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S6可以說是今年安卓旗艦機皇機型,無論是硬件配置、外觀設計還是軟件方面,相比三星S5都有巨大飛躍,包括采用了自家Exyos7420八核14nm制成處理器,,首次采用雙面玻璃設計等等。可以說,三星S6總算沒有令人感到失望。下面,為大家深入帶來三星S6拆機圖解,一起來看看三星S6內部做工怎么樣吧。
三星S6做工怎么樣 三星S6拆機圖解評測
配置方面,三星S6采用5.1英寸2560x1440像素2K超清屏幕,搭載64位三星Exynos 7420八核處理器,3GB運
- 關鍵字:
三星 S6
- 受惠于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以及大陸業者的手機功能大戰,智能型手機傳感器市場正快速擴大,其中光度傳感器有三星電子與蘋果兩大客戶加持,發展尤其看好。
根據韓媒DigitalTimes報導,根據市調機構IHS日前發布的資料顯示,智能型手機用光度傳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市場,2016年營收展望上看7.7億美元,將比2013年的數據成長16%。
光度傳感器為一可偵測周邊環境光線,自動調整屏幕亮度等功能的傳感器。從偵測光源強
- 關鍵字:
三星 蘋果 光度傳感器
- 在Galaxy S6搭載最高128GB儲存容量后,三星似乎也計畫讓更多手機也能享有大容量,稍早宣布將推出以eMMC 5.0技術為基礎,同時最高儲存容量達128GB的3-bits-per-cell NAND Flash儲存元件,并且對應每秒達260MB讀取速度表現,預期將使中階規格以下手機產品,以及多數存儲卡產品能在成本預算內有更大儲存容量選擇。
根據三星公布消息,預計將推出以eMMC 5.0技術為基礎,同時最高儲存容量達128GB的3-bit NAND Flash儲存
- 關鍵字:
三星 儲存元件
- 看好南韓三星今年新推出的Galaxy S6以及Galaxy S6 Edge雙旗艦智能手機出貨潛力,研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預期移動存儲器3月開始到整個第2季,光是三星增加供給的部分,將多消化一個月近 2萬片的投片量,除了讓現有的移動存儲器產能更為吃緊外,也將稍微消化目前標準型存儲器過多的產能。
該機構分析,揮別Galaxy S4與S5的銷售衰退陰霾,三星在今年MWC推出雙旗艦Galaxy S6以及Galaxy S6 Edge,其中S6 Edge 的雙曲面側屏幕成為最大吸睛焦點,而其他零
- 關鍵字:
三星 LPDDR4
- 昨天才傳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副董事長李在镕(Lee Jae -yong),親自要求提升半導體設計能力,最快明年第一季有望看到成果,如今三星詳細計畫似乎曝光!韓媒透露,三星應該掌握了關鍵技術,將結合應用處理器(AP)和Modem,研發二合一晶片,直搗高通(Qualcomm)要害。
韓媒etnews 19日報導,三星自行研發的Exynos 7420應用處理器頗受好評,該公司為了提升系統半導體部門的競爭力,再接再厲跨入系統單晶片 (SoC)領域,將結合應用處理器和Mod
- 關鍵字:
三星 Modem SoC
- 在Galaxy S6搭載最高128GB儲存容量后,三星似乎也計畫讓更多手機也能享有大容量,稍早宣布將推出以eMMC 5.0技術為基礎,同時最高儲存容量達128GB的3-bits-per-cell NAND Flash儲存元件,并且對應每秒達260MB讀取速度表現,預期將使中階規格以下手機產品,以及多數記憶卡產品能在成本預算內有更大儲存容量選擇。
?
根據三星公布消息,預計將推出以eMMC 5.0技術為基礎,同時最高儲存容量達128GB的3-bit NAND Flash儲存
- 關鍵字:
三星 eMMC
- 2014年下半年,三星與聯發科進行了合作談判,而聯發科最快將于2015年下半年成為三星的應用處理器供應商。這將填補三星當前產品線的空白。
在博通退出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之后,三星轉向了Marvell的產品,并與中國的展訊展開了合作,為低端智能手機產品線尋找應用處理器解決方案。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產品供應和技術支持能力相對較弱,提供的解決方案較為單一,升級速度也不夠快。因此,在采用這兩家公司的解決方案時,三星很難開發出多樣化的產品。盡管這兩家公司已經加強了面向三星的產品供應,但仍未能滿足三
- 關鍵字:
三星 聯發科 處理器
- 隨著日系彩電品牌的集體衰落,全球彩電市場格局再次一次發生變化,從過去的中日韓對抗演變成了中韓彩電企業之間的直接較量。從年初的CES展到近期的上海家博會,量子點電視成為了各大展會中的焦點。三星、LG和TCL等國際知名家電品牌不約而同的展出量子點電視,顯示之爭一觸即發。
量子點技術既能夠自發光、也能夠通過自身結構的不同排列來改變LED電視背光源發出的光。當量子點技術運用到電視中,不僅能夠提升電視畫面的質量,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同等水平下電視的制造成本,因此量子點電視被認為在2015年會有較大的突破。
- 關鍵字:
三星 LG 量子點電視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旗艦機 Galaxy S6 / S6 Edge 反應熱絡,不少分析師認為,S6 零件多用自家制品,可同時拉高手機和芯片部門營收,第一季財報表現有望優于預期。
韓國時報(Korea Times)16 日報導,德意志銀行 Han Seung-hoon 認為,三星仿效蘋果(Apple),S6 依內存規格差別訂價,半導體部門收益可獲挹注。S6 共分三種規格,分別是 32GB、64GB、128GB,三星 NAND Flash 業務能因此受惠。
Ha
- 關鍵字:
三星 半導體
- 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等NAND Flash記憶體制造商制程技術突破,加上控制晶片與錯誤修正韌體效能大幅精進,使得三層式儲存(TLC)NAND記憶體性價比較過去大幅提高,因而激勵消費性固態硬碟制造商擴大采用比例。
三層式儲存(TLC) 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滲透率將大幅增加。NAND快閃記憶體成本隨著制程演進而持續下滑,各種終端應用如固態硬碟(SSD)與嵌入式多媒體卡(eMMC)等需求則持續成長。
在單層式儲存(SLC)、多層式儲存(MLC)及TLC三種形式的NAND
- 關鍵字:
三星 TLC NAND
- 揮別 Galaxy S4 與S5的銷售衰退陰霾,三星(Samsung)在今年MWC推出雙旗艦 Galaxy S6 以及Galaxy S6 Edge,其中S6 Edge 的雙曲面側螢幕成為最大吸睛焦點,而其他零組件規格相較于Galaxy S5也都有所提升。
TrendForce智慧型手機分析師吳雅婷表示,由于三星這次推出的規格讓各界驚艷,S6與S6 Edge第二季出貨將優于預期,成長500萬支以上,帶動全年出貨上調至5,500萬支水位,相較于原先預估出貨量成長超過20%。
吳雅婷表示,Gal
- 關鍵字:
三星 Galaxy S6 LPDDR4
- 在2015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一個電視技術新名詞引起人們注意——“量子點”,量子點技術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幫助傳統的液晶電視機,獲得OLED電視般的高畫質。量子點技術,也成為液晶顯示技術的又一次重大改良。
而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在智能手機領域遭遇嚴重危機的韓國三星電子,今年將會在中國市場全面開售最新款的量子點電視機。
對于三星電子和LG電子而言,在智能手機競爭愈發激烈、利潤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高端電視機已經成為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在
- 關鍵字:
三星 量子點電視
- 南韓媒體ETNews 15日引述業界消息報道,雖然市場謠傳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打算退出或暫停LED事業,但最新消息顯示,該公司今(2015)年仍會對繼續對這個產業進行投資。
根據報道,三星打算把原來的LED生產線“Line 3”、“SR line”整并為一條,轉移到位于京畿道器興(Giheung)的“Line 5”。Line 5原本負責生產三星的系統半導體,但該公司決定將之改裝為LED晶
- 關鍵字:
三星 LED
- 三星電機(Semco)的相機模組、芯片尺寸覆晶封裝(FC CSP)事業,雖然曾在2014年拖累三星電機業績下滑,但進入2015年反而成為牽引公司前進的動力。在Galaxy S6上市效果加持,與2014年致力改善體質的努力之下,三星電機2015年業績可望快速成長。
據ET News報導,業界三星電機目前為Galaxy S6供應主機板(HDI)、1,600萬像素防手震(OIS)相機模組、應用處理器(AP)用FC CSP等主要零件。通常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旗艦機種上市,供
- 關鍵字:
三星 電機
- 3月17日消息,據臺灣供應鏈業內人士稱,由于很多手機廠商預計蘋果和三星將繼續主導高端手機市場,因此它們將在2015年調整戰略,把重點集中到中低端手機上面。
包括中興通訊、華為和小米在內的中系廠商和包括索尼移動和LG電子在內的外國手機廠商均認為高端手機市場將因為蘋果和三星的需求而變得飽和。以前,其他手機廠商或許還會考慮推出一定數量的高端智能手機來跟蘋果和三星搶市場,但是事實證明它們的愿望最終多半會變成失望,因此它們轉換了戰略去生產中低端手機,以便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和整體業績。
中低端手機的售
- 關鍵字:
蘋果 三星
三星(samsun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三星(samsun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三星(samsun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三星(samsun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