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市場分析 > 大陸與臺灣IC:豺狼與黑熊的戰爭

        大陸與臺灣IC:豺狼與黑熊的戰爭

        作者: 時間:2015-01-12 來源:互聯網 收藏
        編者按: 臺灣半導體產業,已經嚴重感受到中國半導體業兵臨城下的迫切危機,無奈的是,相對中國政府處心積慮沖著臺灣而來,83%業者對政府的作為感到不滿與非常不滿。

          臺灣業者的處境,只會越來越艱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8008.htm

          三倍薪、來臺設研發中心

          就算沒挖到要角,也動搖員工向心力

          枱面上,中國業者大動作頻頻,枱面下,中國業者透過各種管道大肆挖角臺灣人才,讓兩岸競爭進入肉搏戰。

          一直以來,臺灣工程師要進入產業的最佳選擇,除了臺積電就是聯發科,晶圓代工領域里,中芯國際對人才的吸引力比不上臺積電,但在設計領域里,展訊、海思等公司的人才吸引力,可就不比聯發科差了。

          “去年,趁聯發科合并晨星的陣痛期,展訊一口氣就挖走了晨星三百名工程師。”業內人士說,展訊相中的,正是兩家公司合并后,勢必會有許多位置與人力重疊,人才流動絕對免不了。

          再 者,中國半導體廠的薪資待遇很敢開,也是不爭的事實。“以公司規模作為簡單區分,有些中型中國設計廠能開的薪資,大約是臺灣的二至三倍;一些大型公司 給的薪水有兩倍,這還不包括配股。”瑞星管理顧問公司業務總監蔣宗蕓指出,加上配股的話,一位年薪兩百萬元身價的工程師,被挖角到中國公司后,身價可望跳 增至六百萬元。

          蔣宗蕓說,若中國公司對該職位需求高,當然也有薪水幣值從新臺幣轉為人民幣,直接五倍跳增的情況。而這些中國設計廠,多半透過獵人頭公司,找尋人才,挖角目標以整個團隊為主。

          曾在兩岸IC設計廠出任業務副總經理職務的業內人士坦言,“中國公司給的薪資,確實已經超越臺灣,在這種情況下,人才會流動,是很正常的事。”

          像 是去年與離職主管袁帝文爆發訴訟官司的聯發科,就是兩岸競爭、挖角的案例。據了解,袁帝文在二○○○年進入聯發科,在聯發科一待就是十一年,由于袁帝文是 聯發科曾掌管無線通訊事業部門總經理徐至強的手下大將,“只是,隨著徐至強在一○年離開聯發科,袁帝文會走,也是大家預期中的事。”深知內情的人士說,當 時,展訊就是看準袁帝文勢必隨徐至強而去,直接找上袁帝文接觸,還讓他出任展訊上海總經理。

          后來這件事被聯發科發現,一狀告上法院,還指控袁帝文在離職當天非法下載公司機密檔案,竊取營業祕密。

          今年八月,聯發科再度爆發內鬼案,十名聯發科離職員工到一家名為鑫澤的港資公司任職,背后就藏有展訊的影子,業界一度傳出,這些挖角動作,正是由袁帝文發起,“因為袁帝文對聯發科手機晶片團隊很了解,這對展訊挖角很有利,精準地知道該找哪些關鍵人物進行挖角。”

          對此,本刊試圖向袁帝文查證,但他一聽到來電者是媒體,立刻就掛斷電話。聯發科雖不愿證實傳言,但內部人士私下透露,袁帝文離職后,確實曾與聯發科員工接觸過。

          “聯發科員工到了展訊,不只是把高效率的工作精神帶去,更可怕的是,像他(袁)這樣的例子,才是聯發科人才流失的隱憂。”一名長期觀察IC設計業的分析師說。

          在中國IC設計公司工作多年的臺籍高階主管更指出,“現在中國IC設計公司最喜歡找的人才,就是有八到十年經歷的工程師,這些人在大公司如聯發科要不到好位置,就會動念想換工作;在小公司的人,如果每年薪水沒有更好的增幅,中國公司一招手,愿意去的也大有人在。”

          尤其,中國IC設計也學聰明了,與其將大批挖來的工程師往中國送,在臺灣設立一個研發中心,成本更低、也更有利于吸引臺灣工程師加入,“像是訊崴的背后就是中國海思,大家去面試都是在那里,幾乎在臺元(科技園區)上班的人都知道。”一名從晨星并入聯發科的工程師說。

          “就算中國IC設計公司不見得能挖到臺灣最好的工程師,但他們今年以來不斷釋放這些消息,已經達到干擾臺灣業者的效用。”這名在中國IC設計廠工作的高階主管說,最近工程師們碰面都會私下調侃,接到中國公司的面試邀請,薪水是兩倍或三倍。

          “海歸派”不容小覷

          中國的目標不限臺廠,而是放眼國際

          當兩岸競爭已進入肉搏戰,臺廠自然不能忽視這股正在崛起的力量,只是,長期在兩岸往來的一家IC設計公司總經理就指出:“中國政府背后的目標,絕對不會只限于超越臺廠,重點還是要養出能夠與英特爾、平起平坐的國際級公司。”

          就拿展訊來說,過去五年展訊成長的速度飛快,去年營收年成長幅度高達四八%,遠比聯發科的三六%還驚人,“背后最大的關鍵,當然是展訊董事長李力游。”陳慧明說。

          這幾年,由于駐點香港的緣故,陳慧明有很多機會與中國IC設計廠接觸,面對這股中國半導體大軍壓境的危機,他最有感。

          其實早在○八年前,李力游是博通的資深業務拓展總監,所以對手機晶片領域相當熟悉,因此,當李力游回到展訊工作后,升遷速度比任何人都快,○九年他就當上了展訊執行長,隔年更成了展訊董事長。

          陳 慧明說,展訊其實比聯發科更早進入功能型手機市場,產品卻比不上聯發科,李力游發現,問題出在展訊產品的穩定度。因此○九年他一上任,就把重點放在展訊晶 片穩定度的改善,那一年,展訊手機晶片在市場崛起,逼得聯發科也跟著打了一場艱辛的價格戰,一場戰役打下來,聯發科并沒有獲得勝利,甚至導致掌管手機晶片 部門大將徐至強黯然離職。

          在陳慧明的觀察中,李力游的親力親為令人印象深刻,“他這個人很厲害,就算已經做到這個位置,他還是會親自上陣 跑業務。”陳慧明說,李力游過去累積了行銷和業務的經驗,親上第一線跑客戶對展訊來說絕對是一大加分,因為李力游知道客戶的問題在哪里,立刻訂定改進目 標,大大提升展訊的效率。

          李力游不是中國半導體產業里的特例,像是展訊創辦人、現為華創背后操盤人的陳大同,還有威盛旗下的手機晶片廠威睿電通執行長張可,都是海外留學回來的“海歸派”,甚至李力游、張可與徐至強還曾同為美商Rockwell半導體的同事。

          如今,中國政府大力催生下,不惜動用國家資源也要將中國半導體產業拉拔起來,國際大廠接連被招降,寧可用低頭合作代替正面競爭,臺灣業者如果再不增加自身競爭力、臺灣政府若再漠視不管,臺灣面板、太陽能產業淪為慘業的殷鑒不遠,臺灣半導體產業得謹慎面對這空前的危機!

          擴大布局,中國步步進逼

          由于中國每年進口晶片金額多達2000億美元,遠比石油進口額還高,讓中國政府忍不住下重手,整并、投資動作頻頻,就為拉拔自家半導體產業。

          2013/07 紫光以17.8億美元購并展訊,12月自美股下市。

          2013/12 北京市政府投入300億元人民幣,成立“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恩智浦半導體與大唐電信合資成立大唐恩智浦公司,搶攻車用電子市場。

          2014/02 中國政府對展開反壟斷調查。

          2014/05 英特爾宣布與瑞芯微策略結盟。

          2014/06《國家積體電路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展政策出臺,備妥千億元人民幣資金;浦東科技以6.9億美元投資從事IC設計的瀾起科技。

          2014/07傳出反壟斷調查,恐遭中國政府罰款12億美元;砸9億美元購并銳迪科;中芯與高通宣布,將在28奈米制程和晶圓制造緊密合作。

          2014/08 清芯華創開價16.7億美元,欲收購豪威。

          2014/09 江蘇長電證實正與星科金朋商討購并事宜;英特爾出資15億美元入股,取得20%股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临江市| 孟州市| 麦盖提县| 长丰县| 富裕县| 叙永县| 大同市| 九龙坡区| 岳普湖县| 绥中县| 浦江县| 林西县| 灵石县| 禄丰县| 永福县| 神农架林区| 临海市| 深水埗区| 益阳市| 福清市| 皮山县| 濮阳县| 乌鲁木齐市| 蓬溪县| 黔东| 明水县| 南靖县| 永德县| 利津县| 新邵县| 从江县| 扶绥县| 禄劝| 聂拉木县| 扬中市| 张家口市| 丰宁| 吉首市| 河津市|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