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不斷加強出口管制和迫在眉睫的關稅風險下,荷蘭芯片制造商 NXP 正在加倍實施其中國本地化戰略——“在中國,為中國,為世界”。據中國媒體界面報道,該公司現在計劃與當地一家代工廠合作,完全在中國制造芯片。該報告援引恩智浦大中華區市場總監周翔的評論稱,該公司計劃與中國當地的代工廠合作,將完整的芯片生產(從前到后)轉移到中國。據 Jiemian 報告,雖然 NXP 已經在天津運營著一家大型封裝和測試工廠,但晶圓制造主要在其美國和新加坡工廠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恩智浦并不是最近唯一一家通過尋找本地代工合作伙伴來
關鍵字:
恩智浦 本地代工 中芯國際
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雖然臺積電一直保持著其主導地位,但曾經穩居第二的三星電子如今面臨嚴峻挑戰,中芯國際展現出強勁勢頭正在追趕這家韓國巨頭。調研機構TrendForce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中,臺積電憑借先進制程導入速度和良率控制方面的絕對優勢,以67.6%的份額穩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國際正以驚人的速度追趕三星電子,其市場份額已攀升至6%并持續增長,而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已降至7.7%。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別為聯電 (UMC)、格芯 (Glo
關鍵字:
晶圓 代工 中芯國際 三星 臺積電 華虹集團 合肥晶合
華為上月推出新款筆電MateBook Fold采用無鍵盤設計,搭載18寸OLED雙屏幕,更是首款搭載自家鴻蒙作系統的產品,展現大陸在美國制裁下的科技實力,備受關注。 然而研究機構TechInsights該筆電搭載的芯片并非中芯5納米,而是7納米芯片,顯示美國制裁仍對大陸芯片業推進技術造成阻礙。綜合外媒報導,TechInsights在報告中提到,MateBook Fold搭載的是華為麒麟X90芯片,使用中芯國際在2023年推出的7納米N+2制程,并非外界推測的5納米,顯示中芯尚不具備量產5納米的實力。在此狀
關鍵字:
TechInsights 華為 麒麟X90 7納米 N+2 中芯國際
臺積電在全球芯片市場保持主導地位,但三星老二地位岌岌可危,不只追不上臺積電,還面臨來自陸廠中芯國際(SMIC)日益成長的巨大壓力,三星與中芯的市場占有率差距正迅速縮小。 主因中芯受惠本土半導體需求,在7奈米和深紫外線(DUV)曝光機設備也取得進展。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臺積電一直是芯片領域的領導者,成功關鍵在于快速導入先進制程技術,是英偉達、蘋果與超威等大客戶的首選伙伴,競爭對手相比之下,創新腳步相當遲緩,未能快速開發新制程,現有制程節點也面臨挑戰,舉例如三星在芯片產業發展不佳。報導指出,根據Tr
關鍵字:
中芯國際 三星
中芯國際發布公告,表示其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擬向深交所上市公司國科微出售所持有的中芯集成電路(寧波)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寧波”)14.832%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芯控股將不再持有中芯寧波的股份。?目前,中芯寧波總計有13名股東,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前四名股東分別為廣東元器利創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占股18.37%)、寧波甬芯集成電路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占股18.37%)、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占股14.83%)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占股12.68%)。資源集中辦大事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國科微 中芯寧波
近日,企查查顯示滬臨通實業(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魏凌云,注冊資本800萬美元(約合5770萬人民幣),由中芯國際旗下中芯集電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根據公開信息,滬臨通實業的注冊地址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申港大道1號,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營業期限自2025年5月15日起,為無固定期限經營。此次投資是中芯國際繼2021年與上海臨港合作建設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后,在臨港新片區的又一重要布局。滬臨通實業的經營范圍涵蓋電子專用材料銷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與推廣
關鍵字:
中芯國際 臨港
據稱,這些問題是由于中芯國際不得不使用自己的工程師進行設備維護,這通常由設備供應商的工程師完成。在美國的限制下,西方工具供應商不允許派工程師到中國進行維護。“在預定的年度維護期間發生的意外事件中斷了生產線并損害了流程準確性,導致良率下降,從而影響了收入,”據報道。據說,為了在美國實施出口限制之前將工具運到中國,跳過了工具供應商的驗證測試,使問題更加復雜。據稱,對中芯國際設備新安裝的設備進行驗證時,“發現了需要糾正的性能問題,導致額外的良率波動”。據說SMIC從研發預算中拿出了30到7500萬美元來修復這些
關鍵字:
設備維護 驗證問題 中芯國際
國內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SMIC)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63.01億元,同比增長29.4%;凈利潤13.56億元,同比大漲166.5%,毛利率同比增長至22.5%,高于指引的19%至21%。這主要得益于產品出貨量的提升,一季度晶圓出貨量同比增長27.7%,環比增長15.1%,帶來規模效益,降低了成本。其中,晶圓營收占比95.2%,200毫米晶圓營收增長18%,300毫米晶圓營收增長2%。從地區來看,中芯國際一季度中國區營收占比84.3%,同比增加2.7%,環比減少4.8%;
關鍵字:
中芯國際
3月10日消息,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的最新研報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合計營收季增近10%,達384.8億美元,再創新高。報告稱,2024年第四季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呈兩極化發展,先進制程受惠于AI Server等新興應用增長,以及新款旗艦級智能手機AP和PC新平臺備貨周期延續,帶動高價晶圓出貨增長,抵銷成熟制程需求趨緩帶來的沖擊。其中,受惠于智能手機、HPC新品出貨動能延續,臺積電營收成長至268.5億美元,增幅14.1%,以市占率67%穩居龍頭。三星排名第二,2024年第四季
關鍵字:
晶圓廠 臺積電 三星 中芯國際
2月11日消息,中芯國際今天公布了2024年12月31日止的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核業績報告,各項業績表現喜人。2024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收入161.3億元,環比增長1.7%,同比大幅增長31.5%;毛利率22.6%,環比增長2.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6.4個百分點。2024年全年收入586.8億元,也是首次超過80億美元,比上年大漲27.0%,創新紀錄;毛利率18%;利潤36.0億元,比上年減少45.4%,主要是由于2024年投資收益、資金收益下降。2024年,中芯國際資本開支為535.7億元,
關鍵字:
中芯國際 業績報告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防部通過《聯邦公報》發布最新版的“中國涉軍企業”清單(Communist Chinese military company,“CMC”,根據美國法律正式規定為“第1260H條名單”),將騰訊控股、寧德時代、長鑫存儲、移遠通信,以及無人機制造商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Autel Robotics Co.,Ltd.)等中企新增列入該清單,完整清單包括134家中企,其中還涵蓋了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等眾多中國半導體企業。根據美國《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的相關規定,被列
關鍵字:
美國清單 長鑫存儲 移遠通信 道通智能 長江存儲 中芯國際
總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SMIC) 是僅次于臺積電的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其股價在過去兩個月一直在上漲,價值翻了一番。彭博社稱,中國推動半導體自力更生推動了這一需求,隨著美國的制裁使本地公司更難獲得采用西方零件的芯片,它們正在轉向像中芯國際這樣的本地公司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國還向其半導體行業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中芯國際也從中受益。然而,盡管半導體制造業蓬勃發展,但中國在尖端芯片和人工智能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世界,這主要是由于華盛頓的舉措。例如,它無法訪問 ASML 最新的 H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大半導體產業網消息,日前,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業績會上表示,為滿足公司客戶的需求,公司將加速布局功率器件產能,充分支持汽車工業和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中芯國際將會在此前宣布的邏輯電路產能基礎上,調轉一部分來做功率器件,不會因為增加功率器件生產而新增產能規模或投資。趙海軍表示,會把原來已有的背面處理、鍵合、邏輯電路等已有工藝能力遷移到功率產品中,這也是之后與客戶合作的方向。
關鍵字:
中芯國際 邏輯電路 功率器件 新能源
8月29日,中芯國際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2.69億元,同比增長23.2%;歸母凈利潤16.46億元,同比下降45.1%;扣非凈利潤12.88億元,同比下降27%。對于三季度營收指引,中芯國際表示環比增長13%到15%,毛利率介于18%到20%的范圍內。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地緣政治的影響,本土化需求加速提升,使得幾個主要市場領域的芯片套片產能均供不應求,12
英寸節點的產能非常緊俏,價格向好;二是公司今年擴產都在 12 英寸,附加值相對較高,新擴產能得到充分利用并帶
關鍵字:
中芯國際
IT之家 8 月 29 日消息,中芯國際剛剛發布了最新的 2024 半年報,IT之家匯總主要財務數據如下:營業收入為 262.69 億元,同比增長 2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6.46 億元,同比下降 45.1%。基本每股收益 0.21 元每股,同比下降 44.7%。毛利 36.53 億元,同比下降 23.6%。毛利率 13.8% 同比減少 6.8 個百分點,凈利率 6.5% 同比減少 17.7% 個百分點。研發投入 26.2 億元同比增長 9.1%,占營業收入 10.1% 同比
關鍵字:
中芯國際 EDA 晶圓代工
中芯國際介紹
'''中芯國際'''成立于2000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擁有三座芯片代工廠,包括一座后段銅制程代工廠。此外,中芯已收購其第四座位于天津的8英寸芯片代工廠,稱之為“七廠”。同時中芯在北京的12英寸廠已在2004年七月開始投產。中芯國際一廠于2003年5月榮獲《半導體國際》雜志頒發的"2003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獎項。
補充說明:截止2009年5月,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芯片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