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洲:高通選擇LTE有機遇大于風險
雷震洲:選擇對中電信運營CDMA更具正面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9857.htm據報道,美國知名手機芯片制造商高通表示,為應對因全球經濟低迷而導致手機需求量下滑的不利局面,將停止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超級移動寬帶 ”項目的開發,同時不會采取大規模裁員措施。美國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雅各布在年度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在停止UMB開發后,公司將專注于LTE長期演進技術 的開發,原因是該技術已得到美國Verizon等運營商的支持。
高通此舉在業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媒體認為高通的轉變有利于運營商明確4G演進路徑,但也有媒體認為這一轉變無異于“高通親手扼殺 CDMA”。高通突然宣布轉攻LTE對目前剛接手運營C網的中國電信是利大還是弊大?對運營商的市場布局和發展策略是否有影響?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先生表示,高通在技術演進路徑上的轉變不會對中國電信運營CDMA有太多影響,反而有助于中國電信明確下一步的技術演進路徑。
突然中的必然
對于高通突然宣布要放棄UMB轉向LTE,對此雷震洲先生表示對于高通的這一舉動他不感覺意外,雖然UMB是CDMA在后3G時代的演進技術,在20MHz帶寬中,可實現下行方向最大288Mbps、上行方向最大75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但卻是屬于少數派,適時放棄無疑是明智的。
據雷震洲先生介紹,作為一家以技術著稱的公司,高通最拿手的是CDMA,其憑借技術優勢在北美市場有較大發展空間,但是由于CDMA技術晚“出世”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在與GSM的市場競爭中明顯落后。CDMA雖然在技術上優于基于TDMA技術的GSM,但是用戶并不能明顯感覺出這二者的差別,而 GSM恰恰在移動通信大發展時期搶先進入市場,最終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占據絕對優勢的中國移動采用了GSM技術,而中國聯通雖然也采用了CDMA作為發展的一種技術,但卻將更多精力放在GMS領域。從產業鏈角度看,支持UMB的設備商、芯片商、運營商數量明顯處于弱勢,在目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高通放棄CDMA向UMB演進應是意料之中的事。
此外,據了解目前全球的CDMA運營商(包括CDMA2000、CDMA2000 1X EV-DO等),基本都不看好向UMB演進,尤其是全球領先的CDMA運營商Verizon,明確支持向LTE演進,全球第二大CDMA運營商中國電信,也在積極探索多條演進線路,并逐步顯示要向LTE演進的意圖,因此高通此舉應是突然中的必然選擇。
促技術融合
作為全球第二大CDMA運營商,也是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CDMA運營商,中國電信的CDMA運營思路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雷震洲先生堅定地表示高通突然宣布放棄UMB不會令中國電信在運營CDMA上受到影響,相反高通的這一決定反而有利于中國電信明確CDMA的演進路徑,避免走彎路,并有效減少投資成本和時間。從這一點來看,對中國電信堅定發展LTE是有積極意義的。
雷震洲先生介紹,3G三種制式的基本技術都具有CDMA的“血統”,本質上并無多大區別。從理論上講,它們在技術上是可以融合的,但是由于地區利益、企業利益的作祟,結果變成家族式的所謂統一標準,我們在走向后3G/4G的路上,應該盡量推動技術融合。現在LTE已經成為全球首選技術。
因此,高通對UMB的放棄、中國電信進一步堅定LTE為CDMA發展路徑,對未來技術融合是件好事。
大于風險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稱,高通放棄UMB轉投LTE或將有利于C網運營商。這份報告指出:所有4G標準都基于OFMA技術,因此目前3G標準都很難像從CDMA演進到CDMA2000那樣低成本平滑過渡到4G標準。CDMA2000在向4G標準演進過程中并不會處于明顯的不利地位。4G標準真正商用化需要至少5年時間,這為CDMA完成向CDMA2000的升級、并取得收益提供了足夠的時間。
持相反觀點的人則認為“高通親手扼殺CDMA”:“在宣布停止UMB的研發后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推進產業鏈最成熟的LTE,可以壯士斷腕放棄自己引導的CDMA技術標準,去贏得未來的快速發展,“吃獨食”的寡頭思想葬送了優秀的CDMA技術。”顯然這一看法過于悲觀,畢竟在未來的4G技術競爭中,LTE和UMB的“父親”均是高通,而放棄UMB是因為部分專家指出UMB技術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這使得投資人對于該項目的開發進度和未來前景很不滿意。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局勢下,高通才決定全力保LTE發展。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