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次的蘋果new iPad沒有能革命性地改變世界,但是作為目前全球最火的平板產品,新iPad所有的升級變化都已經被人們所熟知,A5X芯片以及Retina屏幕帶給我們的全新體驗也讓我們看到了新iPad在視體驗上給我們帶來的全新震撼,但是就如同一臺桌面計算機一樣,只有一個處理器或是一個屏幕的新iPad自然不能給我們帶來如此出色的視覺,網絡,游戲,操作等多方面的體驗。眾人拾柴火焰高,那么蘋果的新iPad里都有些什么名堂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關鍵字:
iPad 高通 三星
市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芬卉指出,韓國電視業者如三星電子及樂金電子為了激勵消費需求,近來積極推出耗電力較低、價格亦較平價的直下式LED背光TV新機種,其價格與CCFL背光LCD TV之價差已拉近至10%以內。由于三星已宣布2012年停產CCFL背光LCD TV,并訂定2012年平面電視(含等離子電視)銷售量將達5000萬臺,預估平價直下式LED背光TV出貨量將達1750萬臺、占比達35%。
至于LG樂金雖然也已開始推出平價直下式LED背光TV,不過,由于原先LED背光
關鍵字:
三星 液晶
韓國三星(Samsung)前天首度參加法蘭克福燈光照明暨建筑物自動化展,積極宣示跨足照明領域,震撼LED業界。
三星去年開始積極進軍LED照明市場,今年更大規模在品牌館中展出全系列從LED元件、球泡燈到燈具等100多項產品,展場規模與隔壁的韓國首爾半導體、日本日亞化(Nichia)、東芝(Toshiba)、Citizen等LED大廠相當,形成日、韓兩國在LED上對決。
由于三星給外界的形象,就是一旦跨入后就會積極成為全球產業的龍頭,價格上也會大舉廝殺,這次三星展出全系列產品,晶電董事長李秉
關鍵字:
三星 LED
近日廣電總局科技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底國內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已經超過千萬臺,但與CNTV、百視通等互聯網電視牌照商的后臺完成對接并經常使用的用戶數量只有100萬臺左右。
恰好也是近期,國內長虹、TCL、海信、創維、康佳等主流彩電廠家再次密集發布了云電視新品,繼2011年8月份第一次發布云電視,國內彩電廠家的步調再次一致。
相比去年先行一步的國產“云電視”的孤獨,今年三星、LG等韓國品牌的大步掉的跟進,讓整個智能彩電市場競爭趨向激烈,也讓整個智能彩電市場走向全面
關鍵字:
三星 智能彩電
AMOLED一直是韓國面板廠擅長且近乎獨占的市場。在2012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三星和LG電子分別推出55英寸AMOLED電視,并宣稱今年將啟動大規模量產。根據NPDDisplaySearch最新報告顯示,三星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末啟動一個每月產能6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八代線試用計劃。而LGDisplay也有一個每月產能8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八代線試用計劃。據悉,該技術此前主要應用于手機面板上。
韓廠繼續主宰AMOLED市場
據了解,上述兩個計劃都為八代線,均是AMOLE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2011年底,三星發布Galaxy nexus[i9250]智能手機。這款手機搭載Google原生Android 4.0操作系統,使用TI OMAP4460 1.2GHz雙核處理器,PowerVR SGX 540圖形處理單元,搭配16GB存儲空間和1GB RAM。Galaxy nexus使用4.65英寸、1280×720分辨率Super AMOLED HD屏幕,搭配5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13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手機機身尺寸為135.5×67.9×8.9mm,重135g。目前,三星Galaxy nexus
關鍵字:
Samsung 三星 Galaxy Nexus i9250 智能手機 Android
三星移動顯示(SamsungMobileDisplay)正式發表「Youm」可撓式(Flexible)AMOLED面板,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WitsView表示,三星此舉已經跳脫現有顯示技術競爭的范疇,不再繼續以能耗、對比、視角、色飽和度等傳統指標,做為與對手間判斷優勝劣敗的衡量標準。
過去兩年里,在三星Galaxy品牌強力的提攜下,AMOLED成功塑造其在中高階手機面板鮮明的市場地位。然而近期搭載7.7吋AMOLED面板的平板計算機問世,反應卻不如預期,對此WitsVi
關鍵字:
三星 面板
最近,三星電子以泄露下一代顯示器的核心制造技術為名,對11名人員(包括6名前任、現任三星研究員,以及5名LG的管理人員)提起訴訟,其中一人已被拘捕。
涉嫌泄密的是大型AMOLED電視顯示器制造所需的小光罩掃描(small mask scanning) 技術信息,由三星于4年前啟動研發,500多名研究員參與,投資金額達到1兆10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60.62億元)。
去年11月,三星移動顯示器(SMD)前高級研究員趙某跳槽至LGD(LG顯示器),向LGD提供了AMOLED制造技術,并收取費
關鍵字:
三星 OLED
3月31日,本報對相關協議內容向西安高新區求證采訪,但至今并未得到答復,不予承認,亦未進行否認。
“如果我們在西安投資最終決定的話應該舉行一場記者發布會,”3月底,中國三星總部戰略與公共事業部總監趙信衡對本報回復說,“現在回答比較難,都是還沒公布出來的內容。”
4月10日,趙信衡再次對本報說,“跟地方政府的投資協議,都是不能公布的內容”。
據悉,西安高新區方面已開始著手進行項目所在地土地準備工作,其一期項目初步征
關鍵字:
三星 芯片
據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從陰極射線管(CRT)電視到平板電視,從平板電視到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電視,電視產業技術更新的速度讓任何一家彩電企業都唯恐落伍。當國際顯示巨頭三星、LG等企業紛紛調整戰略方向,轉攻OLED技術時,國內企業也坐不住了,聯合發力OLED產業。
日前,廣東12家OLED企業的高管們聚在一起簽署合作協議,發起成立了廣東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OLED技術優勢明顯
OLED電視的優勢非常明顯。OLED顯示屏利用有機發光二極管為顯示屏提供背光,因此功耗相對發光二
關鍵字:
三星 OLED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觀察,韓系大廠三星移動顯示近日又領先業界發表全新“Youm”可撓式(Flexible)AMOLED面板,而這項新技術已經跳脫現有顯示技術競爭的范疇,不再繼續以能耗、對比、視角、色飽和度等傳統指標,做為與對手間判斷優勝劣敗的衡量標準。預料這項產品未來將與三星品牌商品結合,以獨步技術挑戰創新應用,并且進一步破壞供應鏈平衡,甚至可能導致品牌市占率出現洗牌。
WitsView研究協理邱宇彬說明,主要系因為手機、平板計算機等便攜式裝置的摔落,十分容易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三星移動顯示(Samsung Mobile Display)正式發表「Youm」可彎曲式(Flexible)AMOLED面板,群智咨詢分析認為三星此舉已經超越現有的平板顯示技術競爭領域,不再以面板功耗、對比度、視角等傳統指標做為面板競爭力標準。
2010到2011年間,在Galaxy品牌攻勢下,三星憑借AMOLED成功塑造其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中高端形象。根據群智咨詢對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出貨調查數據顯示,三星在國內智能手機出貨市占率從2011年一季度的9.8%上升到四季度的22.5%;而2011年三星
關鍵字:
三星 OLED
最新官方資料顯示,三星(微博)已把最新的可彎曲主動有機發光顯示器(AMOLED)正式命名為YOUM,暗示本季將開始生產,且搭載此屏幕的裝置最快于年底上市。
三星透露,YOUM可彎曲面板使用薄膜電晶體(TFT)技術,使其體積(只有四層架構)比傳統的液晶顯示器(六層架構)更輕薄。
YOUM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不同的是,其中兩層結構以膠片薄膜取代玻璃基板,因此材質更有韌性也更輕巧。也因為可彎曲的特性,這種技術能制造出“環繞式”顯示器,讓屏幕可從正面延伸到側面。
關鍵字:
三星 可彎曲屏幕
據國外媒體報道,京畿地方警察廳產業技術外泄調查隊4月5日宣稱,因涉嫌違反防止和保護產業技術的外泄、防止不正當競爭、保護營業秘密等相關法律,對竊取三星mobile display(SMD)大型AMOLED 電視制造技術的前任首席研究員趙某(46歲)申請逮捕令,還以同樣嫌疑對10名SMD前現職研究員進行不拘留立案。
根據警方的調查,趙某曾擔任SMD大型AMOLED電視開發總責任人,于2011年11月接受LG Display公司(LGD)人事組長提案后離開公司,提案內容是“如果同5名研究員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根據富比士(Forbes)雜志的報導指出,加拿大投資銀行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Michaer Walkeley表示,2012年第1季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將打敗蘋果(Apple),成為全球最大智能型手機銷售商。
在Walkeley所做的報告中顯示,2012年第1季三星智能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4,100萬支,超過蘋果的3,260萬支和諾基亞(Nokia)的1,250萬支,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智能型手機銷售商。
同時,其并預估,三星2012年第1季在
關鍵字:
三星 智能型手機
三星介紹
韓國三星電子成立于196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則是1992年中韓建交后。1992年8月,三星電子有logo限公司在中國惠州投資建廠。此后的10年,三星電子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與合作,已經成為對中國投資最大的韓資企業之一。2003年三星電子在中國的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躍入中國一流企業的水平。2003年,三星品牌價值108.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被商務周刊評選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高科技品牌。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