決定自即日起,召回 2016 年 12 月 3 日至 2018 年 2 月 9 日生產的部分奇瑞 eQ1 電動汽車,共計 20063 輛。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由于電池系統軟件策略問題,在經過長期頻繁快充或長期停放后,動力電池內部電芯壓差逐漸變大,壓差超過設計值可能導致車輛限功率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奇瑞
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特斯拉汽車的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日本FRONTEO對特斯拉的13428家推定供應商進行分析后發現,中國企業在蓄電池領域的占比達到40%,在供應商數量上位列全球首位。 報告指出,特斯拉的鋰離子電池相關供應商中,中國企業占39%;在42家“有色金屬精煉”(不包括鋁精煉)供應商中,中國企業占40%。此外,在102家“無機化學”供應商中,中國的占比也是最高的,達到33%。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特斯拉對中國的高度依賴。 然而,統計數據也顯示,特斯拉所有供應商中,美國企業的占比
關鍵字:
特斯拉 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 蓄電池
今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升溫,各國政府對環境保護和減少碳排放的要求激勵了全世界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的背景之下,我國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
關鍵字:
202308 新能源汽車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寧德時代今日下午宣布推出“神行超充電池”新品,號稱是全球首款磷酸鐵鋰 4C 電池。據介紹,神行超充電池支持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 公里,即使在-10°C 低溫環境下也可實現 30 分鐘充至 80%。據介紹,該電池搭載了超電子網正極技術、石墨快離子環負極技術、超薄 SEI 膜、超高導電解液配方、高孔隙率隔離膜,總續航可達 700 公里。IT之家從寧德時代發布會獲悉,神行超充電池將于 2023 年底量產,2024 年第一季度上市,屆時就可以買到搭載神行超充電池
關鍵字:
寧德時代 動力電池 新能源汽車
經過了長達一年的逆風局,小鵬汽車終于化身大鵬,依靠年度級爆款神車小鵬G6成功翻盤了。小鵬得以逆風翻盤,離不開G6的巨大貢獻,這款搭載了小鵬汽車在智能+電動賽道九年積累、承載著小鵬汽車涅槃重生眾望的中型SUV,以開天辟地之勢將800V+碳化硅+3C電池帶來的續航和充電體驗,以及L2.999級別的高階輔助駕駛帶來的駕駛體驗一舉拉低到了23萬的門檻。筆者一度認為,小鵬G6定價這么彪悍,在革友商競品車型的命之前,會先把自家之前兩大主銷車型G9和P7(含P7i)送上西天。但是,拆開小鵬7月份銷量的結構來看,交付量最
關鍵字:
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 小鵬汽車 小鵬P7i 小鵬G9
IT之家 8 月 14 日消息,據日經新聞、菲律賓多家本地傳媒 8 月 12 日報道,菲律賓企業 Ayala 已經正式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協議。雙方 8 月 11 日宣布,Ayala 旗下汽車部門 AC Motors 將通過其銷售網絡負責多款比亞迪電動車型在菲律賓的銷售、維保。▲ 圖源比亞迪菲律賓官網,下同據介紹,AC Motors 將會引入比亞迪的三款車型:漢 EV、唐 EV 和海豚,并于今年年底引進元 PLUS(IT之家注:該車型在海外以 ATTO 3 的名義販售)。而 Ayala 近期也在菲律
關鍵字:
比亞迪 新能源汽車 菲律賓
快科技8月11日消息,就在今日,有自媒體“HiEV大蒜粒車研所”發布了“華為密洽重慶,推動車BU獨立,涉及7000人研發團隊”的文章,曝出了一則重磅的消息。報道稱,華為有意推動車BU獨立運營,目前正與重慶國資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文章還稱多位接近華為的人士表示,這次獨立的范圍不僅限于ADS,而包含了車BU旗下的大部分業務,形式類似榮耀單飛。“當前車BU仍歸屬于余承東統領的華為消費者BG,獨立后的車BU將可能成為一個新的Tier 1巨頭。拆分獨立后,華為將收回在車BU上多年的研發投入,而隨著手機的核心供應鏈逐
關鍵字:
華為 新能源汽車
在剛剛發布問界品牌時,涉足汽車領域未深、無知無畏的余承東豪情滿滿地表達了對問界的期待:一年吊打新勢力,兩年吊打特斯拉。一年半多過去了,我們始終沒有等來問界的雄起。尤其是這半年多來,問界的月銷量始終在四五千輛的低谷徘徊。銷量何以低迷??在強烈競爭、面向消費者的紅海市場中脫穎而出,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三重加持。? ? ? ? ?問界首款車型于2022年3月份正式開啟交付,交付之初便遭遇了天時的不順。在營銷火力最猛、風頭正盛、訂單量迅速增長的初期,遇
關鍵字:
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 華為 問界 余承東
座中泣下誰最多?深圳傳福青衫濕。昨夜,比亞迪老總王傳福當眾飆淚,幾度哽咽,甚至不能流暢發言:成了車圈眼下最被熱議的頭條:中國新能源“帶頭大哥”,車圈科技圈商業圈拼殺了30年的老江湖王傳福,哭得很動情。網友的討論、情緒幾乎一邊倒,清一色被感動:比亞迪發生了什么?老王的淚為何而流?王傳福流的什么淚?這是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活動。這的確很驚人,比亞迪展現出的不僅是進展,還有加速度。從0到100萬,比亞迪用了13年;從100萬輛到200萬輛,用了1年;從200萬輛到300萬輛僅僅半年。瘋狂的是,300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比亞迪
IT之家 8 月 7 日消息,“杭州發布”官方公眾號周六發文宣布,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完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下鄉行動方案(2023—2025 年)》(下稱《方案》)。《方案》對浙江全省新能源車用基礎設施提出了多項目標和要求,IT之家整理重點內容如下:2025 年,全省累計建成充電樁 230 萬個以上、鄉村不少于 90 萬個,其含公共充電樁 12 萬個、鄉村不少于 2 萬個,滿足 400 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2025 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到 100 萬輛以上
關鍵字:
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
自2021年起,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期,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7年的78萬輛迅猛增長至2021年的352萬輛。而就在最近,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迎來了又一次里程碑——中國已經制造生產了超過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我國也超過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大部分出口車輛為新能源汽車)。這里面有我國“碳中和”政策的影響,也有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力的提高。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的絕對核心,動力電池的發展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至關重要。所謂動力電池,它是電動新能源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能量
關鍵字:
動力電池 刀片電池 麒麟電池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介紹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實施,《規則》強調說明: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