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解析丨博通發出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提議的幕后

        解析丨博通發出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提議的幕后

        作者: 時間:2017-11-08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收藏
        編者按:相比高通,博通的名氣稍遜一籌,那么憑何博通敢發出如此提議呢?

          近日,半導體行業再次迎來一記重彈,(Broadcom)發出以每股收益70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Qualcomm)的提議。同時,表示此提議對于以110美元每股收購恩智浦半導體過程毫無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1/371124.htm

          這段誘惑性非約束提議一經發出,內部也是議論不斷,其董事會與財務更是當即對該提議啟動利潤評估。在此期間,高通未向外部發出任何關于此提議的聲明。

          有趣的是,59億美元收購博科的交易還未完成,高通47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的交易也未收尾。值此之際,博通卻發出收購高通的提議,是否有些無的放矢?

          對于這件事,其實并不矛盾。近兩年高通似乎流年不利,其專利授權業務屢屢不順,在中國臺灣、美國以及韓國皆遭到天價重罰,如今更與蘋果陷入專利糾紛,其股價也是持續走低,從曾經1300億美元一路下跌至700多億美元,這使得高通前景似乎不太樂觀。

        解析|博通發出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提議的幕后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高通即使短期營收不景氣,但并不代表它的實力不濟。作為全球無線電通信頂級技術研發公司,高通憑借CDMA無線技術聞名全球,短短數十載,便擁有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移動廠商客戶,其實力可見一斑。相比高通,博通的名氣稍遜一籌,那么憑何博通敢發出如此提議呢?

          博通的“前世今生”

          博通擁有如今的成績,與一位傳奇人物有很大的關系,他便是安華高CEO——Hock Tan。說起他不得不提一下安華高的前身——惠普旗下一半導體公司,原名為安捷倫。在2005年正式更名為安華高,此后Hock Tan憑借其毒辣的眼光與高超的運營技術,在短短數年來,完成了多筆巨額交易,通過以小吞大的激進投資策略,帶領著安華高迅速邁入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之列。

          2012年,Hock Tan主導安華高斥資4億美元收購光通訊芯片與元件制造商CyOptics公司,借此增強其光纖產品組合。

          2013年,Hock Tan主導安華高斥資66億美元收購LSI存儲芯片公司。收購完成后一年左右,安華高便獲得了70%的營收增長率,并借此彌補了其數據中心存儲業務的不足。

          2015年,Hock Tan借助于收購LSI的短期獲益,再次斥資380億美元收購博通公司。收購完成后,安華高與博通合為一體,更名為博通有限。至此,博通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

          當然,在這些收購事件中,Hock Tan并非“有勇無謀”,他對于收購后公司的整頓也極為重視。首先,他會對于公司各部門業務進行評估,如果部門業務的利潤低于公司平均利潤,他會考慮單獨將此項業務出售出去。其次,他對于每個部門利潤指標也有嚴格的要求,如果部門利潤指標連續三次未達指標,他也會將其出售出去。其中在收購LSI后,他將其內部閃存存儲業務和網絡處理器業務分別出售給了希捷和英特爾,這便是他“善賣”的一種體現。

          對于Hock Tan這種管理模式,不少內部人員也是“怨聲載道”,稱他過于注重利潤而忽視了研發投入,但不可質疑的是,他的這種管理模式為公司帶來了長期的盈利。

          作為全球著名無線通信制造商,博通在手機芯片、WiFi以及藍牙等技術領域多有涉獵。據數據統計,2016年,博通營收高達153.3億美元,市值突破1100億美元,相比高通,也是不逞多讓。

          據業者預估,如果此次收購能夠順利完成,那么博通將有望超越英特爾邁入全球半導體前三之列,而且其業務將徹底涵蓋整個通信領域,并且其在芯片制造領域的地位將無可比擬。

          流年不順的高通

          相比“財大氣粗”的博通,高通可謂流年不順,糾紛不斷,其業務也是直線下滑。值此之際,博通提出收購提議,似乎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

          在2017財年中,高通第一季度營收60億美元,同比增長4%;第二季度營收50億美元,同比下滑10%;第三季度營收54億美元,同比下滑11%;第四季度營收59億美元,同比下滑5%。從2017整個財年來看,營收同比減少5%。

          據業者分析,高通2017財年營收下滑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

          其一,智能手機市場飽和狀態已現,增長潛力大幅度減緩。華為以及小米等終端廠商開始自主研發手機芯片,其對于高通的依賴越來越小。

          其二,先后遭遇的中國臺灣以及韓國的天價罰單,與蘋果數月的專利糾紛,且近年來不斷遭遇各地區以及各國的反壟斷調查。種種“瑣事”已讓高通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結語:

          對于此次收購提議,有業者表示,如果高通利潤評估滿意,即使與博通達成初步收購協議,那么博通也將面臨美國反壟斷調查。而且根據以往收購先例來看,此類收購案將會持續一至兩年之久。



        關鍵詞: 博通 高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西畴县| 海林市| 庆城县| 额济纳旗| 萍乡市| 蓬溪县| 武宁县| 图木舒克市| 义马市| 新津县| 叙永县| 沙洋县| 米易县| 东乡县| 泉州市| 宁海县| 襄樊市| 乐平市| 西青区| 荣昌县| 含山县| 庆阳市| 大余县| 乳源| 巨野县| 兴化市| 安宁市| 海伦市| 仪陇县| 广饶县| 安义县| 平塘县| 策勒县| 连城县| 上饶县| 威海市| 安溪县| 寿宁县| 资溪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