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top25半導體廠商排名
莎士比亞曾說過,“頭戴王冠,寢食不安”。據iSuppli公司認為,這是對2008年半導體產業巨頭處境的真實寫照。在最大的10家半導體供應商中,有8家當年的銷售額下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322.htmiSuppli公司的2008年半導體供應商最終排名情況顯示,業內的多數領先公司不僅銷售額下降,而且其當年的表現遜于整體半導體產業。
“在業內稱雄并不總是好事,這點從2008年多數頂級半導體供應商的表現中可以看出,”iSuppli公司市場情報服務部門高級副總裁Dale Ford表示,“其中許多供應商2008年專注于表現黯淡的半導體領域,包括內存、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模擬集成電路(IC)和標準邏輯器件。這導致最大的10家及25家半導體供應商中,分別有80%和60%的銷售額低于2007年。”
在iSuppli公司全球半導體市場排名覆蓋的將近300家公司中,有43%的公司在2008年設法維持銷售額與2007年持平或者實現了正增長,這顯示最大10家供應商的表現明顯比較小的同業遜色。
在最大的25家供應商中,銷售額實現增長的是排名第5的意法半導體、排名第8的高通、排名第11的NEC電子、排名第14的博通、排名第15的松下、排名第18的夏普電子、排名第20的Rohm、排名第22的Marvell Technology Group、排名第23的聯發科和排名第24的富士通微電子。
附表所示為iSuppli公司根據2008年銷售額排定的全球最大的25家半導體供應商最終排名。
有機增長乏力
甚至在那些10大供應商中,其2008年也不如人意,只有六家的銷售額實現了有機增長。
“意法半導體、博通、Rohm和聯發科2008年實現的成長,主要是通過當年進行的大規模收購實現的,而不是依靠其原有產品線實現的,”Ford指出,“其它六家公司——高通、NEC、松下、夏普、Marvell和富士通,2008年通過有機成長取得的銷售額增長幅度只有15%-15.3%。但是,NEC、松下、夏普和富士通微電子這四家日本廠商,影響其成長情況的主要因素不是銷售額增長,而是日圓與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得非常有利。”
表現遜于整體市場
除了銷售額大幅下降以外,最大的10家半導體供應商中,有6家2008年表現遜于整體半導體產業:排名第2的三星電子,排名第3的東芝,排名第四的德州儀器,排名第6的瑞薩科技,排名第7的索尼和排名第9的海力士半導體。
所有這些廠商銷售額下滑幅度都大于5.2%的半導體市場整體水平。
海力士在最大的10家及25家供應商中銷售額降幅最大,減少了33.45。
Ford表示:“2008年內存銷售銳減,導致海力士銷售額下挫,其排名也從2007年時的第6掉到了第9。”
恩智浦半導體銷售額降幅為第二大,下降29.4%,因為是因為它剝離了無線芯片業務。
其它銷售額下降幅度居前的依次是三星電子、索尼和瑞薩。
第四季度慘不忍睹
iSuppli公司對于2008年半導體銷售額的最終估計是下降5.2%,而其在11月預測的下降2%相差甚遠。許多半導體供應商的業績同樣遜于預期。
“根據各家半導體供應商公布季度財報時提供的業績目標,iSuppli公司去年11月的時候預測第四季度半導體銷售額比第三季度減少8.8%,”Ford表示,“但是,最終結果顯示第四季度半導體市場廣泛下滑了21.5%,幅度非常大。第四季度內存IC銷售額繼續保持負增長局面,而第四季度整體市場下滑波及到每個半導體領域,無一幸免。”
第四季度下滑最嚴重的半導體領域是DSP、NOR閃存和專用模擬IC。第四季度這些領域的銷售額下降幅度達25-28%。這些領域中的產品,以及DRAM、NAND閃存、顯示驅動器和標準邏輯IC,是2008全年銷售額下降百分比幅度最大的。
亮點
雖然滿目瘡痍,但2008年設計提高了銷售額的廠商中,有四家的當年市場份額排名顯著改善。
高通躋身前10,從2007年時的第13位上升至第8位。博通的排名從第19升至第14,Rohm和聯發科分別升至第20和第23。
2008年全年情況顯示,光學元件、標準線性IC、可編程邏輯器件、微處理器和傳感器/激勵器是屈指可數的取得增長的幾個主要半導體市場領域,銷售額增長幅度為1-6%。有線通訊和工業電子是2008年銷售額實現增長的唯一兩個終端市場領域,全年銷售額增長2-3%。
絕對無廠化
2008年,無廠半導體供應商的業績再度優于整體半導體市場,引領最大的25家半導體供應商增長。2008年整體無廠半導體供應商的銷售額增長1.4%。
高通、博通、Marvell Technology和聯發科的2008年銷售額增長幅度為10.2%-23.9%。在最大的25家半導體供應商中的五家無廠公司中,只有nVidia的2008年銷售額下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