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中美半導體“補貼戰”開打?

        中美半導體“補貼戰”開打?

        作者: 時間:2020-08-05 來源:芯片大師 收藏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產業成為地緣政治下兵家必爭之地,雙方政府已將重心轉向大力扶持本土制造環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8/416759.htm
        2eba1343c150484d909118113e71a78a.jpg

        來源:國務院網站

        8月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針對行業的一攬子補貼政策,涉及財稅減免、投融資、研究開發等八個方面,將半導體制造、封測、材料、設備、設計等全產業鏈囊括其中。

        其中,對于28納米及以下、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實行10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的“精準輸血”,制造環節無疑成為這次補貼政策的重中之重,可謂近年來繼大基金之后力度最大的扶持政策。

        自2019年以來,美國政府要求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相繼提出CHIPS法案及AFA法案,補助在美國當地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并相繼游說臺積電、格芯等多家大廠。但與此同時,美國又一邊指責中國官方的補貼和投資政策,認為這將導致不公平的競爭。

        a7ed66ad912e461abd9be4cc379d472e.jpg

        圖:規模250億美元的AFA法案

        美國國會提出的CHIPS及AFA法案計劃通過超過370億美元的資金補助,來協助晶圓代工廠或封測廠在美國建立先進制程生產線,資助本土半導體技術研發。該政策也成為臺積電赴美設廠的經濟原因,同時,除美國本土廠商和臺積電外,臺系大廠日月光、環球晶也是潛在受惠對象。

        雙方政策目的高度一致——發展并將先進制程半導體產業鏈留在當地,防范芯片安全和供應鏈風險。但芯片大師此前分析過,半導體是全球化最徹底的行業之一,各國自建供應鏈將額外付出較大的成本

        美國政策不足之處在于,在美國當地建廠成本高昂,而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補貼法案不可能是永久的補助,甚至嚴重受年底大選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即便臺積電宣布到美國設5nm晶圓廠,但重申只是意向,是否落地仍要評估美國政府給予的補助情況和政策持續性。


        而此番政策對于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且政策更加穩定、持續性更強。客觀上,短期內半導體制造企業無法脫離美國供應鏈是公認的事實,也意味著隨時面臨來自美國的限制,該政策有利于幫助一部分潛在受影響企業過渡,引導切換到本土供應鏈體系。

        同時,《若干政策》還有一條不同尋常的新規,凡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集成電路企業和軟件企業,不分所有制性質,均可按規定享受相關政策。盡管實際上能否吸引到技術領先的國際半導體企業亦未可知,但說明政策制定者認為,半導體領域的開放合作對于本土產業鏈的發展非常重要。

        值得大家關注的是,此前日韓政府已有類似動向,未來莫非各國將效仿歷史上的汽車、鋼鐵,競相掀起半導體“補貼戰”?



        關鍵詞: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泾阳县| 万荣县| 攀枝花市| 萨迦县| 禄丰县| 涟水县| 白玉县| 大余县| 江门市| 双江| 诏安县| 高要市| 莱西市| 东平县| 永城市| 昭通市| 剑阁县| 贵阳市| 洛阳市| 安福县| 邯郸市| 镇安县| 廉江市| 合肥市| 新和县| 芒康县| 唐山市| 建始县| 双城市| 奉节县| 隆化县| 大英县| 刚察县| 当阳市| 恩施市| 昭平县| 得荣县| 罗田县| 开封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