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出中國前五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南方基金,已在美國大買臺積電及聯電的美國存托憑證(ADR),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4日回應指出,無法限制誰來買臺積電股票,但希望所有股東都能長期持有臺積電股票。而臺積電近來接單強勁,訂單能見度已達8月,其中數座8寸廠利用率已逼近90%。
臺灣決定開放陸資來臺及投資股市,市場傳出大陸前五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南方基金,旗下南方全球精選配置,是中國現在第二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已買進臺積電及聯電等臺股企業在美國股市掛牌交易的ADR,且金額高達新臺幣700億
關鍵字:
臺積電 訂單
號稱將稱霸晶圓代工領域的Global Foundries近期終于發動人才突襲戰,并將目標鎖定臺積電,展開人才大挖角,不僅延攬臺積電位于美國San Jose設計中心總監Subramani Kengeri,并挖角臺積電FPGA晶片大客戶Altera負責晶圓代工技術營運副總裁Curtis Mojy Chian,半導體業者指出,未來Global Foundries對晶圓代工廠高層挖角動作恐將持續,臺積電、聯電等應慎防人才大失血。
半導體業者表示,近期Global Foundries挖角動作頻頻,近日內已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據多家媒體報道,由AMD拆分而生的芯片代工企業GlobalFoundries公司已經向員工發出通知,預告了一位新人的到來。原臺積電高管Subramani Kengeri將加入GlobalFoundries,擔任公司負責設計解決方案的副總裁。
據稱,Subramani Kengeri的工作將直接向GlobalFoundries公司設計實施高級副總裁Curtis “Mojy” Chian 匯報。而后者也是上周才加盟GlobalFoundries,之前來自Altera公司。Su
關鍵字:
臺積電 SoC
作為首個提供40nm芯片代工服務的代工廠商,臺積電贏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不是那么好當的——近日臺積電由于40nm良品率等問題深受困擾,甚至很有可能失去NVIDIA和ATI這兩個大客戶。
AMD和NVIDIA都認為Windows 7對于顯卡的銷售而言是最好的發展契機,因此,臺積電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提高40nm良品率,并在五月底之前真正進入量產,否則就會錯過開學時的銷售良機。當然AMD/ATI和NVIDIA也沒閑著,他們的工程師一直在與臺積電共同努力提升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1日參加工商協進會理監事聯席會議后表示,目前景氣轉壞幅度已經慢下來,同時美國所公布銀行業壓力測試報告亦顯示,民眾信心正在回升,不過,要說景氣上升還太早,要解除銀行危機,才能完全根除這次經濟危機。他也期待,臺灣第3季GDP仍夠由負轉正。
張忠謀指出,現在談景氣上升,恐怕還言之過早,但據他觀察,景氣轉壞幅度確實已緩慢下來,但還是首先要從根本上解除銀行危機,才能度過經濟危機,但目前銀行危機還有爭議,因為最近公布的銀行壓力測試有主觀成分。
盡管如此,他都認為,不論是經濟危機、蕭
關鍵字:
臺積電 經濟危機
5月12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上周公布4月合并營收224.5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長58.1%,符合法人預期。摩根大通證券認為,臺積電5月營收將續成長約25%上下,6月持平或微幅下滑,預估下半年營運轉趨疲弱。臺積電昨收盤價56.2元,下跌0.1元,成交量7.72萬張。
臺積電預估第二季合并營收將約達710億元到740億元之間,比上季成長逾八成;產品毛利率可望達43.5%到45.5%;營業利益率將介于30.5%到32.5%。受到營運大幅成長激勵,加上臺股資金行情,摩根大通證券預估,臺積電近期股
關鍵字:
臺積電 太陽能
上周臺積電稱將為旗下位于臺灣的Fab5/Fab6工廠,位于大陸的Fab10工廠以及位于新加坡的SSMC合資廠指派新負責人,以便為大陸市場做好準備。另據悉這家芯片代工商還計劃成立“新創事業發展組織”為公司的新業務項目提供評估服務。
臺積電宣稱這只是公司內部正常的人事更替變動。他們并進一步解釋說公司將為這些工廠指派專門的審計人員,這些審計人員將向總部直接上交日常工作報告,以便工廠的生產能變得更為快速有效。
此外,臺積電還稱公司計劃設立“新創事業發展組織&rd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晶圓
臺積電近期在晶圓廠管理團隊及推動新創事業出現大動作,在管理團隊方面,除因應GigaFab新成立總廠長制度,近期包括五、六、十廠及新加坡SSMC廠的廠長均換將,由于聯電日前甫宣布將合并和艦,臺積電此時換將,被業界解讀為可能與進軍大陸市場策略有關。此外,臺積電亦成立新創事業發展組織(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NBDO),將對于節能事業包括LED、太陽能等產業前景進行評估,若確實可行,將成立正式的新事業部。
臺積電廠區逐漸擴散,現已擁有1座6寸廠、7座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晶圓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近日公告,4月合并營收達224.5億元新臺幣(下同),較3月份曾長58.1%,表現符合市場預期,也是08年11月以來,合并營收首次站回200億元關卡之上。臺積電累計今年1至4月合并營收達619.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6.8%,衰退幅度持續縮小。
臺積電因從08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半導體庫存加速降低,現在庫存已經達到較穩定狀態,使得第二季開始,客戶出現強勁的庫存回補,包括PC繪圖晶片及中國山寨手機相關晶片,以及中國家電下鄉相關晶片的訂單。投行預估,臺積電第二季營收較首季將增
關鍵字:
臺積電 晶片
訊 5月7日消息,臺積電今天宣布,任命原上海松江十廠廠長陳家湘為臺積電中國區總經理,直接向CEO匯報。原總經理趙應誠調回臺灣,負責新成立的新創事業發展組織,也直接向CEO蔡力行匯報。
陳家湘曾先后擔任臺積電七廠、三廠廠長,并外派至新加坡擔任營運副總經理等重要職務,是半導體產業的資深人士。在此次升任臺積電中國區總經理后,他仍兼任上海十廠廠長。
臺積電原中國區總經理趙應誠2003年擔任該職,同時也是臺積電在中國區的首任經理。此次卸任后,他將調回臺灣,負責新成立的新商業發展組織(New Business D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據悉,臺積電第一季稅后純益仍達15.59億元新臺幣 ,成為全球晶圓代工廠中唯一獲利者,第二季預估營收至少成長8成,且訂單強度會延續到第三季,遠高于市場 預期。
據統計,臺積電第一季合并營收為395億元新臺幣,毛利率達18.9%,于先前修正過的業績展望數字,單季 稅后凈利為15.59億元新臺幣,每股盈余為0.06元新臺幣。臺積電預估第二季營收將成長8成,法人預估,晶圓出 貨量可達170萬至190萬片8吋約當晶圓,平均產能利用率介于70%至75%間,第二季本業獲利至少可達220億元新 臺幣至230億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四月底,各家Foundry2009年第一季度業績紛紛出爐,盡管各家銷售收入均比2008年第四季度有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在30%~46%之間不等,但各家卻對2009年第二季度充滿信心。
據臺積電公布的數據顯示,臺積電2009年第一季度收入395億新臺幣,凈收益15.6億新臺幣,每股收益0.06元新臺幣。與2008年第一季度相比,收入下降了54.8%,凈收益和每股收益分別下降了94.5%和94.4%。與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收入下降38.8%,凈收益和每股收益均下降了87.5%。
臺聯電200
關鍵字:
臺積電 Foundry
導讀:MarketWatch今日撰文稱,科技行業從本質上說來就是一個芯片的行業,所有產品都是從芯片開始的,當芯片公司說他們覺得當前的周期已經觸底的時候,他們的判斷往往都會是正確的。以下為全文:
科技行業從本質上說來就是一個芯片的行業,所有產品都是從芯片開始的,因此,對于科技行業整體發展趨勢的變化,芯片制造商們自然也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了。
這意味著,當芯片公司說他們覺得當前的周期已經觸底的時候,他們的判斷往往都會是正確的。當然,這并不等同于可以斷言將來就不會有又一個底部出現,但是至少我們能夠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
在公布最新季度財報的同時,臺積電也第一次公開承認,其40nm制造工藝碰到了一些麻煩。
臺積電在去年底基本準時地上馬了40nm生產線,并在今年第一季度貢獻了大約1%的收入,高于預期水準,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會達到2%左右。
臺積電CEO蔡力行在回答分析師的提問時說:“良品率是有些問題。對制造商而言40nm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技術。(不過)我們已經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并且已經或正在解決。”
結合此前消息,臺積電40nm工藝可能無法很好地控制漏電率,難以制造高性能GPU芯片,
關鍵字:
臺積電 納米 芯片
日本富士通微電子株式會社與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30日宣布雙方將在先進工藝技術生產上建立合作,并為富士通微電子制造產品。根據二家公司的協議,富士通微電子將擴展其40納米邏輯芯片世代至臺積公司生產。
這項先進技術的合作將富士通微電子的芯片設計技術、先進的影像與通訊硅智財、高品質且在日本市場表現突出的客戶技術支持,與臺積公司領先業界的工藝技術與制造能力相結合,有助二家公司創造新市場并開發潛在客戶。
同時,富士通微電子與臺積公司也宣布,雙方有意為富士通微電子的產品應用,在28納米及以下的高
關鍵字:
臺積電 邏輯芯片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