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剖析小米的困局與突圍路徑
以下簡單分析一下國內最具實力的小米、騰訊、百度三家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550.htm小米:在國內智能硬件市場,小米的這種主動布局方式,即主動入股美的,主動入股眾多智能硬件開發團隊,努力搭建滿足智能硬件的云端服務平臺,顯然要優于騰訊、百度這種被動等待智能硬件開發者找它們合作的方式,因此小米在此領域獲勝的概率更大些。
騰訊:騰訊具備現今國內最全面的私人數據解決方案,包含:用戶個人數據,行為數據、關系數據等等,而且已經推出基于智能硬件的數據平臺,除此之外,騰訊的云計算體系完全強于金山+世紀互聯+迅雷的云服務體系。
百度:在基于未來智能家居操作方式方面,百度最有實力,其旗下的深度學習研究院,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文字轉換、知識圖譜、事物組合圖譜等在國內是最先進的,遠遠領先于騰訊、小米,如果騰訊、小米不解決自然語言解析的難題,恐怕每次修改路由器密碼還得親自登錄、手動輸入等等,而百度一句話即搞定,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巨大優勢。
綜合看來,小米此次在智能硬件領域的布局,最終能夠達到通過大數據獲取超額利潤的意圖,或許只有30%的概率能夠成功。
至此為止,可以說小米的布局已經將華為、聯想、中興、酷派、魅族、錘子、vivo這些競爭對手遠遠的甩到了身后,隨著時間的發展,它們越來越不在一個層面競爭。
(2)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
正是因為在智能硬件領域的布局有可能會失敗,因此,小米勢必會選擇另一個領域作為突圍方向,而雷軍為此也準備了10億美金。我們將智能硬件所屬領域再次放大,看看整個硬件領域的分類,如下圖所示:

顯然,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已經趨于完整,如果現有的智能家居的戰略不能支撐起小米的千億美金市值,則小米只能在這張圖表中選擇其它品類進行全新的擴展,相比于高鐵、飛機、火箭這種企業級、高技術、高度信息化的領域,小米最有可能選擇的則是汽車領域,即傳統汽車的電動化、信息化、自動化改造,即類似于特斯拉那樣進入智能電動汽車領域,而數萬億美金的汽車市場,將輕松支撐小米千億美金的市值。
電動汽車與智能家居硬件領域已經相距很遠,相比于智能手機時代的屌絲用戶,電動汽車所面向的客戶群體、消費能力、推廣方式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小米電動汽車的整個布局都要重新規劃調整,包括“小米”這個品牌不再適合,小米電動汽車會注冊全新的品牌,一切從零開始。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比較器相關文章:比較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