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Wccftech 援引 etnews 報道,三星正在繼續加強其代工業務,據報道正計劃采用玻璃基板進行芯片封裝。正如報告指出的那樣,這家韓國科技巨頭打算到 2028 年用玻璃中介層取代傳統的硅中介層。值得注意的是,etnews 指出,雖然該行業開始探索用于中介層的玻璃基板,但三星正在采取一種獨特的方法。該公司沒有采用 510x515 毫米的大型玻璃面板,而是開發更小的低于 100x100 毫米的單元來加速原型設計。報告強調,盡管縮小尺寸可能會影響制造效率,但有望更
關鍵字:
三星 玻璃中介層 面板 原型設計
TrendForce公布5月上旬面板報價,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5月電視面板需求走弱,面板廠五一假期啟動減產,估計平均稼動率約減6~7%,緩和跌價壓力,預估5月電視面板價格持平。 監視器面板價格漲勢也隨之收斂,筆電面板則是持平。范博毓表示,進入5月,電視面板需求走弱趨勢確立,部分品牌客戶已經開始透過此一機會,陸續要求面板廠在面板價格上面作出讓步。 面板廠也意識需求趨于弱勢,因此5月勞動節假期期間,啟動一連串的減產措施,目前預估5月份較4月份的產業平均稼動率修正幅度約有6~7%,寄望能夠透過供需之間的調整,讓
關鍵字:
面板 電視面板 TrendForce
2025年上半年中國補貼政策和對等關稅議題,對品牌在面板的作策略造成不小的影響,間接牽動面板驅動IC(Driver IC)的價格走勢。從需求面分析價格跌勢趨緩原因,其一由于品牌廠、面板廠調整備貨節奏,庫存逐漸回復到健康水位,其二中國去年開始實施的補貼政策刺激需求回升,激勵驅動IC出貨表現逐季成長。從供應面來看,因為成熟制程的晶圓代工價格相對穩定,成本面未再出現劇烈波動,有助整體報價保持平穩。TrendForce表示,近期市場存在甚多變量,原物料金價持續飆升,由于面板驅動IC封裝需使用金凸塊(gold bu
關鍵字:
TrendForce 面板 驅動IC
3月31日消息,最近,一項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橫空出世——世界上第一款不需要揚聲器的智能手機OLED面板已然成功開發。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宣布,該校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具有獨特性能的自發聲智能手機型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這款OLED面板擁有超薄、柔軟的特質,其最為神奇的是能夠自由改變形狀,而且這一形狀的改變完全通過電信號來精準實現。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特殊的超薄膜,這種獨特的設計使得OLED面板在保持自身原有的薄且可彎曲等優異特性的基礎上,能夠隨心所欲地變換成各種顯示形狀。這一重大突破具有
關鍵字:
OLED 面板 智能手機
3月14日消息,京東方今天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告稱,公司投建的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預計于2026年底實現量產。據悉,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在去年1月正式宣布落地成都高新區,之后便加速建設,在去年9月已經提前封頂。該生產線是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第8.6代AMOLED生產線,總投資630億元人民幣。生產線項目分兩期分階段建設,預計2026年底量產。設計產能每月3.2萬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 x 2620mm),規劃產品為8.6代AMOLED面板,主要定位于中尺寸AMOL
關鍵字:
京東方 AMOLED 面板
2024年電視面板出貨數量和面積雙雙成長,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期2025年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略減1.1%,但面積有望增長4.4%。 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大陸面板廠今年出貨預估持平,中國臺灣面板廠受惠于品牌廠分散供貨商策略,今年電視面板出貨將小幅成長。群智咨詢指出,今年面板產業迎來開門紅,美國加征關稅和中國大陸延長能效補貼,帶動近期拉貨需求,而且面板價格緩步上漲,也為面板需求助攻。 但是政策的長尾效應減弱恐將使下半年需求透支,重演去年上半年旺,下半年需求反轉的狀況。觀察今年電視面板市場變化
關鍵字:
面板
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市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8.8億片,同比增長27.0%,創歷史新高。2024年整體AMOLED手機面板需求持續旺盛,各大面板廠的稼動率維持高位,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至2025年。然而,中低階手機所使用的LTPS LCD需求逐漸減弱,以該技術為主的供應商將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如今,AMOLED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主流顯示技術。同時,隨著智能設備的多樣化, AMOLED屏幕因其輕薄、可彎曲及色彩表現力強等特點,逐步向筆電、車載乃至智能家居
關鍵字:
OLED 面板 智能手機 三星 京東方 維信諾
11月下旬面板報價出爐,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陸系電視品牌在超大尺寸電視面板的需求續熱,但近期國際品牌的需求降溫。一冷一熱之下,面板廠價格操作穩健,預期11月電視面板價格全面持平。然而IT面板需求走弱,價格維持緩跌走勢。范博毓表示,進入11月后,在以舊換新政策已經提前大力刺激之下,雙十一促銷結果顯得差強人意,不過這仍無損于中國電視品牌在超大尺寸電視面板的需求熱度,面板廠也積極對應此波需求。但相比之下,近期國際品牌的需求則呈現較為弱勢的另一種樣貌。在內熱外冷的兩極化需求下,主要面板廠目前在
關鍵字:
面板 TrendForce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柔性OLED面板市場出貨量達到了1.6億片,同比大幅增長39.9%,環比增長17.5%,占整體OLED智能機面板市場的72.2%。其中,國產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約為9400萬片,同比激增79%,表現尤為亮眼。CINNO Research研報指出,隨著國內柔性OLED產能持續釋放以及向低階產品市場不斷滲透,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持續擴大。近幾年,除蘋果、三星外,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國產品牌柔性OLED面板訂單量持續由三星顯示轉向國內廠商。隨著國產柔性OLED面板
關鍵字:
OLED 面板
在手機行業,玩出新花樣越來越難,能推陳出新的部分也越來越少。于是,手機屏幕成了一些廠商“炫技”的好地方。下半年萬眾期待的新款手機應當非華為的Mate XT非凡大師莫屬了。余承東是這樣宣傳的:“華為最具引領性、創新性、顛覆性的產品來了!這是別人想到但做不到的劃時代產品,5年的堅持與投入,我們將科幻變成了現實。” 從超過500萬人的預約數來看,三折疊屏幕的到來著實點燃了一眾消費者的購機熱情,,但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調侃這個造型特別像奏折,大臣每人拿一個上朝的時候打開念,而價格更是高級牛馬專用。拋開玩笑話
關鍵字:
折疊屏 面板 華為 智能手機
三星2024年上半年在全球智能手機OLED顯示屏市場的份額,由去年上半年的51.6%降到了43.8%。三星希望通過LTPO技術等方式,在OLED顯示屏領域和整體上獲得更大的份額
關鍵字:
LTPO 三星 OLED 顯示屏 面板
8月2日消息,日前,由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承建的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B/C標段主體結構封頂。據了解,項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總投資630億元人民幣,B/C標段總建筑面積約55.2萬平方米,該生產線是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第8.6代AMOLED生產線。圖源:中建一局公眾號生產線項目分兩期分階段建設,預計2026年底量產。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表示,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的建成,將成為全球技術最先進、產能最大的中尺寸OLED顯示器件生產基地。據悉,該項目設計產能每月3.2萬片玻璃基板(
關鍵字:
京東方 AMOLED 面板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調查,2024年6月全球高世代LCD面板生產線平均稼動率約81%~85%,維持在高檔水平。不過由于先前面板拉貨提前,加上上半年中國和歐美市場銷售不理想,接下來品牌廠展開庫存調控,7月面板廠啟動控產保價,稼動率將下調至80%以下,預期面板產業庫存調整將延續整個第三季。 CINNO Research指出,2024年6月起,全球10.5代/11代LCD面板產線平均稼動率為81%,相較4、5月調降約10個百分點,而8.5代/8.6代面板產線稼動率仍保持85%左右,與4、
關鍵字:
面板 CINNO Research
6月下旬面板報價出爐,由于618銷售不如預期,品牌廠后續采購動能減弱,6月電視面板報價全面持平,IT面板漲勢也持續收斂。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指出,面板廠6月份已經開始調控產能,第三季面板廠勢必得擴大減產,減輕面板跌價壓力。 范博毓表示,6月份電視面板需求持續減弱,618促銷狀況未如預期,銷量可能年減達雙位數以上幅度,意味著品牌客戶短期內更無能力擴大或延續前幾個月的面板采購動能。面板廠已意識到需求下滑的問題,因此陸續開始進行產能的調控。不過因為6月份是第二季底,面板廠仍會堅守面板報價全面持平,
關鍵字:
面板 TrendForce
IT之家 6 月 18 日消息,據韓媒 The Elec 報道,三星顯示近日從美國企業 Orthogonal 處購買了 5 項無 FMM OLED 領域的美國專利。其中四項專利名為“有機電子器件的光刻圖案化”,另一項則為“具有更大孔徑比的彩色 OLED 顯示器”。目前這四項專利在韓國的對應專利尚未發生所有者變動。IT之家了解到,精細金屬掩膜 FMM 是表面布有大量小孔的金屬薄板,是傳統 OLED 蒸鍍工藝的核心設備,負責引導 OLED 發光材料的定向沉積。但 FMM 也帶來了精度限制大
關鍵字:
RGB OLED 光電顯示 面板
面板介紹
在現代的電子信息產業中,面板這個詞被廣泛用到。英語的翻譯叫:Panel。它可以指代LCD面板,PCB面板等等。在這里,它的意思就可以表示集成了大量元器件的板塊。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