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本土半導體業增速大幅回落 企業盼政策救市

        本土半導體業增速大幅回落 企業盼政策救市

        作者: 時間:2009-06-08 來源:賽迪 收藏

          “產業低潮,危機又來了,大家日子不好過,這個時候對政府訴訴苦也好。”前晚,上海一家制造企業高層有些無奈地對記者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042.htm

          他所謂的“訴訴苦”,是指幾日前,上海市經濟信息委員會相關人士到上海行業協會調研,由于多家企業參與,結果成了“訴苦”會。

          本報獲悉,與會企業大約10家。包括中芯、華虹NEC、宏力三大代工企業,華虹集成、展訊等設計企業以及安靠等封測企業,涉及芯片整個產業鏈上下游。

          賽迪顧問半導體分析師李珂表示,這一“訴苦”會的背景是本土半導體產業增速大幅回落,“去年增幅大約20%,今年增幅可能只有不到5%。”

          18號替代文件仍未出

          “大家觀點都差不多,不是直接要錢,主要是要政策支持。”上述人士說。大家想要的政策,則希望是18號文件替代政策、增值稅稅收政策以及融資難題等多項問題。

          截至目前,盡管有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等宏觀綱等政策支撐,但更為具體的產業政策一直處于擱置狀態。

          最尷尬的當然是原18號文(《鼓勵軟件產業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2004年中美貿易談判后,中國廢止了這一文件中所涉的增值稅“即征即退”規定,之后相關方面推出132號文(專項基金)以作緩沖,但因基金額較小(不足10億美元),平攤給企業,根本無法形成真正幫助。

          隨后3年,產業界一直呼吁18號文件替代政策出臺,但至今未聞聲音。

          稅收壓力

          消息人士表示,政策處于真空狀態,而稅收壓力卻已令制造企業著急。

          記者獲悉,半導體制造項目原來適用的“5免5減半”稅收優惠,目前并非不收,而是緩收。

          中芯代表表示,希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能真正落實。此外,明年1月1日全國將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其中規定,企業新購專項設備所含進項稅額,不再采用退稅辦法,而是規范抵扣辦法。由于目前半導體產業設備主要靠進口,這意味著,未來新的制造項目,投資成本將大增。

          上海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舉例說,新建一個12英寸項目,此前總投入約15億~30億美元,但現在投入則要高出4億美元左右。

          設計企業則呼吁創新融資渠道。本土AVS標準企業龍晶半導體CEO梁春林對本報表示,設計企業由于固定資產少,缺少抵押條件,在獲得銀行貸款方面相對艱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偏关县| 青河县| 晴隆县| 千阳县| 临高县| 望奎县| 莱芜市| 大埔县| 习水县| 广西| 宁化县| 沂南县| 澄迈县| 咸宁市| 莆田市| 会昌县| 屏南县| 闽清县| 江都市| 曲阳县| 忻州市| 南溪县| 孝感市| 克什克腾旗| 施秉县| 福清市| 乐山市| 乐安县| 遵义县| 大同县| 罗山县| 晋州市| 章丘市| 忻城县| 镇康县| 沙河市| 云和县| 桂东县| 延津县|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