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成電路支撐業不應“小馬拉大車”
半導體支撐業是生產半導體集成電路產品所必需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其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專用設備、儀器和專用材料與部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441.htm我國半導體支撐業的發展現狀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前景廣闊,受制于人。一方面,在國內半導體產業高速增長的拉動下,我國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初步形成了服務于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支撐業雛形;另一方面,與持續高速增長的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支撐業的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相形見絀,對整個產業發展的制約作用仍然十分明顯??傮w來看,我國半導體支撐業自給程度不足10%,依然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巨大瓶頸。“小馬拉大車”可以說是我國半導體支撐業與集成電路產業關系的形象比喻。
那么,如何突破支撐業瓶頸,如何確?;A設施處于正常狀態;如何不斷提高生產設備的性能、產量和良率;如何保證各種原材料和工業氣體、液體得到充足供應,成為相關配套支持廠商需要幫助客戶解決的關鍵問題。
要使設備材料對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形成強有力的支撐,相關企業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國內從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研發制造的企業如果沒有創新,面對國內外的大市場,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我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行業本身就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所以企業創新能力也就是國家在該領域趕超其他國家的重要力量。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旺盛的創新能力是企業健康發展、產品滿足市場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緊密聯系用戶。半導體行業的技術更新很快,設備和材料廠商必須與用戶緊密聯系、合作,才能急客戶之所急,才能不斷推出客戶需要的產品,并在使用中不斷完善提高。
再次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在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的今天,再加上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國際廠商能做到設備和材料在世界某一個地區生產而迅速銷售到另一個地區的客戶那里進行裝配或生產。因此,在發展國內半導體支撐業過程中是否能夠放眼全球,將成為其成功的關鍵。
最后應該觸類旁通,在半導體相關領域尋找突破口。在目前的情況下,國產的設備和材料進入主流的集成電路大生產線還有一定的難度,既然如此,國內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生產廠商就該考慮在其他的市場上闖出一片天地。太陽能電池作為可再生的環保產品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世界太陽能電池近幾年的年銷售增長率已超過40%,與其相關的設備和材料行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生產太陽能電池用的單晶爐產品技術含量不是很高,國產的單晶爐完全能夠滿足太陽能電池片的工藝技術要求。因此,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應該看準這個市場,把握市場脈搏,使之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的生產相對容易,因此材料企業也可以搭上太陽能熱的班車,適當往這方面傾斜。
以上均是企業自身要解決的問題,而國家在整個支撐業的發展中充當的角色也許更讓業內期待。有關人士表示,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國家應該在政策、資金、關稅等方面對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有所傾斜,系統研究振興我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專用裝備制造業的有關政策,如在稅收方面至少享有與國外設備和材料企業同等的待遇:如果進口設備免關稅,那么國產設備生產所用零部件進口也應實行零關稅;在發展初期進行研發資金資助;鼓勵國內裝備制造企業、專用裝備用戶企業和資金進入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專用裝備制造業中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