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爾定律(Moore’sLaw)極限浮現與18吋晶圓世代來臨,將是半導體產業兩項大革命,全球半導體廠都在思索未來趨勢,臺積電技術長孫元成20日指出,摩爾定律未必走不下去,只要與3DIC技術相輔相成,朝省電、體積小等特性鉆研,將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未來10年內持續微縮至7奈米、甚至是5奈米都不成問題。
晶圓尺寸持續從4吋、5吋、6吋、8吋一直擴展至12吋晶圓世代,原本2011年開始準備迎接18吋晶圓世代來臨,但直至現在18吋晶圓技術和機臺設備仍在研發階段。孫元成表示,2009年全球金融海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9日表示,臺積電28納米制程需求強勁,已有客戶排隊要產能,臺積電不排除調高今年資本支出。但這不代表所有半導體業者都一樣好,他維持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2%的看法不變。
張忠謀19日應輔大管理學院「永續成長論壇」邀請,演講「我如何看待大學教育」,并發表對臺積電近期狀況與半導體業看法。張忠謀透露,臺積電接單狀況佳,主要受惠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相關訂單強勁,這也讓臺積電市占率持續提升。
臺積電28納米接單火熱,推升昨天股價再寫歷史新高,盤中最高來到84.2元,收盤價83.7元
- 關鍵字:
臺積電 28納米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表示,臺積電可能上修今年資本支出,但他維持今年全球半導體年成長率2%的看法,強調假如臺積電的需求較好,是因行動運算相關需求強,加上市占率提升。
對于美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日前已經生效,張忠謀認為,目前因半導體是免關稅商品,對臺灣半導體產業沒有什么影響;但「臺幣匯率相對韓元升值,對的影響倒是滿大的」。他說,臺幣對韓元五年來升值了30%,對臺灣出口業不利,所以他一直呼吁政府「把匯率搞穩定一點」。
至于全球對28奈米需求增加,張忠謀指出,臺積電28奈米訂單確實已有排隊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由于28奈米制程產品需求強勁,臺積電(2330)正加速擴產,市場傳出臺積電今年資本支出60億美元(約1772億元臺幣)將上調,對此,臺積電企業訊息處長孫又文證實,目前28奈米的市場需求的確大于產能,內部評估調升資本支出,但上調幅度尚未決定。
臺積電雖在元月的法說會上才宣布今年的資本支出60億美元,較去年的72.86億美元(約2151.7億元臺幣)減少17.65%,當時董事長張忠謀認為,臺積電于前2年在擴大資本支出上已相當積極,但因各種制程可相互轉換,因此并未造成12寸產能供過于求,同時也將針對6
- 關鍵字:
臺積電 28nm
- 臺積電中科Fab15本季量產后,12英寸晶圓月產能將首度突破30萬片,來到30.4萬片,在產能逐季增加下,法人預估,臺積電今年底12寸月產能挑戰35萬至40萬片大關,持續獨霸業界,產能比三星系統芯片部門大三至四倍。
臺積電領先業界推出28納米制程之后,擴產動作也不停歇。看好臺積電后市,市場資金昨天持續涌進,推升股價昨天大漲1.9元、收83.2元,創還原權值后新高。
外資德意志證券認為,臺積電受惠整體供應鏈回補庫存力道帶動,第二季來自28納米制程貢獻度將明顯提升,預估營收季增率可達14%至1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 臺積電9日公布2012年2月營收報告,就合并財務報表方面,2月營收338.56億元,較今年1月減少了2.1%,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6%。另累計2012年1至2月營收約為新臺幣684.2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5%。
臺積電表示,今年2月營收約為新臺幣338.56億元,較今年1月345.69億元約減少2.1%,較去年同期增加3.6%。累計2012年1至2月營收約為新臺幣684.2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5%。
依臺積電法說預估,以1美元兌新臺幣30.25元為基礎,今年第1季營收將介于新臺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近期有報道,IBM、三星及GF將組成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聯盟,并合作開發通用技術平臺,此舉或是為了對抗臺積電在代工中的獨霸天下。我們看到,全球半導體業正經歷戲劇性的變化,由2010年增長32%到2011年僅增長0.4%。然而全球代工的表現相對亮麗,在2010年達266.35億美元(純代工),同比增長44%;到2011年達276.8億美元,增長4%,可見全球代工的增長優于半導體業的增長。
- 關鍵字:
IC 臺積電
- 屏東出現6.1級地震,臺南市最高震度達到五級,南科則達四級,半導體與面板產業震程都因為震度超出設計的防護震度、自動當機,奇美電廠區26日疏散員工。在南科設廠的臺積電、聯電、奇美電表示,目前正清查制程延誤及在制品損失,尚無法判斷受影響的程度。
南科地震震度已達到機臺設備所設定的自動保護裝置的震度,廠區內的半導體與面板廠商機臺都出現自動斷電,廠商在檢查相關設備、機臺的狀況后,陸續恢復生產,估計將影響一定程度的產量。
以面板廠商而言,廠務人員指出,昨天的震度不致造成災損,敏感機臺如曝光機、濺鍍機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Jefferies&Co.分析師米賽克(PeterMisek)指出,臺積電可能在2013年成為蘋果A7處理器芯片供應商,與三星并列蘋果微處理器主要代工廠。
臺積電14日以“不對接單狀況與現有或潛在客戶置評”回應相關說法。業界傳出,臺積電先前與蘋果A6訂單失之交臂之后,仍與合作伙伴共組研發團隊,在美國持續努力,主動與蘋果接觸,要靠新商業模式“Cowos”迎接A7訂單。
Cowas主要是把邏輯芯片加入DRAM封裝在基板上,強調3DIC整合
- 關鍵字:
臺積電 處理器芯片
- 臺積電宣布,將斥資20.34億元新臺幣,參與旗下臺積固態照明公司現金增資,進軍太陽能與LED照明事業,取得增資股2.034億股,并計劃將這部分持股開放員工認購,凝聚員工向心力。
臺積電積極參與臺積固態照明現增,透露對LED后市不看淡。
- 關鍵字:
臺積電 LED照明
- 由于數碼電源管理IC具備輕薄短小、且能將數據具體化等特色,全球重要電源管理IC供應商國際整流器公司(IR)看好數碼電源管理IC在高階服務器和筆電上的應用,持續推出新產品。市場預期,代工廠之一的臺積電將可受惠。
IR13日由企業功率事業部多相位產品執行總監DeepakSavadatti介紹新產品,他看好臺灣與IR合作密切ODM廠,尤其是已布局云端運算領域的廠商,將有助擺脫代工低毛利的情況,今年將是充滿機會的一年。
IR為國際整合元件(IDM)廠之一,在去年底傳出關閉部分工廠,市場即期待其釋出
- 關鍵字:
臺積電 IDM
- 臺積電(TSMC)日前響應了稍早前分析師指稱該公司 28nm CMOS制程存在著良率問題的說法。
臺積電歐洲公司總裁 Maria Marced 重申她與其他臺積電高層之前所強調的:減少28nm節點的缺陷密度一直在掌握中,以量產進度來看甚至快于40/45nm制程技術。
Marced承認,每一代制程節點在推出時都會有些問題,但臺積電的工程師總能迅速迎接挑戰。“所有事情都變得更加困難。我們已經在40nm學到很多了。我們的工程團隊也不斷針對各個設計定案(tape-out)進行努力,減少
- 關鍵字:
臺積電 28nm
- 臺積電28納米去年底量產后,良率問題謠言不斷,臺積電歐洲子公司總經理馬塞德(Maria Marced)近日重申,28納米制程良率改善的進度比40納米更好,28納米估可占今年營收一成。 法人計算,臺積電今年營收在4,000億元以上,28納米今年貢獻400億元,穩居同業第一。 馬塞德上周出席歐洲一科技論提,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臺積電28納米缺點密度減少的情況一直符合公司預期,比起40納米,28納米的改善情況甚至還更好。
馬塞德表示,臺積電28納米占去年第四季營收2%比重,約21億元營業額,28納米占
- 關鍵字:
臺積電 28納米
- 據經濟日報 半導體界年度歲修啟動,臺積電(2330)部分廠房去年底展開,聯電今年初陸續舉行,預計春節后結束。法人解讀,今年半導體景氣回歸正常季節性需求,業者集中在首季歲修,產能利用率可望于本季落底。
竹科業者每年多在農歷春節前后配合臺電檢修,視廠房大小,進行一至三天不等的歲修。臺積電說明,除了去年才剛量產的新廠如Fab12第五期不需要歲修外,其余廠房都會進行例行年度歲修,排定時間要看各廠房與臺電討論的結果,根據廠區回報資料顯示,有一些廠房2012年度歲修已從去年底展開。
聯電表示,歲修確實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晶圓
- 臺積電18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張忠謀再對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做出預測。他指出,在歐債風暴籠罩、總體經濟不樂觀的情勢下,今年半導體產值將僅較去年成長2%,不過臺積電成長幅度仍會優于整體半導體產業,除了28納米制程的挹注,主要是因為臺積電在行動通訊領域占據優勢。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蘋果和臺積電的關系,張忠謀笑言,蘋果很多客戶也都是臺積電的客戶,因此是臺積電的“big indirect customer”,對蘋果頗為敬重。對于對手三星,他表示三星目前在晶圓代工領域市占率雖小,但&l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