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高通,路在何方?
但和CDMA時代不同的是,那時候高通可以默默耕耘一鳴驚人,在當前的商業社會和科技發展節奏下,想再次“霸山稱老虎”顯然不可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7845.htm
高通在3G(左)及 5G(只計算美國)時代的專利。
在新業務上,高通的謀略很多,但可以預見的是,它們短期的營收以及利潤,不會迎來大的變化。處于兩難境地的高通,想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在全球PC市場不景氣的當下,高通去年推出了面向PC市場的驍龍8cx計算平臺。
廣撒網的高通,當務之急是做好技術布局的同時穩住業績表現。然而,如果依然解決不好和蘋果的專利糾紛,終歸還是杯水車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高通走了三十多年的商業模式,有其合理之處,但正經歷著眾叛親離的高通的危機倒是越來越重。在最新一季財報電話中,高通向投資者允諾:2019年的5G商用化,授費權增長將會帶動業績。
有業內人士對此評價:當手機進入5G年代,即使2G/3G的專利還未過期,但在大眾心目中早已“過時”。美國最大的CDMA電信公司Verizon將于2019年完全關閉CDMA網絡; 早在2016年投放CDMA的中國電信,在2018年底終止2G和3G手機入庫。5G手機對2G/3G專利技術的需求愈來愈少,高通在專利上的議價能力也愈來愈低。
毋庸置疑,除了專利外,高通的芯片做的很成功,而且是讓人心服口服的成功,手機廠商也愿意自掏腰包付出相應的金錢,就像魅族當年和高通鬧得這么僵,最終還是為了驍龍處理器妥協。
三十多年來,高通能走到今天,也絕對不是靠著運氣以及流氓式的專利收費行為,一方面,它們一直堅持將收入的20%投入到技術創新,不斷地拿下通信以及半導體相關的技術專利。另一方面,高通也需要認識到,技術發展到現在,制約不是一個中性詞,它的背后是無奈、掙扎乃至反抗。

潛心研發澎湃芯片的小米、早已自成一派的華為、絕地反擊的蘋果以及未雨綢繆的谷歌,它們都知道產業會朝什么方向發展。一時的掣肘,或許可以忍一忍風平浪靜。但是十年如一日的壓迫,被動者一旦反抗,從溫和到激進,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沒有一個商業模式能夠永遠通吃下去,代工廠也好、手機廠也好、專利授權也好,這是幾十年來技術發展的進化論,物競天擇,不進則退。
高通這只驕傲的孔雀也得低下頭來,站在高處,哪可能做到“不勝寒”呢。蘋果有走下神壇的日子,諾基亞也有覆滅日,何況歷史長河中的高通。
和十年前相比,如今全球的手機產業已然風起云涌,幼苗們都已經長成獨擋一面的參天大樹,英特爾的摩爾定律也有瓶頸期,對高通來說,躺著收快錢的日子越來越少了。通信產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高通處在旋渦之中,又能否把握住機會重返昔日輝煌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