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4日消息,據科技網站Apple Insider報道,臺積電已于本季度開始提前試產蘋果28納米A6X處理器,此舉將對三星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地位造成不利影響。
臺灣《工商時報》報道稱,臺積電已經與蘋果達成協議,將為蘋果生產A6X芯片,并于今年第一季度開始試生產。據悉,A6X處理器目前主要應用于蘋果iPad 4平板電腦,未來還有可能用在iPad 5及iPad mini 2中。
此前有報道稱,蘋果今年下半年才會將新一代A7處理器交給臺積電代工,目前還不清楚臺積電生產的芯片將于何時出現在蘋
關鍵字:
臺積電 A6X芯片
臺積電(2330-TW)(TSM-US)今(25)日早盤領先大盤表態,股價一度收復5日線支撐。隨著圣誕連假的到來,行動終端市場的變化也隨多款品牌新機的出籠浮上臺面,BernsteinResearch更指出今年智慧型手機總體不受總體經濟疲軟影響、將達成連續7年成長,毛利率并將續增達35%。臺積電明年能否持續把握住新機會備受關注。
臺積電長期關注行動終端裝置市場變化。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特別已多次強調必須把握住新機會。
他10月27日時更指出,以前看每賣一臺智慧手機或平板,可貢獻臺積電營收7
關鍵字:
臺積電 手機 平板
臺灣工研院25日發表可于超低電壓條件下工作的低功耗視訊錄影系統晶片解決方案。據悉,該方案由臺積電(2330-TW)、晶心科技與中正大學、交通大學合作共同開發歷時3年而初露鋒芒。
晶心科技早先由行政院國家開發基金、聯發科(2454-TW)、智原(3035-TW)與聯電(2303-TW)等大股東共同投資下成立,且晶心科技早已與聯電目標全面持有的和艦科技結成聯盟伙伴。
而此次工研院所發表的超低功耗解決方案可適用于低電壓0.48V,而于0.6V電壓條件下功耗僅為傳統方案的25%。
工研院資訊
關鍵字:
臺積電 晶片 核心IC
1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臺積電周一公布,11月份合并報表后與未合并報表收入均實現增長。分析師們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廠商對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可能提振了臺積電的銷售額。
臺積電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11月份未合并報表收入增長24%,至新臺幣436.4億元(合1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新臺幣352.2億元。
11月份合并報表后收入為新臺幣442.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新臺幣358.6億元增長23%。
該公司未披露收入明細。
以收入計,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
關鍵字:
臺積電 智能手機 芯片
臺積電28nm良率大幅提升的利好還沒被市場徹底消化,FPGA業界雙雄已爭先恐后地發布20nm FPGA戰略,在性能、功耗、集成度等方面均大幅躍升,蠶食ASIC之勢將愈演愈烈。在45nm工藝節點,大量ASIC廠商率先量產;而到了28nm工藝時代,率先量產的7家公司中已有兩家是FPGA廠商;在20nm時代,FPGA或將拔得頭籌。
超越簡單工藝升級
FPGA向下一代工藝演進并不是“升級”那么簡單,需要諸多創新技術應對挑戰。
邁向更高工藝是市場驅動力所致。&ldquo
關鍵字:
臺積電 FPGA 20nm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受惠于行動裝置芯片大量導入28納米制程,不僅第4季28納米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以目前手中掌握的訂單來看,就算明年新產能大量開出,仍可望滿載到明年下半年,持續推升營收及獲利成長。
至于20納米亦可望在明年下半年順利進入試產,并成為2014年的最大成長動能。
臺積電日前公布10月合并營收,達499.38億元,較9月大增15.2%,并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雖然外資圈看好臺積電本季營收將超標,不過,臺積電仍維持先前法說會中的預期,預估第4季合并營收將落在1,290~1,3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28納米
時至年末,回顧今年的半導體業有點戲劇性變化,直至9月大部分市場調研公司尚認為2012年可能會有5%的增長。然而進入10月以來,風向偏離,開始有部分市場調研公司認為可能會轉入負增長,如Gartner于11月預測明年全球半導體業將下降3%,為2980億美元。盡管目前半導體業還處于下降態勢,何時探底尚很難言。以下從投資預測、技術進步及終端市場的需求等方面對增長動能進行分析。
芯片制造設備投資有變
Gartner最新預測表明,2012年WFE銷售額達314億美元,同比下降13.3%。
SEM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芯片
由于LED的銷量更不上成本的變化,這方面的市場得到了很大的約束,讓這方面的市場遭遇了很沉重的打擊,這是LED產業目前遭遇的最大瓶頸。也因此,針對改善LED成本問題的討論,一直沒有停過。對于LED成本的改善也在近期有專家提出改善LED成本與制程的產業新思維,LED被公認為21世紀“綠色照明”,具有“高節能”“壽命長”“多變幻”“利環保”“高新尖”等特點,LED通
關鍵字:
臺積電 LED 基板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受惠于行動裝置芯片大量導入28納米制程,不僅第4季28納米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以目前手中掌握的訂單來看,就算明年新產能大量開出,仍可望滿載到明年下半年,持續推升營收及獲利成長。
至于20納米亦可望在明年下半年順利進入試產,并成為2014年的最大成長動能。
臺積電日前公布10月合并營收,達499.38億元,較9月大增15.2%,并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雖然外資圈看好臺積電本季營收將超標,不過,臺積電仍維持先前法說會中的預期,預估第4季合并營收將落在1,2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28納米
臺積電等晶圓廠商目前正在積極擴容,以便把先進的制造工藝推向商業化生產。這種寬容推動2012年下半年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需求。同時,來自于內存廠商的半導體設備需求預計在2013年繼續保持低迷狀態。
在晶圓廠商對半導體設備需求刺激下,臺灣的半導體設備銷售2012年將同比增長8%,達到92.6億美元,在2013年可以維持在90億美元水平。
消息來源表示,2013年臺積電、聯電將把芯片工藝完全遷移到28nm和20nm工藝,將進一步帶動臺灣半導體設備需求。
消息人士指出,在新一代超極本和Windo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28nm
晶圓龍頭臺積電(2330)昨天董事會通過約936億元資本預算擴充先進制程產能,與12寸超大晶圓廠廠房興建案,是近期電子業難得的大手筆動作。
龍頭大廠在先進制程的擴產腳步,不受下半年景氣回檔而停歇。外資高盛證券預期,臺積電今年資本支出將達95億美元,超乎公司預估的83億美元。
在智能手機及平板計算機市場需求驅動下,臺積電以高資本支出策略,企圖甩掉三星、格羅方德等國際競爭大廠。今年初,臺積電資本支出從60億美元資本支出上調至80至85億美元;上季法說,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年底為止的資本支出將落在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28納米
LED的成本偏高,導致在市場上的售價難有大幅度的降低,這使得LED照明遲遲難以普及到一般住家之中,這是LED產業目前遭遇的最大瓶頸。也因此,針對改善LED成本問題的討論,一直沒有停過。
近期在一場LED某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改善LED成本與制程的產業新思維,其中,全面朝向非藍寶石基板方案(non-sapphire substrate solution)的新技術方向,引起了LED市場的震撼。
由于成本以及電性考量,許多大廠開始嘗試使用非藍寶石基板技術來打造LED,知名的廠商包括臺積電固態照明
關鍵字:
臺積電 LED 藍寶石基板
2013年臺灣IC制造業成長率上看5.7%。值此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景氣落底之際,臺灣IC制造業則可望因晶圓代工市場產值不斷攀升而逆勢成長;尤其是未來臺積電若順利接下蘋果(Apple)A7處理器訂單后,更將有機會大幅帶動整體IC制造產業成長率向上攻頂。
工研院產經中心資深產業分析師彭茂榮指出,臺積電將扮演振興臺灣IC制造業的關鍵角色。
工研院產經中心資深產業分析師彭茂榮表示,今年受到全球經濟情勢不佳影響,全球各機構均陸續下修2012年半導體產業成長預測;現階段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面臨庫存問題、
關鍵字:
臺積電 IC制造 20奈米
盡管全球經濟不佳,沖擊半導體業景氣也疲軟,但晶圓代工雙雄第四季營運將淡季不淡,臺積電(2330)、聯電(2303)預估營收皆將季減僅個位數。
臺積電受惠行動裝置需求熱及先進制程領先,第三季營運表現超過市場預期,以稅后盈余493億元、季增18%創單季獲利歷史新高,每股盈余1.9元,單季毛利率達48.8%,營業利益率37.2%,皆超過市場預期。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指出,主要經濟體除中國維持成長外,美國、歐盟及日本等景氣皆不好,全球經濟還在黑暗隧道中,目前看不到隧道終點的亮光,預估明年景氣也好不到哪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40nm
全球微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已于歐洲時間10月31日正式將今年7月宣布的「聯合投資專案」股權發行給臺積電(2330),臺積電將以每股39.91歐元(約新臺幣1,490元),取得ASML約2,100萬股、5%股權,共計8.38億歐元(約新臺幣317億元),成為ASML的股東之一。
臺積電在先進制程布局積極,明年資本支出仍與今年的83億美元相當,公司在20納米已經有15個產品設計定案,明年可望量產,16納米鰭式晶體管(FinFET)也將在明年底試產,預計2014年開始量產,這兩代先進制程的量
關鍵字:
臺積電 20納米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