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離消費者很近的廠商,因為的芯片會隨著手機和消費者寸步不離,但是高通又離大家很遠,因為大家看不到高通的存在。高通就是這樣的“默默無聞”,但又在影響無線通信的發展,高通高級副總裁比爾戴維森身為高通全球市場營銷和投資者關系的負責人,對高通的幕后英雄角色引以為豪,稱將繼續保持高通技術公司本色,透過技術顯現企業的光芒。
不推廣品牌 保持技術公司本色
同是半導體芯片提供商,是一個婦孺皆知的品牌,而高通貴為無線芯片的領頭羊,卻也面臨不被大眾所熟知的尷尬。當高通和英特爾在芯片領
關鍵字:
半導體芯片 高通 英特爾
在過去25年的漫長日子里,新興的半導體行業僅出現過5次行業收入比上年度衰減的情況,很不幸的是,其中一次就出現在今年,而且衰減幅度相當“可觀”。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2008年全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收入總計大概為2619億美元,這個數字比2007年下降了120億美元左右,降幅4.4%。
2008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收入銳減120億美元,慘不忍睹。
“2008年第四季度,市場條件出現了相當顯著的惡化,而且第四季度尚未結束,很多廠商就已經開始重新調整該
關鍵字:
半導體行業 海力士 高通 金融危機
一位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博通(Broadcom)和高通公司(Qualcom)前景利好,而英飛凌(Infineon)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則在手機業務上會出現兩位數的下降。
根據Barclays Capital上周五發布的預計稱,無線設備業務可能在2009年整體上遭受10%的跌幅。該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將為3.21億部。
與這一消息接踵而至的是一份諾基亞的聲明。諾基亞宣布該公司預計在2009年的手機市場份額將下降超過5%。這家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預計本季度
關鍵字:
博通 高通
沒有,會傷害中國消費者和整個中國移動通信業,3G的路不但要走,還要認真的走。
當3G在中國越來越明朗的時候,未來技術的演進也基本敲定,大一統的局面成為了3G技術賽跑的終點,這場比賽也越來越值得期待。
大中華區總裁孟樸在3G中國上馬之際,對這場比賽進行了剖析,雖然LTE已然躍上技術路線圖,但3G依然是跳不過的技術。
3G的路必須認真走
LTE已經成為了中國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的選擇,在3G還沒有在中國大行其道的時候,是不是3G的道路可以簡單走下過場,直接奔向4G了呢?
孟樸直
關鍵字:
3G LTE 高通 CDMA
雷震洲:選擇對中電信運營CDMA更具正面影響
據報道,美國知名手機芯片制造商高通表示,為應對因全球經濟低迷而導致手機需求量下滑的不利局面,將停止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超級移動寬帶 ”項目的開發,同時不會采取大規模裁員措施。美國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雅各布在年度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在停止UMB開發后,公司將專注于LTE長期演進技術 的開發,原因是該技術已得到美國Verizon等運營商的支持。
高通此舉在業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媒體認為高通的轉變有利于運營商
關鍵字:
LTE 3G CDMA 手機芯片 高通
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上周,全球CDMA技術領導者高通宣布,為應對全球經濟低迷所導致的手機需求量下滑局面,它將停止對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UMB項目的研發,轉而專注于長期演進技術LTE的開發。
從表面來看,金融危機誘發了全球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導致全球手機終端市場疲軟,進而促使高通決定放棄未形成產業鏈規模效應的UMB技術;而事實是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合作和共享精神是UMB技術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UMB作為高通主導的后3G時代的演進技術,目前還未得到任何運營商的支持,而從產業鏈角度來
關鍵字:
金融危機 CDMA UMB 高通
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聯邦地方法庭周一作出裁決,判定高通侵犯博通專利權。
這家法庭裁決稱,高通違反了此前的一項強制令,內容是禁止高通侵犯博通的芯片技術專利權,責令高通停止使用博通技術或向博通支付版稅。
地方法官詹姆斯·塞爾納(James Selna)責令高通向博通全額支付版稅,并支付10%的利息,原因是按照強制令的要求,高通原該在11月15日以前就支付版稅。此外,他還責令高通銷毀向新客戶出售的任何芯片,或向博通支付相關版稅。
博通
關鍵字:
高通 博通
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近日發布2008年前三季度全球半導體供應商20強名單。與去年同期相比,高通公司以27%的增長率表現突出,在排名上也上升5位,進入全球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之列,位居第九位。
IC Insights表示,在今年前三季度,雖然一些主要的DRAM和閃存供應商都跌出了前20位,但排名前20位的半導體供應商們今年前三季的銷售總額表現出相對強勁的增長態勢,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6%,相比之下,全球IC市場增長僅為4%。”
IC Insights指出,就2008年
關鍵字:
高通
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近日發布2008年前三季度全球半導體供應商20強名單。與去年同期相比,高通公司以27%的增長率表現突出,在排名上也上升5位,進入全球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之列,位居第九位。?
IC Insights表示,在今年前三季度,雖然一些主要的DRAM和閃存供應商都跌出了前20位,但排名前20位的半導體供應商們今年前三季的銷售總額表現出相對強勁的增長態勢,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6%,相比之下,全球IC市場增長僅為4%。”?
IC Insights指出,就2
關鍵字:
高通 半導體
11月9日消息,據路透社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分析師認為,受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手機購買用戶將會大幅減少,手機市場將迎來自2001以來的有一次嚴冬。
據路透社報道,分析師平均預期,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全年,全球手機市場的增幅大約為3%,而近年來該市場一直保持了高于10%的增長速度。不過在被調查的22為分析師中,僅有8位預計明年的手機市場將出現收縮。
一個月之前的一次類似調查中,23位分析師中只有一位預期2009年手機市場的銷售額將出現下滑,并且是輕微下滑。
分析師預期,今年第四季
關鍵字:
手機 無線芯片 高通
TD網絡已經初具規模,已經有近30個城市接入TD網絡,手機電視的競爭也是愈來愈激烈。作為使用移動設備的一代,我們有必要了解關于手機電視的一些知識,在這里給大家掃掃盲。TMMB和CMMB有何區別?與直接經過中國移動GPRS的手電電視有什么不同?
?????????????????????&nbs
關鍵字:
TD 3G 手機電視 CMMB TMMB GPRS CDMA 高通 展訊
博通公司宣布,它已經提出訴訟,要求法庭做出公示性的判定,即根據適用的美國法律,Qualcomm(高通)公司的銷售和許可證授權做法構成專利濫用,Qualcomm的專利權利已經在其交易行為中用盡,以及Qualcomm的專利及專利許可證不是強制性的。
Broadcom(博通)公司于日前在圣地亞哥(San Diego)美國加州南區地方法院提出的該項訴訟,其內容包含了聲明Qualcomm(高通)公司使用“權利窮竭的”專利去控制無線通信產業中產品的售后使用,產生的結果是它對其專利使用
關鍵字:
博通 高通
全球半導體聯盟(GSA)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行業總收入674億美元,同比增長5%,但比第一季度減少了2%。
同期全球無工廠(Fabless)半導體收入139億美元,占全行業的20.6%,相比第一季度僅增長4%,同比增幅也只有9%。
就具體企業而言,高通和博通的收入依然占據領先地位,NVIDIA以微弱優勢名列第三,不過收入只有第一名高通的一半。另外,剛剛宣布拆分制造業的AMD今后也會進入這份榜單。
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十大無工廠半導體企業收入排行:
關鍵字:
半導體 高通 博通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無線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周二向美國地方聯邦法院提交對競爭對手高通(Qualcomm)的起訴,指控后者濫用專利權,此舉引發了兩者間關于手機技術授權的新一輪爭奪戰。
Broadcom周三表示,該公司的起訴認為高通濫用專利權,導致重復獲取版稅,并因無線產業和消費者付出代價而大發橫財。Broadcom稱,該公司周二向美國圣地亞哥南加州地區聯邦法院提交了起訴書,不過,高通未就此事發表評論。
Broadcom和高通兩家公司彼此陷入一系列的法律糾
關鍵字:
Broadcom 高通
Broadcom(博通)公司日前宣布,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今日維持了陪審團關于Qualcomm(高通)公司蜂窩手機芯片和軟件侵犯兩項Broadcom公司專利的一致裁決,以及支持由地區法院提出的關于這兩項專利的禁令。上訴法院還拒絕Qualcomm公司要求重新初審的請求。法院裁定第三項專利無效。
“上訴法院的判決對于Broadcom公司正在致力于保護我們知識產權的行動是一次重大的勝利。” Broadcom公司負責知識產權訴訟的副總裁David Rosmann表示。
Br
關鍵字:
高通 博通
高通介紹
高通公司 是一個位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San Diego) 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公司, 由 Irwin Jacobs 和 安德魯·維特比 創建于 1985年。兩人此前曾共同創建Linkabit.
高通公司的第一個產品和服務包括 OmniTRACS 衛星定位和傳訊服務,廣泛應用于長途貨運公司,和專門研究集成電路的無線電數字通信技術, 譬如 Viterbi decoder.
高通公司在CDMA技術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