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機或遇拐點:攪局者和督促者的雙重啟示
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中國共生產手機5.48億部,其中1.5億部為山寨機,大約40%銷往非洲等世界其他地區。為了向讀者全面剖析山寨機現象,本報將對山寨機進行三期系列報道,分別對山寨機的產生原因和現狀;山寨機帶來的影響和反映的問題;以及山寨機的出路和品牌手機的應對之策進行深入分析。本期作為系列報道第一期,我們將主要就山寨機存在的深層原因以及產業鏈配套能力進行解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439.htm山寨機或遇拐點
經過2007年的鼎盛時期,山寨機或將迎來其市場的拐點。但是這卻并不意味著其威脅即將解除。
“我還沒吃晚飯,你等我先去吃點東西。”從事山寨機銷售的阿華(化名)說出這句話時已經是晚上23點多了,雖然最近深圳開始了山寨機的嚴打,但是阿華的繁忙程度相比之前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他在網上的山寨機小店上個月剛剛開張,很多瑣碎的事等著他去處理。
去年10月,手機核準制取消,許多黑手機泛白,加入正規軍。但更多的黑手機們并無意去經營一個品牌,而是繼續他們的“黑道”生意。阿華就是其中一員。
“尤其是在一些偏僻農村,那里的用戶完全沒有品牌意識,正規手機品牌根本無法和我們競爭。”阿華說。
而這些大小不一的山寨手機之所以能在中國、在深圳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也非偶然。“深圳有全世界最完善、最龐大的手機產業鏈,而且價格低廉。”阿華認為這是他們得以生存的基本保障。
尤其是近兩年,雖然屢次進行市場整頓,但山寨機之勢非但沒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某種需求。
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共生產山寨機1.5億,其中相當部分銷往國外,主要遍及亞非拉地區。
這離不開深圳完備的產業配套能力,一項統計表明,在深圳的手機生產企業已有近140家,與之配套的方案整合公司36家,主板研發企業140家,外觀結構設計企業50家,藍牙廠商近300家;渠道上,深圳共有國包商約250家,省包商1260至1300家,整機貿易公司20家,手機賣場100家,零售商150家及物流配套企業150家。這條產業鏈為山寨機提供了非常富足的條件。
山寨機的壯大有著諸多的主客觀原因,尤其是2007年以來,平均100%的純利潤使得山寨機步入絕對的黃金時代。但是對于阿華來說,更關鍵的是這個黃金時代還能維持多久?
“大的趨勢還是向下走的,我們現在的利潤已經遠不如以前了。”阿華說這話的時候略顯疲憊。“現在的山寨機也開始競爭質量了,這就意味著成本更高,利潤更低。”
一方面山寨機終究是依賴品牌手機而生存,另一方面山寨機市場競爭也趨于激烈,利潤逐漸走低,這使得山寨機本身的發展面臨限制。一部分山寨機將可能在競爭中淘汰,另一部分可能在競爭中提升品質甚至走上品牌之路。而第三方面,來自運營商定制的勢力也正在搶占市場,使得山寨機空間也逐漸減小。這一切注定,純粹的山寨機,無法成為市場的主流。
對于品牌手機而言,山寨機改變了過去的市場格局,手機產業的高額利潤遭到嚴重質疑,甚至有部分品牌將因此而改變命運。
強悍山寨機 泛濫四因
2007年10月,國家取消了手機生產牌照核準制,意味著手機生產市場完全開放,被關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黑手機”終于被洗白,轉而成為了“山寨機”。隨著很多國產手機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信息披露出來,“山寨機”又一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仔細分析山寨機崛起的背后,除了政策層面的因素外,四個因素不可忽視。
低價:低廉的價格是“山寨機”的最大賣點。“山寨機”銷售價格的范圍一般在400元到1700元人民幣之間,相當于1000元到5000元價格水平的品牌手機。一般來講,“山寨機”的銷售價格小于同等性能水平品牌手機的二分之一。
而低價的根本則依靠成本低、產品上市周期短、渠道積極性高這幾個方面起作用。“山寨機”廠商一般都是手機經銷商,他們看到一些品牌手機的熱賣機型后,找到手機設計公司作破解和仿冒設計,再找到加工工廠進行生產,生產出來后直接投入到渠道開始出貨。在成本方面,“山寨機”節省了品牌手機廠商在產品研發、入網檢測和品牌營銷方面的費用;一般從經銷商看中熱賣機型到開始出貨“山寨機”,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到5個月,有的甚至更短,非常利于資金快速回籠。
或個性或高仿:時尚、功能完備的“黑手機”或“山寨機”迎合了消費者對個性追求的趨勢。“山寨機”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正是因為它在外觀、功能和價格等方面滿足了人們的這種需求。許多“山寨機”的外觀相對比較時尚,并創意新穎.而另一部分則設計緊隨國際市場的潮流,其中多數都是模仿知名品牌,尤其是國外大品牌的熱銷機型。而且“山寨機”幾乎配置了所有的多媒體功能,如MP3、MP4、拍照、攝像等功能,這些功能已經成為“山寨機”的標準配置,并且30%到40%的“山寨機”都具有手寫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