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深化臺積電和臺產業鏈合作
COMPUTEX 2025進入白熱化,英偉達、聯發科、AMD等大廠都強調與臺積電密切合作的伙伴關系,并仰賴臺灣眾多供應鏈協作。 AMD 21日請到臺積電企業信息技術資深處長吳俊宏,分享選擇AMD處理器的原因及實際使用體驗; 高通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強調,臺積電是重要合作伙伴,持續深化合作,且會積極強化與中國臺灣PC供應鏈的連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5/470723.htm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強調,中國臺灣在全球AI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中國臺灣將會持續成長; 這個全新的產業就是AI工廠,全世界都將擁有AI基礎設施“。 他認為,中國臺灣會持續成長,隨處可見的工廠,將會是AI落地普及發展的地方。
吳俊宏于AMD產品發表會上指出,作為一家全球化運營的企業,臺積電員工經常需要在不同地點和時區之間協作工作,因此對移動計算解決方案的可靠性和效率有著極高要求。 「對我們而言,效能與電池續航力是兩個關鍵因素」AMD的Ryzen處理器大大提升生產力,使員工在會議室、工廠車間,保持連接并順暢工作。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Jens Hinrichsen提到,目前與臺積電在5納米技術平臺上緊密合作,未來不排除往更先進制程前進; 而恩智浦也致力于增強供應鏈韌性,因此會因應客戶各自的地緣政治需求提供彈性。
高通指出,與中國臺灣的硬體、獨立軟體開發商、BIOS供應商以及ODM廠都有密切合作,從跨入AI PC伊始就選定中國臺灣為重要合作中心; Amon更提及臺積電為重要合作伙伴。
展望PC市場,高通運算與游戲部門總經理Kedar認為,2025至2026年為關鍵時點,主要有三大推動因素,首先,疫情期間購買PC的消費者將迎來換機潮; 其次,微軟Windows 10將于今年10月結束服務,這通常會帶動一波更新周期。
據供應鏈消息透露,2026年高通將推出的旗艦級手機芯片也將采用臺積電2納米,外界預期,聯發科隨著9月2納米芯片設計定案(Tape-out),天璣旗艦級芯片也將跟進最先進制程腳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