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加速布局:重慶籌劃設立10億基金、上海20億基金已落地?
近期,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布局加速,多地瞄準核心產業鏈發力。重慶方面,萬業企業公告其子公司擬參與設立目標規模10億元的“重慶兩江產業基金”,聚焦集成電路上下游及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優質企業;上海則新增一支由元禾控股等機構共同設立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上海元禾璞華私募基金”,旨在構建產業生態與并購平臺,強化上海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目標規模10億元,重慶兩江產業基金瞄準集成電路及其上下游產業鏈7月11日,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業企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南通萬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萬業”)擬參與投資設立重慶兩江芯徵程半導體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暫定名,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最終核準的名稱為準,以下簡稱“重慶兩江產業基金”)。
根據公告,重慶兩江產業基金目標募集規模暫定為10億元,其中南通萬業擬認繳出資2.99億元,占比29.9%,重慶兩江新區高質量發展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重慶兩江高質量產業基金”)擬認繳出資6.99億元,占比69.9%。另外上海芯徵程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重慶承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各認繳出資100萬元。
重慶兩江產業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為集成電路及其產業鏈上下游,兼顧投資符合國家政策導向且具有核心技術、市場前景廣闊的優質企業,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方向的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以及未上市公司,領域如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等。
據悉,目前該基金尚處于籌備階段,南通萬業與其他合伙人尚未簽署《合伙協議》,尚未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待設立后還需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履行登記備案程序。萬業企業指出,本事項實施過程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投資方向也可能受行業周期、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規模20億元?上海再添一支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近期,上海元禾璞華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元禾璞華私募基金”)正式完成設立,助力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發展。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基金由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禾控股”)、上海國投先導集成電路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國投先導”)以及蘇州優納創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蘇州優納創”)共同設立,注冊資本6.5億元,其中元禾控股和上海國投分別認繳出資5億元和1.3億元,出資比例分別為76.9231%和20%,蘇州優納創認繳出資2000萬元,占比3.0769%。
據“上海國投”介紹,本期基金將重點關注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投資機會,同時攜手上海半導體龍頭企業,共建產業生態,打造并購整合平臺,建設全球競爭力。未來,基金將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和企業落地上海,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上海打造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注入新動力,助力上海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競爭中占據更有利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述三家公司(即元禾控股、國投先導及蘇州優納創)曾計劃與張江高科全資子公司上海張江浩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江浩成”)共同投資成立元禾璞華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元禾璞華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根據張江高科今年5月發布的公告,元禾璞華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募集資金目標規模約為20億元,首關規模7.75億元,基金期限為投資期4年+管理退出期4年+延長期2年。其中張江高科全資子公司張江浩成認繳出資額1億元,元禾控股認繳出資額5億元,國投先導認繳出資額1.55億元,蘇州優納創認繳出資額2000萬元。
張江高科在公告中指出,基金關注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國內其他半導體產業較發達地區,同時兼顧其他具備半導體及硬科技產業發展潛力的區域。主要投資處于成長期及成熟期的半導體核心環節,包括IC設計、制造、封測、設備、零部件、材料、EDA等領域;泛半導體及硬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汽車電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
結 語重慶兩江產業基金的籌劃與上海元禾璞華私募基金的正式落地,共同展現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獲得資本強力支持的態勢。兩支基金的側重點雖有所不同(重慶側重成長期/成熟期企業的培育與產業鏈補強,上海則著眼于全產業鏈生態構建與全球競爭力提升),但其核心目標均指向加速集成電路關鍵環節的自主創新與突破。這些大規模、專業化產業基金的涌現,無疑將為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完善、技術攻堅以及區域產業集群的形成注入強勁動能,進一步夯實國家在關鍵科技領域的戰略基礎。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