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積電季度銷售額躍升至創紀錄水平,凸顯了這家全球最大的合同制芯片制造商如何受益于從汽車到智能手機的硅片的持續短缺。蘋果和AMD等客戶的強勁訂單 —— 特別是7納米和5納米芯片訂單的支持下,臺積電第三季度的收入攀升至4147億新臺幣(148億美元),符合分析師估計的大約4130億新臺幣的平均值。9月份的銷售額為1527億新臺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0%。臺積電通常從節前訂單以及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公司的新產品中獲得第三季度提振,蘋果iPhone 13系列自上月底推出以來需求強勁。但是,產能限制了臺積電的能力,與此
- 關鍵字:
臺積電 汽車 iPhone
- 隨著近年來芯片制造巨頭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先進制程正成為全球各國科技角力場的最前線。而最新的戰火,已經燒到3nm制程。TrendForce數據最新顯示,目前臺積電的市場份額接近52.9%,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而三星位居第二,市場份額為17.3%。在近幾個季度的財報會議上,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就透露,3nm晶圓片計劃今年下半年風險試產,明年可實現量產。而三星也一直對3nm工藝寄予厚望,不僅在多年前就已開始投入研發事宜,更在今年上半年宣布預備投入1160億美元研發和生產3nm制程,以期趕超臺積電
- 關鍵字:
3nm 三星 臺積電
- 10月8日,據日經新聞報導,臺積電和日本索尼考慮在日本南部的熊本市聯合建設一個芯片工廠,總投資約8,000億日圓(71.5億美元),日本政府準備承擔一部分投資。報導稱,該工廠預計將在2024年開始生產汽車和制造設備的芯片。另有報道稱,工廠將設在熊本縣,在索尼擁有的土地上,靠近其圖像傳感器工廠。工廠將生產用于相機圖像傳感器的半導體,以及用于汽車和其他產品的芯片。
- 關鍵字:
臺積電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為解決芯片嚴重短缺問題,美國政府要求全球多家相關企業提供供應鏈信息,引發廣泛不滿和擔憂。據韓聯社7日報道,韓國政府當天舉行有關部門長官會議商討應對方案。韓國外交部稱,已從政府層面向美方表達了擔憂,今后將對相關問題持續作出應對。 據美媒報道,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政府與三星電子等多家芯片企業進行視頻會議,要求來自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等地的部分芯片企業,在45天之內向美方提交包括庫存、訂單、生產戰略、工廠增設計劃等相關信息的問卷。彭博社稱,美國商務部雖然聲稱是在自愿的基礎上向一些公司尋求供應鏈信息,然而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供應鏈
- 芯片是這幾年美國打壓我國的主要行業領域之一,從最開始插手華為采購芯片、到之后阻止中國擁有光刻機技術,一步一步地行為,讓我國幾乎無法做出任何高端芯片,華為空有一手芯片設計技術卻無法順利施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國在這個領域中也終于闖出了頭,然而美國卻并沒有放棄繼續針對!前不久,美國公開召集世界前沿的芯片企業前往美國擺下“鴻門宴”,目的就是一個要求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企業向美國上交自家客戶名單、庫存量等供應鏈的核心相關機密資料,甚至明確表示,必須在45天之內上交,一旦沒有在11月8日之前給美國好消息,那么
- 關鍵字:
三星 臺積電
- 因市場和設備技術都掌握在美國手中,臺積電一直都對美國言聽計從。美國讓臺積電往東,臺積電便不敢往西。例如中斷與華為、飛騰等國產半導體廠商的合作關系,幫助美國攔截大陸半導體的發展。但與美國合作等于“與虎謀皮”,遲早會遭到反噬,這不,美國開始接二連三的對臺積電下手。2021年9月23日,美國在召開的半導體峰會中點名三星、臺積電等芯片廠商。要求它們在45天的時間內上交公司內部的芯片庫存、銷售訂單等機密信息。為了讓三星、臺積電“束手就范”,美國以技術、市場作為籌碼,聲稱:如果三星、臺積電不按照要求上交公司數據,美國
- 關鍵字:
臺積電
- 據澎湃報道,臺積電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廖德堆在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舉辦的線上高科技智慧制造論壇上透露,臺積電2020年制程技術已發展至5納米,預計在2022年完成5納米的SoIC開發。
- 關鍵字:
單芯片開發 5納米 臺積電
- 9月24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據多位業內消息人士周四透露,韓國三星電子公司擊敗了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臺積電贏得了特斯拉的芯片制造合同,將為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生產下一代支持全自動駕駛技術硬件HW 4.0的芯片。圖1:研究人員正在三星電子公司芯片無塵室中工作 消息人士稱:“從今年年初開始,特斯拉和三星旗下代工部門就始終在研究芯片的設計和樣品。近日,特斯拉決定將HW 4.0自動駕駛芯片的生產外包給三星。這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交易!” 據悉,三星計劃最早在今年第四季度在其位于韓國華雄的工廠使用7納米工藝批量生
- 關鍵字:
三星 臺積電 特斯拉 汽車芯片
- 芯研所消息,隨著Intel正式進軍GPU,關于其制程和代工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近日消息,Intel Arc品牌的繪圖處理器(GPU)已確定將由臺積電6納米操刀生產,對此選擇,英特爾高級主管近期接受海內外媒體訪問時,透露決策的關鍵原因:產能。針對該決策,英特爾首席架構師暨資深副總裁Raja Kodur 提到,主要是考慮產能,英特爾和臺積電簽訂6納米制程制造Arc GPU的決定主要是考慮到生產力,具體而言,如果英特爾要自行生產該款產品,就需要減少其他芯片的生產,否則沒有足夠的產能。面對媒體詢問,Raja也說,委
- 關鍵字:
英特爾 GPU 臺積電 6nm
- 9月21日消息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在此前的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上逐一說明了CPU、GPU的次世代架構平臺布局。 該公司當時表示其Xe-HPG GPU將采用臺積電的6nm制程(N6)代工,其中包括英特爾的Xe-HPG顯卡Alchemist,這是首批被列為來自“外部代工廠”的產品之一。 對于這種選擇的原因英特爾沒有透露,業界認為是因為英特爾的10nm工藝與臺積電的7nm工藝相比競爭力不夠,所以選在外部晶圓廠制造。Digitimes今日表示,英特爾稱其Alche
- 關鍵字:
英特爾 臺積電 10nm
- 美國時間周一,美股收盤主要股指漲跌不一。受科技股提振,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原因是上周美聯儲官員就縮減貨幣刺激措施發表了溫和言論,令投資者重新關注經濟增長。 道瓊斯指數收于35399.84點,下跌55.96點,跌幅0.16%;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4528.79點,漲幅0.43%,創下歷史新高;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于15265.89點,漲幅0.90%,創下歷史新高。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漲,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和奈飛股價均上漲,其中亞馬遜和Facebook漲幅超
- 關鍵字:
美股 蘋果 臺積電
- 消息,隨著半導體產業近日紅利期,在Q2剛剛成為全球第一的半導體巨頭三星,又有了大動作。近日,三星公開表示,將在未來3年內投資240萬億韓元(合2056.4億美元),以增強其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的地位。那么這一巨額投資計劃是否會威脅到臺積電?中國臺灣經濟研究院給出了三點考慮。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臺經院分析,考慮到制程技術領先、擁有重量級客戶和整體技術藍圖可實現性三個方面,預計臺積電仍會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8月13日,三星電子副會
- 關鍵字:
三星 臺積電
- 原標題:多家IC設計廠商證實:收到臺積電漲價通知 強調不影響合作關系 8月25日,市場幾度傳出臺積電即將全線漲價,從最初的明年成熟制程上漲15%至20%、先進制程漲幅達10%,到全面漲價20%,并從即日起生效。 對此,據中央社報道,多家IC設計廠商證實收到臺積電漲價通知,并表示不會因而影響與臺積電的合作關系。 IC設計業者指出,臺積電包含7納米及5納米的先進制程漲價約7%至9%,其余成熟制程代工價格漲幅約20%。 此外,臺積電罕見未給客戶緩沖期,今天通知漲價隨即于今天生效,供應鏈也緊急尋求因應
- 關鍵字:
IC 臺積電 漲價
-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8月18日報道,臺積電市值目前已超過騰訊,位列亞洲第一。截至18日上午的數據,臺積電目前在亞洲公司中市值最高,超過5380億美元。騰訊位居第二,市值超過536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則排在第三位,約為4720億美元。臺積電與騰訊、阿里巴巴市值比較據CNBC分析,臺積電近期市值上漲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以及汽車、數據中心等行業的需求激增等。目前全球半導體面臨持續短缺,推動芯片制造商的股價水漲船高。臺積電是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客戶包括蘋果、高通和英偉達等。自
- 關鍵字:
臺積電 騰訊
- 臺積電目前查明蘋果A15代工廠產線污染原因:氣體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氧氣中被混入了惰性氣體氬氣(Ar2),影響輕微。8月10日消息,前段時間,蘋果A15芯片的主力代工廠:南科18A工廠疑似污染。許多方面都擔心,臺積電5nm產線會因此暫時停產,蘋果A15芯片的量產將受到重創。對此,有媒體了解到最新消息稱,臺積電表示該事件造成的影響十分輕微,氣體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氧氣中被混入了惰性氣體氬氣(Ar2)。不過,盡管受到污染,但由于氬氣不參與化學反應,所以對生產過程沒有影響,工廠端只需要清洗存儲槽即可。業內人士認
- 關鍵字:
臺積電 5nm A15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