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僅是開始 高通推進健康產業鏈體系
臨近年底,4G牌照發放,讓高通(76.42,0.80,1.06%)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王翔的工作節奏變得更緊張,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希望在這場新盛宴中得到高通的支持?!?a class="contentlabel" href="http://www.104case.com/news/listbylabel/label/4G">4G是一個不同的空間,這種傳輸速度的提升勢必激發整個產業鏈更多想象力”,還沒坐穩,他就迫不及待地接過《英才》記者關于4G的話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1597.htm憑借移動通信領域的技術授權和開放源代碼,高通對3G時代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在全球范圍內的崛起至關重要。手機芯片并非高通移動通信領域的全部,通信基站、平板電腦、路由器乃至智能電視、家庭網關、聯網汽車……3G時代,我們身邊的終端設備幾乎都逃不開高通的影子。
同時,高通也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2013財年高通的營收達到248.7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了30%。其中,王翔率領的中國區占到近一半份額,3G產業鏈貢獻頗多。
隨著移動通信產業逐步進入成熟期,中國運營商也正式開始LTE(4G)戰略部署,整個市場的巨大價值即將完全爆發,締造了版權技術類公司“神話”的高通也面臨著如何保持在4G時代的領先地位的課題。
技術怪獸
對很多移動通信領域的公司來說,高通一直有著“天使與魔鬼”的稱謂。它創造了一顆顆“魔幻”的移動芯片,構建了完整的專利體系并開放出來,讓無數曾對行業高門檻望洋興嘆的企業輕松入場,享受移動通信爆發的紅利;同時,由于專利授權和芯片方案支出不可避免,幾乎所有手機廠商又都在為高通賺錢。
在高通位于圣地亞哥的總部,有一面著名的“專利墻”,上面展示了該公司的1395份專利文件,而這只是高通數以萬億專利總數的一小部分。
“從老雅各布時代開始,高通就是一個不得不拼命抗爭以被業界接納的公司?!?005年出版的《高通方程式》作者戴夫·莫克曾感慨道。
CDMA技術體系提出之時曾險些夭折,它被一些專家教授認為“不符合物理學規律”。高通一方面依靠研究,一方面在無數場合奔走游說,使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相信CDMA的巨大價值。
直到2000年后,在韓國市場的初步成功使得CDMA成為一個廣受認可的技術體系,高通也藉此挺入芯片領域,在2G和3G時代引領了整個移動通信市場的繁榮。
“通過制造一塊魔力芯片讓移動設備在全球任何無線運營商服務下都能工作,這才是高通在做的事情”。而這背后,標準化組織、影響全球無線電頻譜的政治因素、知識產權問題、棘手的射頻干擾、供應鏈問題——搞定這一切讓高通大獲成功。
回顧這段歷史,“科學家的精神、企業家的眼光和執行力,再加上一些市場的時機,這些缺一不可”,王翔感慨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術授權和基帶芯片是營收的主要來源,這種高通模式一度引起業界和政府的質疑。
“這確實是獨特商業模式帶來的誤解”,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中,王翔沒有回避這個話題,“通過技術授權和產品方案,我們讓更多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并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成功,推動整個移動通信產業向前發展,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技術授權的本質不是保護,而是開放?!?/p>
4G只是開始
從2007年一季度開始,高通始終保持著全球最大的無線半導體供應商的位置。2013財年,高通MSM芯片出貨量為7.16億片,同比增長21%。如果沒有高通,如今的全球無線產業鏈可能無法如此繁榮。
而今天,高通期待并相信自己能在LTE領域取得新成就。在全球已經建成的超過200個LTE網絡中,高通LTE基帶芯片技術體系已經成為核心支撐之一。
在中國市場,這個契機可能更加明確。除了諸多手機廠商的需求之外,經歷了3G低潮的中國移動迫切需要用4G來再次振興,而無論是基站還是終端設備,高通必將成為中國移動的天然盟友。
王翔向《英才》記者介紹稱:從中國一開始推動LTE,高通就深入度與工信部、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開展合作,參與了各個外場測試,2010年世博會期間還攜手中國移動進演示了LTE組網技術。
“這是我用的努比亞手機”,王翔遞過自己的手機給《英才》記者,“著名的全網通手機,支持7模14頻,幾乎適配全球所有通信網絡制式”。努比亞這是一款中興通訊旗下的獨立手機品牌,新款Z5S使用了高通芯片。
事實上,針對LTE的多模多頻、混合組網等需求,高通的技術體系可以做到平滑演進,滿足絕大多數手機廠商直接升級4G產品的需求。據了解,國內外很多手機廠商基于驍龍400平臺已經推出或正在設計具有價格優勢的4G手機。
此外,高通還成立了自己的風投部門,投資了包括小米在內的很多公司。這個機構不以投資回報為核心,而是希望構建更健康的產業鏈體系?!拔覀兿M苿油ㄐ偶夹g能推動產業革新,比如衍生到醫療、教育等產業,激發更大的市場變革和需求,這是一個更大的事業?!蓖跸枧d奮的表示:“4G只是一個新的開始?!?/p>
產業鏈的“芯”動力
作為一家以技術創新為立命之本的公司,高通將每年營收的20%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自1985年起累計投入超過273億美元。除了繼續鞏固移動通信技術體系,在感知計算、車聯網、小基站等領域都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都是“更大的事業”的保障基石。
在芯片領域,從S系列再到驍龍600、驍龍800,高通的芯片幾乎占據了所有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告訴《英才》記者:“高通的驍龍系列芯片已經成為一種品牌背書,這對中小廠商尤其重要。”一個“采用高通XX芯片或系統方案”的手機,將毫無疑問成為業績的加分項。
縱觀全球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Q3全球蜂窩基帶處理器市場規模達49億美元。高通以66%的收益份額保持市場主導地位,聯發科和英特爾(24.55,0.08,0.33%)分別以12%和7%的份額緊隨其后。
盡管超高門檻和高投入讓很多公司退出了這個領域,但傳統芯片巨頭英特爾也在加快速度追趕。2012年6月,英特爾耗資3.75億美元從InterDigital公司購得1700項無線專利,補齊自身在通信領域的專利缺失。
應對激烈競爭,高通整體思路是“用技術進步的做法來降低技術成本,提高可用度”。王翔介紹稱,高通最早推出28納米技術的芯片組,此后還會演進到20納米,不斷提高集成度和性能;新的LTE領域,高通已經推出第四代LTE芯片組,遠遠處于領先地位。
在市場更廣闊的的中低端領域,高通在一年前降下身段,大力推進參考設計(QRD)體系,即整合手機的射頻、基帶芯片、嵌入式系統和軟件到一塊SoC芯片,同時提供各種適配方案的設計。這個類似聯發科早期“交鑰匙”的設計,可以減少廠商的重復技術投入,縮短新品研發和上市時間。
雖然這是聯發科的“主戰場”,不過高通相信隨著LTE網絡啟動,用戶需求不斷提升,簡單的比拼價格不如把核心表現做好。“這背后有很多細的工作,這是一場長跑”,王翔稱。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