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半導體真空泵機會,Edwards青島工廠二期正式運營
2018年10月23日,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集團的真空技術業務品牌,全球真空與尾氣技術的領導廠商Edwards在青島舉行盛大開幕式,標志著Edwards位于中國山東省青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制造工廠二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3603.htm
照片 出席青島工廠二期工程開幕儀式。嘉賓包括: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真空技術業務部總裁Geert Follens、半導體事業部總裁Paul Rawlings、Edwards(上海)總經理許堅、 Edwards青島工廠總經理Bram Claes及Edwards高級管理層的其他成員。特邀嘉賓包括英國駐北京大使館中國區首席運營官Sarah Goodwin以及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貴賓。
二期主要面向半導體制造
青島工廠是Edwards旋片和液環真空泵的全球制造基地,這些設備適用于需要真空技術的所有領域。青島工廠的規劃建設從2014年開始,2015年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
真空技術在中國乃至全球的重要工業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國希望升級的半導體、化工和制藥等行業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中國已是Edwards最大的客戶,因此Edwards十分重視中國市場開發。而此次二期工程主要面向半導體產業,服務中國蓬勃發展的半導體制造業。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半導體技術的國內制造,減少大量芯片需要進口的現狀。根據全球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數據,中國對半導體生產設備的投資將在2018年達到100億美元,這顯示了在中國增大半導體產能的緊迫性。而真空技術在半導體制造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照片2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真空技術業務部總裁Geert Follens
Edwards已在青島投資超過1億美元
Edwards最初在青島工廠投資了大約4000萬美元,包括購買土地,建設一個9000平方米的工廠,以及4000平方米的辦公設施和應用開發實驗室。
Edwards之后追加投資6500萬美元用于二期工程擴建,將工廠面積增大至15000平方米。今年早些時候,Edwards又購買了16000平方米的土地(24畝),并于8月開始三期工程建設。Edwards還可能購買另外16500平方米土地,以便用于未來的建設項目。
熱門問答

照片:受訪人從左至右:Edwards(上海)總經理許堅、Edwards工業真空部總裁Koen Lauwers、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真空技術業務部總裁Geert Follens、半導體事業部總裁Paul Rawlings、Edwards青島工廠總經理Bram Claes
?Edwards與母公司的業務關系
Edwards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跨國公司,總部位于英國,于2014年加入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成為該集團真空事業部的一份子。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真空技術業務部總裁Geert Follens稱,在阿特拉斯·科普柯在收購Edwards之后,保持了Edwards的品牌和相對獨立運行。阿特拉斯·科普柯和Edwards在某些方面的客戶是一樣的,因此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資源,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大家不歡迎貿易戰,但也無法改變。貿易戰肯定會對產業鏈產生巨大影響,而新的產業鏈形成也不會是短期內所能夠完成的,需要產業鏈的各方重新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同時也面臨一些非常大的不確定性,而且產業鏈的效率也需要慢慢改進。Edwards所能做的就是要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運營效率,盡量少增加客戶的負擔。

?為何Edwards的真空產品適合半導體領域?
Edwards半導體事業部總裁Paul Rawlings指出,現代半導體芯片制造技術對于工藝有嚴格的要求,Edwards的真空泵技術能夠完全滿足這些要求。
Edwards(上海)總經理許堅解釋道,國內各大半導體制造商或者工藝設備制造商都在采用Edwards的真空泵技術,這對于提高半導體芯片的制造良率,提高運營效率和運營收入都非常有利。半導體芯片市場的擴大也帶動了設備市場的發展。
以北方華創為例,多年前對于Edwards真空泵的需求每年只有幾臺,但現在隨著其業務的快速發展,對于Edwards真空泵的需求每年高達上千臺。
Edwards真空技術需要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在多種工作條件下都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Edwards不僅做到了真空泵設備的高可靠性,而且也在技術支持和客戶服務方面能夠快速響應,及時應對,我們真正做到了產品、應用和客戶支持方面的高可靠性。
?Edwards青島工廠的供應鏈和零部件的采購
Edwards青島工廠總經理Bram Claes稱,原則是不論真空泵在哪里生產制造,都需要提供同樣的產品性能,同樣的產品質量,客戶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服務。Edwards已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其中包括大量的中國本地供應商,當然,也有一些零部件需要進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