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三星正在擴大韓國和其他國家芯片封裝工廠的產能,主要是蘇州工廠和韓國忠清南道天安基地。由于人工智能領域激增的需求,下一代高帶寬存儲器封裝(HBM)的重要性日益重要,三星希望通過提升封裝能力,確保他們未來的技術競爭力,并縮小與SK海力士在這一領域的差距?!?蘇州工廠是三星目前在韓國之外僅有的封裝工廠,業內人士透露他們在三季度已同相關廠商簽署了設備采購協議,合同接近200億韓元,目的是擴大工廠的產能?!?另外,三星近期已同忠清南道和天安市簽署了擴大芯片封裝產能的投資協議,計劃在韓國天安市新建一座專門
關鍵字:
三星 高帶寬存儲器 封裝 HBM
11 月 6 日消息,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昨日(11 月 5 日)在 Medium 上發布博文,深入分析了英特爾 Lunar Lake 失敗的前因后果。IT之家此前報道,是英特爾近期宣布在 Lunar Lake (LNL) 之后,將不再把 DRAM 整合進 CPU 封裝。雖此事近來成為焦點,但業界早在至少半年前就知道,在英特爾的
roadmap 上,后續的 Arrow Lake、Nova Lake、Raptor Lake 更新、Twin Lake、Panther
Lake 與 Wildcat La
關鍵字:
郭明錤 英特爾 Lunar Lake DRAM CPU 封裝 AI PC LNL
臺積電公開稱,高雄晶圓廠興建工程按照計劃進行,并且進展良好,2nm將如期于2025年量產。此前有消息稱,高雄廠第一座2納米廠將于11月26日舉行進機典禮,并自12月1日展開裝機。ASML也已經向臺積電交付了NAEUV光刻機,該光刻機是生產制造2nm及以下工藝芯片的最佳設備。臺積電明年量產2nm芯片,還是在高雄工廠,這說明魏哲家說的沒錯,臺積電根留臺灣,最先進的技術,也留在了臺灣省。芯片規則修改后,美明確想要臺積電最先進的芯片技術,還要求更多芯片在本土制造。臺積電就加速在美建廠,連續投資超650億美元,建設
關鍵字:
臺積電 2nm芯片 ASML NAEUV 光刻機 封裝
由德州儀器開發的這些超小型電源模塊比同類設備小23%,同時提高了功率密度和效率。當你認為低功率DC-DC模塊的尺寸已經無法再縮小時,材料和設計方面的創新發展會挑戰并推翻這個看似合理的假設。以德州儀器最新推出的一系列電源模塊為例。這些模塊基于一種新的磁性封裝技術,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顯著減小了尺寸,滿足了我們對DC-DC模塊和本地化電源調節的無盡需求(圖1)。德州儀器
圖1:采用MagPack技術的新電源模塊比上一代產品小50%,在保持出色的熱性能的同時將功率密度提高了一倍。
采用MagPack技術的新
關鍵字:
封裝,磁性封裝
隨著平面縮放優勢的減弱,三維領域和新技術的代工競爭愈演愈烈。
關鍵字:
3D晶體管 封裝
7月28日消息,SEMI日本辦事處總裁Jim Hamajima近日呼吁業界盡早統一封測技術標準,尤其是先進封裝領域。他認為,當前臺積電、三星和Intel等芯片巨頭各自為戰,使用不同的封裝標準,這不僅影響了生產效率,也可能對行業利潤水平造成影響。目前僅臺積電、三星和Intel三家公司在先進制程芯片制造領域競爭,同時隨著芯片朝著高集成度、小特征尺寸和高I/O方向發展,對封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先進封裝技術以倒裝芯片(Flip-Chip)為主,3D堆疊和嵌入式基板封裝(ED)的增長速度也非常快。HBM內
關鍵字:
SEMI 封裝 臺積電 三星 Intel
7月22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南翔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仍在路上,未來一定孕育巨大成功模式。“在40年前,我不曾想過中國半導體產業能有如今的發展規模,但是在過去的20年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未來中國一定會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标惸舷璺Q,不過,當下還不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好的發展狀態,中國最好的狀態正在路上。陳南翔指出,當前看到的三星正在做的三納米和英特爾正在做的三納米都是不一樣的,有著各自的定義?!耙郧澳柖捎行У臅r候,在每一個節點上,大家都知道三年后如何發展、六年
關鍵字:
封裝 半導體
7 月 18 日消息,為減少對亞洲的依賴并在美洲封裝美國芯片,美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提升拉丁美洲芯片封裝能力的計劃。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已經在哥斯達黎加的圣何塞設有組裝、測試和封裝工廠。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家藍色巨頭是否會從新計劃中受益。該計劃網站上的聲明強調了加強半導體制造和確保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目的是防止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壟斷關鍵的芯片封裝行業。美國政府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計劃的一大特點是,盡管到本十年末美國將生產更多的半導體產品,但其中大多數需要在美國境外的亞洲地區進行封裝,這使整個供應鏈變得更加復雜
關鍵字:
美國 芯片 封裝 供應鏈
7 月 12 日消息,集邦咨詢于 7 月 10 日發布博文,玻璃基板技術憑借著卓越的性能以及諸多優勢,已經成為先進封裝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玻璃基板技術芯片基板是用來固定晶圓切好的裸晶(Die),封裝的最后一步的主角,基板上固定的裸晶越多,整個芯片的晶體管數量就越多。芯片基板材料主要經歷了兩次迭代,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使用引線框架,在 90 年代過渡到陶瓷基板,也是目前最常見的有機材料基板。在封裝解決方案中,玻璃基板相比有機基板有更多優勢,IT之家簡要匯總如下:· 卓越的機械、物理和光學特性· 芯片上
關鍵字:
半導體 芯片 封裝 玻璃基板
在摩爾定律的旅程中,先進封裝技術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堆疊技術的創新,可以在單個設備中集成更多的晶體管。目前的大多數芯片都采用了異構架構設計,先進封裝技術也讓設備中采用不同制程技術、來自不同廠商、執行不同功能的芯粒能夠在一起妥善工作,從而提高性能并降低功耗。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接)是英特爾的一種2.5D先進封裝技術,支持把不同的芯片放在同一塊平面上相互連接。傳統的2.5D封裝是在芯片和基板間的硅中介層上進行布線,EMIB則是通過一個嵌入基板內部的單獨芯片完成互連。作為一種高成本效益的方法,
關鍵字:
英特爾 代工 EMIB 封裝
全球AI芯片封裝市場由臺積電、日月光獨占,中國臺灣這兩大巨頭連手擴大與韓廠差距,日月光是半導體封測領頭羊,市占率達27.6%,而截至2023年,韓廠封裝產業市占率僅6%。專家表示,韓國封裝產業長期專注在內存芯片,在AI半導體領域相對落后,短時間內難以縮小與臺廠差距。 朝鮮日報報導,業界人士指出,臺積電正在中國臺灣南部擴建先進封裝(CoWos)產線,而日月光上月宣布將在美國加州興建第二座測試廠,同時計劃在墨西哥興建封裝與測試新廠。所謂CoWos是透過連接圖形處理器(GPU)和高帶寬內存(HBM),來提升效能
關鍵字:
AI芯片 封裝 臺積電 日月光
7 月 4 日消息,根據經濟日報報道,在 AMD 之后,蘋果公司在 SoIC 封裝方案上已經擴大和臺積電的合作,預估在2025 年使用該技術。臺積電正在積極提高 CoWoS 封裝產能的同時,也在積極推動下一代 SoIC 封裝方案落地投產。AMD 是臺積電 SoIC 的首發客戶,旗下的 MI300 加速卡就使用了 SoIC+CoWoS 封裝解決方案,可將不同尺寸、功能、節點的晶粒進行異質整合,目前在位于竹南的第五座封測廠 AP6 生產。臺積電目前已經整合封裝工藝構建 3D Fabric 系統,其中分為 3
關鍵字:
蘋果 AMD 臺積電 SoIC 半導體 封裝
6月21日消息,據日媒報道,在CoWoS訂單滿載、積極擴產之際,臺積電也準備要切入產出量比現有先進封裝技術高數倍的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而在此之前,英特爾、三星等都已經在積極的布局面板級封裝技術以及玻璃基板技術。報道稱,為應對未來AI需求趨勢,臺積電正與設備和原料供應商合作,準備研發新的先進封裝技術,計劃是利用類似矩形面板的基板進行封裝,取代目前所采用的傳統圓形晶圓,從而能以在單片基板上放置更多芯片組。資料顯示,扇出面板級封裝(FOPLP)是基于重新布線層(RDL)工藝,將芯片重新分布在大面板上進行互連的
關鍵字:
晶圓 臺積電 封裝 英特爾 三星
6月17日,據臺媒《工商時報》報道,在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臺積電將針對3nm/5nm先進制程和先進封裝執行價格調漲。其中,3nm代工報價漲幅或在5%以上,而2025年度先進封裝報價也將上漲10~20%。
關鍵字:
臺積電 制程 封裝 3nm 5nm 英偉達 CoWoS
AI大勢之下,高性能AI芯片需求緊俏,與之相關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告急,AI芯片大廠加速生產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其他先進封裝技術,以緩解AI芯片供應不足的難題。英偉達GB200需求增長,CoWoS產能吃緊今年3月AI芯片大廠英偉達發布了平臺Blackwell,包括B系列GPU及整合NVIDIA自家Grace Arm CPU的GB200等。與前一代GH200相比,GB200性能與功耗均大幅升級,因而備受關注,未來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今年4月調查顯示,供應鏈對NV
關鍵字:
英偉達 封裝
封裝介紹
程序 封裝 (encapsulation)
隱藏對象的屬性和實現細節,僅對外公開接口,控制在程序中屬性的讀和修改的訪問級別.
封裝 (encapsulation)
封裝就是將抽象得到的數據和行為(或功能)相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也就是將數據與操作數據的源代碼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類”,其中數據和函數都是類的成員。
封裝的目的是增強安全性和簡化編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體的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