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蘋果發布了基于ARM機構的自研芯片M1,其性能表現十分出色,并且對于蘋果打造全生態用戶體驗的計劃又進了一步。谷歌作為安卓生態的領導者,也有意效仿蘋果打通PC、平板、手機的終端壁壘,打造全生態體驗。 來自Axios的最新報道稱,谷歌代號Whitechapel的SoC芯片已于近期流片成功。據了解,這顆芯片基于三星5nmLPE工藝,8核ARM架構,除了CPU、GPU等,還集成了谷歌的TPU神經網絡加速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顆芯片從流片到商用大概需要1年左右時間,因此還需要消費者耐心等待。 此外,
關鍵字:
谷歌 5nm SoC
安森美半導體進入汽車半導體領域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確切地說是半個多世紀!在這段時間里,汽車發生了不可估量的變化,而且,在大多數領域,變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因此需要更多創新的技術方案以支持汽車行業的轉型。如果回想20年前,購車大眾的愿望和決策標準幾乎與車輛本身一樣發生了變化。在千禧之交,消費者主要對汽車的性能、發動機尺寸以及汽車的品牌感興趣。如今,這些特性,尤其是信息娛樂和“聯接”特性、排放水平、安全性和質量已成為決策標準的重中之重。安全性一直是購買汽車的消費者的考慮因素,但人們的期望已經改變。二十年前,
關鍵字:
ADAS BEV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宣布推出全新的?IMG B系列(IMG B-Series)?圖形處理器(GPU),進一步擴展了其GPU知識產權(IP)產品系列。憑借其先進的多核架構,B系列可以使Imagination的客戶在降低功耗的同時獲得比市場上任何其他GPU IP更高的性能水平。它提供了高達6 TFLOPS(每秒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計算能力,與前幾代產品相比,功耗降低了多達30%,面積縮減了25%,且填充率比競品IP內核高2.5倍。憑借IMG A系列
關鍵字:
GPU ADAS DTV
對于系統設計人員來說,目前市面上可用于擴展級溫度環境的小型、可靠、功能豐富的高速ADC的選擇有限。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推出MCP37Dx1-80系列產品填補了這個缺口。這是Microchip 的第二款流水線型ADC產品,在業內率先具備80 MSPS采樣速率,擁有12位、14位和16位分辨率可供選擇,集成數字功能,適用于更高溫度范圍,目前已獲得汽車電子委員會(AEC)Q100認證。Microchip混合信號和線性產品部副總裁Bryan Liddiar
關鍵字:
MCU ADC AEC ADAS BGA
前言人工智能/機器學習(AI/ML)改變了一切,影響著每個行業并觸動著每個人的生
活。人工智能正在推動從5G到物聯網等一系列技術市場的驚人發展。從2012年到
2019年,人工智能訓練集增長了30萬倍,每3.43個月翻一番,這就是最有力的證
明。支持這一發展速度需要的遠不止摩爾定律所能實現的改進,摩爾定律在任何情況下都在放緩,這就要求人工智能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各個方面都需要不斷的快速改進。從2012年至今,訓練能力增長了30萬倍內存帶寬將成為人工智能持續增長的關鍵焦點領域之一。以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
關鍵字:
ADAS ML DRAM 內存
汽車制造商在將雷達傳感器技術部署到車外使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雷達傳感器技術也使他們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的安全功能,尤其是車內乘員檢測技術。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采用感應技術來了解外部環境,包括其他汽車、行人、騎自行車的人和建筑物。在車輛內部,相同的技術現在可實現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包括車內兒童感測、安全帶提醒和安全氣囊展開。駕駛艙內傳感器的精度對于乘員檢測尤其重要。汽車雷達傳感器提供了一種易于部署且價格合理的有效解決方案。雷達可觀察到人眼無法觀察的目標。駕駛艙內感應的許多應用旨在確保乘客安全,但考慮
關鍵字:
ADAS NCAP
蘋果iPad Air 4首發A14仿生芯片,成為業界一款搭載5nm處理器的平板設備。不出意外,iPhone 12系列也將使用蘋果A14仿生芯片,預計在10月份亮相。 與iPhone 12同期亮相的預計還有華為Mate 40系列,它將首發麒麟9000芯片。 9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華為Mate 40 Pro首發商用的麒麟9000芯片將是業界第一款5nm 5G Soc,與蘋果A14仿生芯片不同,麒麟9000直
關鍵字:
5G Soc 麒麟9000
作為視頻監控的應用和生產大國,中國的視頻監控應用誕生了多家重要的國際領先企業,比如海康、大華等,不過受制于美國的科技管控,兩家企業均曾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這就讓國內諸多AI和視覺應用的系統方案級企業不得不考慮更多的硬件選擇,從而更好的將中國的視覺智能應用產業做大做強。在這樣的前提下,瓴盛科技的JA310的發布就有了更多不尋常的戰略意義。 8月28日,“2020 AIoT高峰論壇暨瓴盛‘芯視覺’產品發布會”在成都市雙流區隆重召開,省市區相關領導、瓴盛科技股東方、行業客戶、生態合作伙伴和媒體記者等超過300位
關鍵字:
瓴盛科技 AIoT SoC
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的雷達傳感器通過改善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的視野,有助于實現下一代駕駛輔助技術。如果全球投資商知道哪里將會賺錢,那么汽車領域那些了解并掌握顛覆市場三大趨勢的人將成為贏家:●? ?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技術迅速普及,自動駕駛汽車(AV)最終會獲準上路行駛●? ?電氣化●? ?MaaS出行即服務概念正在挑戰傳統的個人擁有汽車觀念將特斯拉和福特的市值對比,可以看出這些趨勢的重要性;特斯拉每年生產的汽車不足400,000輛。特斯拉
關鍵字:
ADAS AEB AV ACC
自適應和智能計算的全球領先企業?賽靈思公司?近日宣布,賽靈思技術正用于支持最新版斯巴魯視覺型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 EyeSight。集成在全新斯巴魯 Levorg 車型的新版 EyeSight 系統,將為其提供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行車道保持輔助和預碰撞制動等先進特性,將一流的安全技術交付至消費者手中。斯巴魯公司首席技術官 Tetsuo Fujinuki 表示:“斯巴魯堅持不懈地致力于營造‘安心與愉悅’的特性,使斯巴魯成為客戶心目中最杰出的品牌。我們堅信 ADAS 將是實現該
關鍵字:
ADAS ASIL XA
為了幫助集成電路 (IC) 設計人員更快地實現設計收斂,Mentor, a Siemens business 近日將Calibre? Recon 技術擴展至 Calibre nmLVS 電路驗證平臺。Calibre Recon 技術于2019年推出,作為 Mentor Calibre nmDRC 套件的擴展,旨在幫助客戶在早期驗證設計迭代期間快速、自動和準確地分析 IC 設計中的錯誤,從而極大地縮短設計周期和產品上市時間。●? ?Calibre nmLVS-Recon?技術可
關鍵字:
IC SoC IDM
電源管理半導體IC設計公司Silicon Mitus 近日推出用于汽車車載主機(AVN)的SoC電源管理IC “SM6700Q”。通過汽車AVN電源管理IC能夠從汽車電池流入的電源有效切換、分配及控制于車輛SoC平臺上。另外,新產品SM6700Q高度符合汽車AVN的SoC上所需要的電源、CPU、存儲、I/O和I/F等各種電源需求。SM6700Q的特征為:支持3.5~5.5V輸入范圍;搭載6個降壓穩壓器 (Buck Regulator) 和6個LDO Regulator;具有4CH的10-bit模擬數字變換
關鍵字:
PMIC AVN IC SoC QFN
低功耗可編程器件的領先供應商?萊迪思半導體公司?近日宣布,安霸公司(Ambarella) 選擇萊迪思ECP5? FPGA為Ambarella CVflow? SoC系統應用實現MIPI橋接功能。基于CVflow的產品可用于各類嵌入式和智能視覺應用,包括視頻安全、高級駕駛輔助(ADAS)、電子鏡、行車記錄儀、駕駛員/駕駛位監控、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等。安霸選擇萊迪思是因為其FPGA產品擁有高效的布線架構以及低功耗和小尺寸的特性。MIPI聯盟表示,汽車制造商對使用MIPI組件很感興趣,因為它們
關鍵字:
ADAS
自適應和智能計算的全球領導者賽靈思公司 近日宣布,搭載賽靈思車規級芯片平臺 Zynq??UltraScale+? MPSoC?的百度 Apollo?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ACU?( Apollo Computing Unit?)于偉創力中國蘇州工廠正式量產下線,這款量產的 ACU?硬件平臺將率先應用于 Apollo Valet Parking( AVP?)自主泊車產品。來自全球知名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的 30?余名代表齊聚蘇州,共
關鍵字:
OEM AVP ACU ADAS
2020年8月14日-16日,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2020)講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展區設置9個展館,其中人工智能主題館備受矚目。CITE 2020人工智能主題館將全面展示人工智能生態圈體系,展示量子通信、虛擬現實等炙手可熱的尖端技術產品。CITE 2020集許多優秀新銳公司最新產品和技術,涵蓋機器人、智慧城市、智慧汽車等板塊,探索政、產、學、研、用合機制,推動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圳市銳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人工智能眾優秀公司之一,參加博覽會并展示公司重點研發產品。深圳市銳明技
關鍵字:
CITE 2020 ADAS BSD
adas 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das so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das 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das 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