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推出了具有卓越 R DS(on) *A 性能的 SiC JFET。 該器件特別適用于需要大電流處理能力和較低開關速度的應用,如固態斷路器和大電流開關系統。得益于碳化硅(SiC)優異的材料特性和 JFET 的高效結構,可實現更低的導通電阻和更佳的熱性能,非常適合需要多個器件并聯以高效管理大電流負載的應用場景。本文為第一部分,將介紹SiC Combo JFET 技術概覽、產品介紹等。SiC Combo JFET 技術概覽對于需要常關器件的應用,可以將低壓硅(Si) MOSFET與常開
關鍵字:
安森美 SiC Combo JFET
根據 MoneyDJ 援引日經新聞的一份報告,電動汽車 (EV) 市場增長放緩,加上中國制造商增產導致供應過剩,導致價格下跌,據報道,這促使日本半導體巨頭瑞薩電子放棄了生產電動汽車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計劃。日經新聞指出,瑞薩電子最初計劃于 2025 年初在其位于群馬縣的高崎工廠開始生產用于電動汽車的 SiC 功率芯片。然而,該公司此后解散了高崎工廠的 SiC 團隊。日經新聞補充說,預計與中國競爭對手的價格競爭將在中長期內加劇,這使得瑞薩電子作為后來者很難從 SiC 芯片生產中快速獲利。根
關鍵字:
價格戰 Wolfspeed 瑞薩電子 SiC
據當地媒體《一財全球》和IT之家報道,據報道,美國碳化硅 (SiC) 巨頭 Wolfspeed 在與快速崛起的中國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中徘徊在破產邊緣,中國最大的碳化硅晶圓廠已在武漢正式投產,旨在供應該國國內產量的 30%。YiCai 報告稱,一個 SiC 晶圓模型的車載測試最快將于下個月開始,而另外近 10 個模型已經在驗證中。不久之后將進行大規模生產和交付。IT Home 表示,該工廠的一期重點是功率器件,計劃年產 360,000 片 6 英寸 SiC 晶圓。另一方面,益財國際補充說,這足以支持超過 1
關鍵字:
碳化硅 Wolfspeed
據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報道,據報道,總部位于美國的碳化硅晶圓生產商 Wolfspeed 正在申請第 11 章破產保護。報告指出,這一發展促使日本公司(包括與 Wolfspeed 簽訂了 10 年供應協議的瑞薩電子以及 Rohm)重新評估其戰略計劃。正如日刊工業新聞所說,瑞薩電子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其與 Wolfspeed 于 2023 年簽署了 20 億美元的預付款 10 年碳化硅晶圓供應協議。報告指出,如果 Wolfspeed 根據美國破產法第 11 章申請破產保護,瑞薩電子可能
關鍵字:
Wolfspeed 破產 瑞薩電子 SiC
功率半導體研究實驗室 Silicon Austria Labs (SAL) 完成了將電流傳感器集成到電源模塊中的概念驗證,該模塊旨在用于電動汽車牽引逆變器和 DC-DC 轉換器。該實驗室表示,這項技術可以提高效率,同時減小牽引逆變器和其他基于下一代碳化硅 (SiC) 功率器件的超大電流電力電子設備的尺寸和重量。新功率模塊的核心是由 Asahi Kasei Microdevices 設計的非接觸式、無磁芯電流傳感器。新芯片取代了當今許多電動汽車中部署的基于磁芯的電流傳
關鍵字:
電流傳感器 EV SiC 功率模塊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近日宣布,推出四款最新650V碳化硅(SiC)MOSFET——“TW031V65C”、“TW054V65C”、“TW092V65C”和“TW123V65C”。這些器件配備其最新的[1]第3代SiC MOSFET技術,并采用緊湊型DFN8×8封裝,適用于開關電源、光伏發電機功率調節器等工業設備。四款器件于今日開始支持批量出貨。四款新器件是首批采用小型表貼DFN8×8封裝的第3代SiC MOSFET的器件,與TO-247和TO-247-4L(X)等通孔型封裝相比,其體
關鍵字:
東芝 DFN8×8 650V SiC MOSFET
中國功率芯片開發商泰克天潤(Global Power Technology) 在碳化硅 (SiC) 功率技術專利申請排名中面臨東芝的挑戰。法國分析機構 KnowMade 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申請了 840 多個新專利族。本季度的專利申請活動以東芝在 SiC 功率器件專利領域的加速發展為標志,以匹配 Global Power Technology的專利數量。這家中國公司在過去四個季度一直是排名靠前的專利申請人,幾乎完全專注于 SiC MOSFET 結構的設計。第一季度授予了 420 多個
關鍵字:
東芝 SiC 專利申請 泰科天潤
在特朗普政府縮減美國《芯片法案》并提升汽車關稅后,Wolfspeed(歐勝)的新任首席執行官需要面臨更為嚴峻的現金危機。作為車用碳化硅行業的領導廠商,Wolfspeed近年來投入數十億美元在美國建立SiC制造能力,可惜備受汽車經濟低迷和關稅前景的打擊陷入持續虧損中,現在公司轉向提供AI數據中心電源以促進增長,不過該公司正在尋求第11章法規的債權保護。“作為我們貸方談判的一部分,我們可能會選擇在法庭內或庭外尋求選擇,”兩周前接任首席執行官的羅伯特·費爾 (Robert Feurle) 說。據報道,資產管理公
關鍵字:
CHIPS Wolfspeed SiC
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演進歷程中,碳化硅(SiC)技術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的代表材料,SiC 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優勢,已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系統,開啟了新能源汽車性能提升與技術創新的新篇章。從高端豪華車型到大眾普及款,從純電動到混合動力,SiC 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批量上車,重塑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格局與市場競爭態勢。碳化硅實現多價格區間車型覆蓋SiC 技術已成為車企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差異化競爭的核心要素,如今已廣泛覆蓋 10 萬至 150 萬元價格區間的車型
關鍵字:
SiC
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汽車、工業需求走弱,SiC基板出貨量成長放緩,與此同時,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2024年全球N-type(導電型)SiC基板產業營收年減9%,為10.4億美元。進入2025年,即便SiC基板市場持續面臨需求疲軟、供給過剩的雙重壓力,然而,長期成長趨勢依舊不變,隨著成本逐漸下降、半導體元件技術不斷提升,未來SiC應用將更為廣泛,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的多樣化。 同時,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加速企業整合,重新塑造產業發展格局。TrendForce分析各供應商營收
關鍵字:
SiC 襯底 TrendForce
全球先進的太陽能發電及儲能系統技術的專業企業SMA Solar Technology AG(以下簡稱“SMA”)在其太陽能系統新產品“Sunny Central FLEX”中采用了內置羅姆新型2kV SiC MOSFETs的賽米控丹佛斯功率模塊。“Sunny Central FLEX”是為大規模太陽能發電設施、儲能系統以及下一代技術設計的模塊化平臺,旨在進一步提高電網的效率和穩定性。羅姆半導體歐洲總裁Wolfram Harnack表示:“羅姆新型2kV耐壓SiC MOSFETs是為1,500V DC鏈路實
關鍵字:
羅姆 ROHM SiC MOSFET 功率模塊 太陽能
Infineon Technologies 開發了用于固態保護和配電設計的新型碳化硅 JFET 系列。這是繼 2012 年推出的 1200V 4mΩ SiC JFET 系列之后的又一產品。JFET 通過反向偏置 PN 結上的電場來控制電導率,而不是 MOSFET 中使用的絕緣層上的橫向電場。G1“第一代”CoolSiC JFET 具有 1.5 mΩ (750 V BDss) 和 2.3 mΩ (1200 V BDss) 的超低 R DS(ON),可顯著降低導通損耗。大體通道優化的 SiC JFET 在短路
關鍵字:
英飛凌 SiC JFET 固態配電
引言碳化硅( SiC)MOSFET在電源和電力電子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功率半導體領域的發展,開關損耗也在不斷降低。隨著開關速度的不斷提高,設計人員應更加關注MOSFET的柵極驅動電路,確保對MOSFET的安全控制,防止寄生導通,避免損壞功率半導體。必須保護敏感的MOSFET柵極結構免受過高電壓的影響。Littelfuse提供高效的保護解決方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延長電源的使用壽命、可靠性和魯棒性。 柵極驅動器設計措施關于SiC-MOSFET驅動器電路的穩健性,有幾個問題值得考慮。除了驅動器安全切換半導
關鍵字:
碳化硅 MOSFET 電源 功率半導體
ROHM宣稱其新型SiC模塊已「達到業界頂級水平」,這使得安裝面積顯著減少。
關鍵字:
SiC 功率器件 ROHM
4月22日下午,格力電器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相比過往歷次股東大會都被安排在格力地產總部辦公樓,本次股東大會首次被安排在格力電器珠海碳化硅芯片工廠舉行。據悉,該工廠自2024年投產以來,其碳化硅功率芯片在家用空調中的裝機量已經突破100萬臺。SiC材料具有高耐壓、高頻率、高效率等優勢,能夠顯著提升空調的能效。搭載SiC芯片后,空調的電能轉換效率得到優化,制冷制熱效果增強,實現能耗降低,同時可以提升產品性能、降低能耗,增強格力空調的市場競爭力。格力該工廠是全球第二座、亞洲首座全自動化6英寸碳化硅
關鍵字:
格力 家用空調 SiC
碳化硅(si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碳化硅(si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碳化硅(si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碳化硅(si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