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臺積電的極限制造

        臺積電的極限制造

        作者: 時間:2010-08-26 來源:環球企業家 收藏

          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大陸至今沒有一位像張忠謀這樣能統帥整個行業,并改變全球游戲規則的領導者。那么,張忠謀本人會親自扮演這一角色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078.htm

          與中芯國際訴訟和解后,賠償條款之一便是獲得對方8%股權。這讓兩岸紛紛猜測兩家公司是否會因此合作,甚至是否會“入侵”中芯國際。

          “沒有非要拿股權做和解條件之一,是他們寧愿付出這個股權,我們是被動接受。”張忠謀解答《環球企業家》這一疑問時,明顯表露出雙方沒有談及更多的進一步合作細節。他公開表示臺積電對中芯國際不參與經營、不進入董事會、不排除出售股份。

          就行業而言,臺灣政府過去“戒急用忍”的政策使島內科技企業投資大陸限制重重,晶圓巨頭終無法展露身手。臺積電在上海松江的工廠就因為產能太少,經濟規模有限,始終不賺錢;聯華電子在蘇州的友廠和艦科技也只是一座8寸廠,勢單力薄。“我認為臺灣政府應該要更為松綁。”張忠謀最近呼吁說。臺積電的投資腳步是希望有自由、有彈性,能夠“要投資、就投資”。

          雖然大陸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爭相提出土地和稅賦優惠吸引臺灣企業進駐,但這種做法能成就以鴻海為首的代工組裝模式,并不適用于半導體行業。因為大陸政府所提供的優惠僅占成本中的一小部分,無法與價值數千萬美元的制程設備和先進的技術研發環境相提并論。

          因此,張忠謀揮軍大陸的腳步在當下并不十分積極。相比在臺灣斥資上百億美元打造3座超大型12寸廠,雖然臺積電也表示要繼續擴充松江廠,但兩邊產能之懸殊不可同日而語。張強調,雖然英特爾已在中國大陸設廠,但這距離成為整個半導體制造的“重心”還相當遙遠。麥格瑞格也清楚地指出,中國大陸發展晶圓制造還在非常初期。

          在張忠謀看來,大陸完全可以利用臺灣等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晶圓制造資源:“‘自制’很重要嗎?大陸難道希望、鼓勵美國生產自己的襯衫、鞋子?”他以堅持自建晶圓廠的日本為例,指出其在25年前占全球半導體市場近50%,美國只有30%,但現在兩個國家的占比完全顛倒。

          張的言下之意是,從商業角度而言,晶圓制造已是無國界產業,中國大陸無需建立晶圓廠,大可交給臺灣代工,自己專注發展芯片設計業。

          過去10年,大陸芯片設計業發展雖快,但資源和人才卻相當分散。目前的400多家芯片設計公司中雖有二三十家初具規模,但即便是展訊、海思、中星微和珠海炬力等一線選手,與美國和臺灣同業相比仍相去甚遠。

          一個關鍵數字是,大陸所有芯片設計企業產值加起來尚不及臺灣聯發科一家的營業額。當芯片制程進入45納米后,開發一款新產品的成本在5000萬美元以上。芯片設計企業通常希望投入與回報在1∶5,因此對營收預期的底線是2.5億美元。這對進入這一領域不久的中國大陸企業無疑是巨大挑戰。

          張忠謀表示,大陸芯片設計公司未到“臨界規模”。5到10年前的臨界點可能是10億美元的營收,現在也許已是20億美元。但他也帶有期待地說,中國芯片設計企業“終于”是能夠達到臨界規模的。

          曹興誠同樣很樂觀。他對《環球企業家》透露,最近看到一家由海歸創立的新公司,研發出的帶寬芯片產品下載速率是現行ADSL的100倍。這意味著原來需要50分鐘下載的藍光電影可以30秒就完成。

          即便在上難以超越臺灣,大陸仍可通過芯片設計在整個半導體產業獲得關鍵影響力。日本和美國在半導體業占比的此消彼長,就是因為美國有龐大的芯片設計產業,而日本沒有一家大型芯片設計公司。當然,無論人力、物力還是財力,半導體業的制程每一代都是前一代的數倍。這意味著,張忠謀和臺積電的時代,在可預見的未來還將持續下去。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光山县| 固阳县| 黔西县| 交口县| 吉林省| 凌源市| 镇安县| 贵港市| 体育| 陆良县| 修水县| 佛山市| 嘉鱼县| 泽普县| 申扎县| 民权县| 万盛区| 峨眉山市| 读书| 金秀| 沙田区| 南开区| 达拉特旗| 峡江县| 昔阳县| 昌黎县| 崇左市| 夏邑县| 永年县| 永城市| 宽甸| 织金县| 平湖市| 石泉县| 怀远县| 阆中市| 宁夏| 吉首市| 门源|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