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今(30)日公布2009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合并營收為新臺幣742.1億元,稅后純益為新臺幣244.4億元,每股盈余為新臺幣0.94元(換算成美國存托憑證每單位為0.14美元)。
與2008年同期相較,2009年第二季營收減少15.8%,稅后純益減少15%,每股盈余則減少了13.9%。與前一季相較,2009年第二季營收增加了87.9%,稅后純益增加1467.9%,每股盈余則增加了1466.5%。這些財務數字皆為合并財務報表數字,并系依照中華民國一般公認會計準則所編制。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40納米
- 隨著全球景氣逐步回溫,包括晶圓代工及封測廠紛加碼2009年資本支出,繼臺積電將資本支出恢復到約18億美元,聯電及新加坡特許(Chartered)亦將資本支出提高到5億美元,封測廠矽品亦不排除將調高資本支出,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甚至直言,現在就是資本支出要沖出來的時候,因為新興市場需求發酵,晶圓代工和封測高階產能嚴重不足,且仍會維持吃緊,因此,半導體業者要強力投資。
在前波金融海嘯期間,包括臺積電與聯電等紛調降資本支出,如今浪頭已過,臺積電資本支出從原先降至12億美元,日前決定將恢復到約18億美元水平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封測
- 臺積電7月30日公布2009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合并營收為新臺幣742.1億元,稅后純益為新臺幣244.4億元,每股盈余為新臺幣0.94元。
與2008年同期相較,2009年第二季營收減少15.8%,稅后純益減少15%,每股盈余則減少了13.9%。與前一季相較,2009年第二季營收增加了87.9%,稅后純益增加1467.9%,每股盈余則增加了1466.5%。這些財務數字皆為合并財務報表數字,并系依照中華民國一般公認會計準則所編制。
2009年第二季毛利率為46.2%,營業利益率為33.9%,
- 關鍵字:
臺積電 65納米 晶圓 40納米
- Intel今年三月份就曾宣布過計劃讓臺積電為其代工生產Atom SOC芯片,不過按近幾天一家臺灣媒體的報道,Intel還準備讓臺積電為其代工生產Atom的配套芯片組。
這家臺灣媒體宣稱臺積電將于三季度末開始為Intel代工生產65nm制程Langwell芯片組。Langwell是下一代超移動平臺Moorestown中與Lincroft處理器搭配的芯片組。而Lincroft本質上可以認為是把Atom處理器核心,集顯核心,內存控制器等集成在一塊芯片里的SOC芯片。
- 關鍵字:
臺積電 65納米 Langwell
- 一般來說,對于臺灣芯片制造商而言,科技行業的變革是好消息。
自從上世紀80年代,臺灣政府成立臺積電(TSMC)和聯華電子(UnitedMicroelectronicsCompany)以來,臺灣半導體行業已發展成為世界芯片工廠。
英特爾(Intel)亞太區總裁孫納頤(NavinShenoy)表示,這基本上是通過“贏在轉型”而實現的。
在從臺式電腦向筆記本電腦的轉型過程中,臺灣半導體集團和電腦制造商“非常明智地提前參與了進來”。
通過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制造 存儲器
- 晶圓雙雄法說本周隆重登場,臺積電在通訊與PC相關IC客戶投片積極下有機會調高原本第3季財測,單季挑戰兩位數成長,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亦可望釋出謹慎、樂觀產業展望;而提早一天登場的聯電也預期,在先進制程產能吃緊及積極價格策略奏效下,成長率表現也不俗,可望高個位數成長;排名晶圓代工老三的新加坡特許(Chartered Semiconductor)則是已經率先調升資本支出至5億美元。
晶圓代工本周法說將登場,臺積電、世界先進上周股價已率先表態,完成填權息,預料臺積電30日壓軸法說最為關鍵,而世界先進第2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無線通訊 FPGA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2日推出其最新版本的設計參考流程10.0版,能夠進一步降低芯片設計門檻、提升芯片設計精確度、并提高生產良率。此設計參考流程10.0版系臺積公司開放創新平臺(Open Innovation Platform)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并能延續其實現更先進設計方法的傳統,解決28納米工藝所面臨的新設計挑戰,并有多項創新以促成系統級封裝設計(System in Package, SiP)的應用。
應用于28納米芯片設計
臺積公司的開放創新平臺使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可以
- 關鍵字:
臺積電 28納米 芯片設計 封裝設計
- 網易科技訊 7月22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科技行業的重大變化,一直是臺灣芯片制造業的發展契機。自臺積電、聯華電子等公司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以來,臺灣就逐步演變為全球芯片制造工廠。
英特爾亞太區總裁孫納頤(Navin Shenoy)表示,臺灣半導體行業目前的成就,正是來自于行業的變革,在PC行業由臺式機轉向筆記本電腦的過程中,臺灣的芯片制造商及時把握住了機遇。
但是在過去的半年中,臺灣經濟遭遇了出口下滑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而臺灣的芯片制造商也在經受這場大規模危機的嚴峻考驗。根據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制造 筆記本
- 里昂在最新出具的產業報告中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在2001-2010年間增長率幾近于0,表現遠不如1980、1990年代。不過,受惠于整合組件大廠釋單,晶圓代工業者的表現優于整體半導體業。
里昂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在2001年和2009年有兩波大幅度拉回,2001-2010年之間,幾乎可以說是零增長,表現不如1980、1990年代時平均14-15%的增長表現。
不過,里昂指出,受惠于整合組件大廠釋單,晶圓代工業者表現優于整體半導體業,雖然增長力道趨緩,不過,目前看來,晶圓代工族群仍然可望受惠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半導體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近日表示,2009年全球半導體制造商的收入可能下降15%,該行業最新的收入預期低于他早些時候預期的20%的降幅。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稱,2009年全球半導體制造商的收入可能下降15%。
報道稱,張忠謀對半導體行業最新的收入預期低于他早些時候預期的20%的降幅,因半導體行業可能已經度過最糟糕的時刻。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制造
- LCD驅動IC朝LED驅動IC轉型商機龐大,除了臺系一線晶圓廠臺積電、聯電、提供制程技術解決方案,全力扶植臺系IC設計客戶成長并搶攻國外整合組件廠(IDM)訂單,中小型晶圓代工廠也加入戰局,包括世界先進與競爭對手韓系晶圓廠美格納半導體(Magnachip)也全面進軍市場,綠色商機一觸即發。
LED驅動IC是用來驅動TFT屏幕背光面板背后LED組件的關鍵IC,由于近期與多企業都對綠色議題給與愈來愈多關注,對于LED取代傳統LCD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尤其大陸采購團與各地方政府設立LED規畫專區,也為臺
- 關鍵字:
臺積電 驅動IC LCD LED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將于7月30日以CEO身分主持臺積電法人說明會,近一個多月來,他密集造訪國內外客戶,客戶端傳出,他將上修今年半導體產值預估值,從年衰退20%縮小到15%以內,這是臺積電今年第二次上調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
法人認為,如果臺積電再度上修今年半導體產值,臺積電第三季營收成長幅度,可望從公司原本預期的0%至5%,提高到5%至10%,優于預期。
受到金融風暴襲擊,臺積電去年底原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較去年衰退30%,衰退幅度前所未見;但今年首季,半導體景氣因大陸急單效應提前觸底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CMOS影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大廠豪威科技(OmniVision)與臺積電合作,采用最新背面照度(Backside Illumination,BSI)制程的傳感器新產品,陸續獲得一線智能型手機OEM廠設計案(design win),預計本季度開始大量出貨。
豪威已開始擴大對臺積電下單,臺積電(2330)也已完成1.1微米間距BSI制程傳感器的功能測試,并計畫在12寸廠以65納米投片。
- 關鍵字:
臺積電 CMOS 傳感器 65納米
- 太陽能產業不僅牽引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電投入,就連IC自動化設計平臺業者(EDA)也都看好未來長期潛力,繼新思有意將其設計平臺支持太陽能電池電路設計,捷碼(Magma)也搶先宣布針對太陽能晶圓廠而研發的良率增強軟件系統Yield Manager Solar。EDA業者每年營收成長僅個位數,太陽能則被EDA業者視為藍海。
新思也擬從過去堅實的EDA市場本位出發,前進太陽能領域,新思執行長Aarte de Geus表示,從EDA角度,可以協助客戶在芯片設計層次,就進行節能低耗電設計,并參與低耗電標準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設計 晶圓代工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10日公布2009年6月營收報告,就非合并財務報表方面,營收約為新臺幣257億7800萬元,較2009年5月增加了5.3%,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6%。累計2009年1至6月營收約為新臺幣1095億56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5.9%。
就合并財務報表方面,2009年6月營收約為新臺幣265億1500萬元,較2009年5月增加了5.0%,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0%;累計2009年1至6月營收約為新臺幣1137億12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5.3%。
- 關鍵字:
臺積電 22納米 微影技術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