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芯片封裝是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它不僅為芯片提供了物理保護,還實現了芯片與外部電路的有效連接。封裝工藝的優劣直接影響芯片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以下是半導體芯片封裝工藝的基本流程分析:01 晶圓準備與預處理在封裝工藝開始之前,需要對晶圓進行清洗和預處理,去除表面的雜質和污染物,確保晶圓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潔度。這一步驟對于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02?晶圓鋸切晶圓鋸切是將經過測試的晶圓切割成單個芯片的過程。首先,需要對晶圓背面進行研磨,使其厚度達到封裝工藝的要求。隨后,沿著晶圓上的劃片
關鍵字:
半導體 芯片 封裝
未來博弈焦點將集中于政策延續性、技術出口管制松動可能性及國產替代的推進速度,以及中國半導體企業如何優化供應鏈布局,同時如何應對關稅恢復風險和技術封鎖壓力。
關鍵字:
半導體
5月13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一,隨著中美兩國同意暫停對大多數商品相互加征關稅,被稱為“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包括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微軟、谷歌母公司、亞馬遜與Meta)的美國七大科技公司單日市值暴增8375億美元(約合6萬億人民幣),創下該集團自4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集體漲幅。此前,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曾威脅到供應鏈穩定,并可能損害部分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利益,包括半導體公司和智能手機制造商等在內的科技股持續承壓。不過上周末中美談判達成暫緩“對等”關稅的臨時協議后,投資者如釋
關鍵字:
中美 關稅 共識 美股 七巨頭 市值 暴漲 英偉達 AMD 博通 高通 半導體
根據業界消息,受新臺幣急劇升值沖擊,臺積電要求供應商提出成本下修計劃,加快推進原本計劃明年將裸晶圓(Raw wafer)價格至少降低30%的進程,更是擴大要求多家供應商本月提前繳交新報價,這讓供應商們倍感壓力。新臺幣匯率呈現出“暴力升值”態勢近日,新臺幣匯率升值態勢對臺灣經濟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短短30個交易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從約33元兌1美元一路飆升,迅速升破30元大關,甚至一度觸及29元價位,如此迅猛的升值速度令市場震驚。對于此次新臺幣升值,背后原因眾說紛紜。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曾表示
關鍵字:
臺積電 新臺幣 半導體
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30日,歐洲首個尖端半導體工廠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正式投入運營。該工廠配備了全球第二臺、歐洲首臺的新型電子束光刻設備,將利用先進的電子束技術制造下一代半導體。電子束光刻(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EBL)是一種基于電子束直寫或投影的納米級圖形加工技術,其核心特點在于突破光學衍射極限,能夠實現亞10納米級的超高精度加工。通過聚焦電子束,該技術可在材料表面刻畫出比人類頭發細數千倍的微小特征,分辨率遠超傳統光刻技術。此外,電子束光刻無需依賴掩膜即可直接進行圖案化
關鍵字:
半導體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阿達尼集團與以色列高塔半導體之間價值100億美元的合作談判被按下暫停鍵。該項目計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Panvel地區建設一座晶圓廠,預計全面投產后每月可生產8萬片晶圓,主要聚焦模擬與混合芯片市場。然而,阿達尼集團在對項目市場需求進行內部評估后,認為其商業可行性尚需進一步確認,因此決定暫時擱置這一計劃。知情人士透露,阿達尼集團希望高塔半導體在項目中承擔更多財務投入,而不僅僅是提供技術支持。盡管目前談判已暫停,但雙方未來仍有可能重啟討論。這一事件標志著印度在推動本土半導體制造業發展方面再次遭遇
關鍵字:
印度 半導體 阿達尼 高塔
5月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印度打造本土芯片制造業的計劃再度遭遇挫折,又有兩個半導體制造項目宣布放棄。這兩個項目分別是Zoho計劃投資7億美元在卡納塔克邦建造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廠的項目,以及Adani與高塔半導體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印度建設晶圓廠的項目。Zoho以旗下商務操作系統Zoho One出名,2024年5月,Zoho宣布計劃投資7億美元設立半導體晶圓廠。Zoho前執行長、現任首席科學家Sridar Vembu近日表示,他與董事會認為尚未準備好投入芯片制造,因此決定放棄這項計劃。他表示:"我
關鍵字:
印度 造芯 半導體 放棄 Zoho Adani 高塔半導體
據韓媒《首爾經濟》援引業界消息,三星電子半導體暨裝置解決方案(DS)部門負責人全永鉉近日率領高層團隊緊急訪問美國硅谷,與蘋果、NVIDIA、博通等美國科技巨頭展開會晤。此次行程為期至少一周,重點在于鞏固DRAM、次世代高帶寬存儲器(HBM)以及晶圓代工領域的訂單,并探討應對美國潛在關稅政策的策略。三星高層團隊此次放棄韓國“家庭月”連假,顯示了其在恢復半導體競爭力方面的緊迫感。2025年第1季,三星在全球DRAM市場失去龍頭地位,被SK海力士超越,因此確保移動DRAM(LPDDR)和次世代DRAM的供應顯得
關鍵字:
三星 半導體 訂單
美國特朗普政府最快將于本周公布針對半導體加征關稅的細節,市場預估稅率可能高達25%~100%,并且新規則不排除以晶圓制造地(wafer out)作為源產地來加征關稅。若采取改以wafer out認定加稅,將使得美國客戶面臨進口關鍵零組件成本顯著提高,首先沖擊的就是于亞洲投片生產的美國芯片業者 —— 臺積電、三星等產能集中在亞洲地區的晶圓制造大廠,以及英偉達、蘋果、高通、聯發科等依賴于亞洲晶圓代工產能的芯片設計廠商帶來負面影響。4月14日,美國商務部下屬部門工業與安全局(BIS)通過聯邦公報官網宣布,根據《
關鍵字:
半導體 關稅
4月28日,半導體封測頭部廠商長電科技公布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長電科技營收達93.35億元,同比增長36.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3億元,同比增長50.39%,扣非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大增79.26%。長電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聚焦先端技術和重點應用市場,疊加收購的晟碟半導體財務并表影響,在運算電子、汽車電子及工業和醫療電子領域收入同比增長,分別增長92.9%、66.0%、45.8%。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內一批知名半導體封測廠商相繼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綜合各家
關鍵字:
半導體 封測行業
據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索尼集團正計劃分拆旗下半導體業務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并推動其上市。此舉旨在簡化公司結構,同時將更多資源聚焦于娛樂領域的發展。索尼的半導體業務以生產智能手機影像感測器聞名,客戶包括蘋果和小米等知名品牌。然而,近年來受全球智能手機需求疲軟、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該部門的營業利益率從過去的25%下降至略高于10%。此外,中國芯片制造商的技術追趕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壓力。索尼近年來在游戲與音樂領域表現亮眼。數據顯示,2024年1
關鍵字:
索尼 半導體
半導體元件有助于確保太空極端環境中的可靠性和性能。在過去的 60 年里,微芯片在 100 多次太空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推動了太空探索中一些最具歷史意義的里程碑的成功。從 1958 年美國首次成功的太空任務到正在進行的阿爾忒彌斯任務,這些組件(見表)一直在證明其價值。Andy Turudic/EBM下表列出了一些已用于太空任務的半導體。 半導體元件在太空任務中的關鍵作用自從美國第一顆衛星 Jupiter-C 導彈上的探索者 1 號發射以來,半導體必須證明其太空資質,在外太空時滿足嚴格的
關鍵字:
半導體 太空探索
4月17日消息,華為又一款新機已經亮相工信部,而它就是暢享80。現在,有博主曝光了暢享80搭載的處理器信息,搭載的是海思麒麟710A(GPU Mali-G51)。麒麟710A是由中芯國際完成芯片代工制造環節,采用14nm制程工藝,主頻2.0GHz的一款麒麟家族SoC芯片,屬于此前麒麟710的降頻版。"麒麟710A"代表著實現國產化零的突破,是中國半導體芯片技術的破冰之舉。至于這款新機的其他配置,還搭載了6.67英寸屏幕(峰值亮度1000nit),內置6620mAh超大容量"巨
關鍵字:
半導體 芯片技術 華為 14nm 麒麟芯
上個月臺積電(TSMC)宣布,有意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于美國先進半導體制造,擴大投資計劃包括了三座新建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間主要的研發團隊中心。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圓廠名為Fab
21,前后花了大概五年時間才完成第一間晶圓廠。不過隨著項目的推進,臺積電在當地的設施建造速度變得更快。據TrendForce報道,臺積電打算將FOPLP封裝技術帶入美國,以滿足當地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臺積電正在確定FOPLP封裝的最終規格,以加快大規模生產的時間表。初代產品預計采用300mm
x
關鍵字:
臺積電 TSMC FOPLP 封裝技術 美國 半導體 晶圓
荷蘭半導體設備龍頭阿斯麥(ASML)今(16)日公布出第一季財報,顯示訂單金額大幅縮水至39.4億歐元,較上季銳減44.5%,凸顯半導體產業需求放緩的隱憂,也讓市場關注明(17)日臺積電的法說會。CNBC報導,ASML第一季凈銷售額為77.4億歐元,凈利達23.6億歐元,訂單金額為39.4億歐元,低于市場預期的48.2億歐元,較前季大幅衰退44.5%,其中極紫外光微影(EUV)機臺訂單金額為12億歐元。盡管訂單金額大減,但ASML執行長傅凱(Christophe Fouquet)表示,需求前景依然強勁,A
關鍵字:
半導體 ASML
半導體?測試?系統?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測試?系統?!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測試?系統?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測試?系統?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