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TSMC 賽靈思穩猛打制程牌
賽靈思(Xilinx)營收表現持續看漲。賽靈思將攜手臺積電,先將28納米(nm)制程的新產品效益極大化,而后持續提高20納米及16納米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制程比例,同時以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系統單芯片(SoC)及三維積體電路(3D IC)三大產品線創造5年以上的持續獲利表現。
賽靈思企業策略與行銷資深副總裁Steve Glaser認為,賽靈思將可利用與臺積電良好的合作關系,于先進制程競賽中穩扎穩打,獲得客戶青睞。
賽靈思企業策略與行銷資深副總裁Steve Glaser表示,在智慧化的浪潮下,FPGA能提供廠商在最短的時間內創造產品差異化的優勢,因而成為驅動網路(Network)、資料中心(Data Center)、汽車、工業、能源等系統智慧化的重要元件;賽靈思正持續推進產品制程節點,其中,28納米制程產品表現最為亮眼,預估該公司的28納米 FPGA今年市占率將達61%,明年Q1將超過七成,并為該公司帶來逾1億美元的營收,且2014年28納米FPGA更將朝2.5億美元的營收目標邁進。
Glaser進一步指出,在28納米制程成為公司獲利的重要節點后,賽靈思亦已于今年7月投產20納米制程FPGA,將以UltraScale可編程架構為客戶帶來較競爭對手高出1.5~2倍的產品性能,持續挹注未來幾年的營收。
Glaser 強調,臺積電無疑是賽靈思于先進制程競賽中的最佳合作伙伴。根據賽靈思內部分析資料,臺積電在20納米制程以雙重成像(Double Patterning)技術,擁有較高的電晶體密度優勢,且具備制造賽靈思3D IC及安謀國際(ARM)系統單芯片的專業與設計資源,包括UltraScale架構、Vivado軟體及矽智財(IP)等,因此對賽靈思而言是可長期合作的晶圓代工伙伴。
事實上,賽靈思與臺積電已于21日共同宣布量產業界首批異質(Heterogeneous)3D IC--Virtex-7 HT系列。賽靈思采用臺積電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技術開發28納米3D IC產品,整合多個芯片于單一系統上,因而可顯著縮小芯片尺寸,同時提升功耗及效能優勢。
Glaser分析,競爭對手Altera雖選擇英特爾(Intel)做為晶圓代工伙伴,但在FPGA先進制程競賽中,必備武器除代工廠的制程技術外,FPGA廠商尚須更新產品架構與設計工具。
Glaser指出,未來賽靈思將以三大制程(28/20/16nm)所帶來的優勢,以及三大產品線--FPGA、SoC及3D IC延伸產品觸角,分別針對低價格、高性能及與20納米制程記憶體結合的高端處理器需求,推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根據賽靈思最新發表的2014年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資料,該公司Virtex‐7/Kintex‐7/Artix-7/Zynq-7000等新產品系列銷售報捷,其中,Zynq-7000系統單芯片系列除在汽車及工業市場持續攻城掠地外,亦獲得四成以上的無線解決方案廠商青睞,未來更將被應用于資料中心,因此,新產品系列共占第二季出售產品36%,為所有產品中比例最高者,且較第一季成長22%,系賽靈思營收成長3%的重要生力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