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扶植IC產業 自建IC一條龍
中國大陸官方即將推出6,0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銀彈政策來支持本土IC產業,這是近10年來的最強政策,具體的投資細則預估將在下半年推出。但市場分析認為,除了資金之外,大陸本土的IC產業還必須面對人才與專利等諸多障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7303.htm大陸發改委曾在去年對美國通訊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與無線技術專利廠交互數字公司(Inter Digital)展開反壟斷調查,就被視為是官方有意支持本土企業的具體表現。
新浪引述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的說法指出,有了IC產業扶持基金,缺乏資金的IC產業將解決一大問題,但在專利、人才、與管理方面的問題難以立即改善。他指出,大陸IC設計企業近年來面臨的國際專利訴訟越來越多,只有突破這些困境,本土IC產業才有可能出現大幅躍進。
北京君正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生雷認為,IC產業扶持基金的推出可能與國家安全有關。因為自從史諾豋(Edward Snowden)爆料美國國安局事件之后,資訊安全得到了大陸政府高層的重視,而IC產業則一直處于資訊安全的核心地位。
自去年底以來,中國大陸將設置扶持半導體(IC)的產業基金之消息便已傳出。昨(21)日有權威人士透露,中國國務院已批準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相關文件已下發各部門,預估IC產業發展基金的總規模將達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過市場預期,官方并將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IC公司發展。
大智慧阿達克斯通訊社昨日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大陸各省市將以北京在去年底成立的集成電路(臺灣稱積體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為范本,在各地成立類似的基金來支持IC產業,以財政資金來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所以總規模會達到6,000億元。除此之外,工信部還將另行成立一個IC產業基金,規模為數百億元。
據了解,北京在去年成立規模300億元的IC產業扶持基金,而后武漢、上海、深圳等地也傳出仿效北京的做法,制定各自的IC扶持基金。
中國證券報的報導曾經指出,大陸官方將在今年內推出針對本土IC產業的扶持政策,力度將為近10年來最大,涉及層面包含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IC設計到下游封裝測試,以及相關材料。而當初市場所預估的IC產業扶持基金規模為1,200億元。
消息人士認為,6,000億元規模的政策設計目標將有望帶動5~8倍的社會資本,未來5到10年之內投入到IC產業的資金將上看3兆~5兆元。而IC產業發展基金將邀請基金管理公司來進行管理,以股權投資方式投入資金到IC產業,等到企業發展成熟后再退出。
大陸IC業內人士指出,大陸政府這次針對IC產業的扶持力度可謂前所未見,支持模式與過去國務院4號文、18號文的減稅、補貼有明顯不同,這次的扶持基金將使IC產業偏向市場化運作,這對中芯、展訊、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等較具規模的制造與IC設計企業來說是利多,但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被并購。
業內人士表示,大陸本土IC產業近年發展迅速,已具備垂直整合、獨自接單能力,雖然臺灣廠商目前在技術上仍有優勢,但利潤已經受到影響,如果再加上官方數千億元規模的銀彈挹注,趕上臺廠水準或只是時間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