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國產半導體裝備業崛起 打破海外壟斷尤需技術創新

        國產半導體裝備業崛起 打破海外壟斷尤需技術創新

        作者: 時間:2013-12-27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與國外半導體裝備巨頭相比,國內廠商仍存較大差距,當前國內高端制造裝備大多仍需依賴進口。專家表示,國產半導體裝備業亟須努力突破核心技術,加大資本投入,構建完善生態鏈體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3273.htm

          國產業迅速崛起

          據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介紹,近年來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國產半導體裝備業提供了歷史性發展機遇。目前一批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制造裝備、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制造裝備開發成功,國產裝備實現從無到有、從低端裝備到高端裝備的突破,一些裝備開始與國際領先廠商競爭。

          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金存忠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出臺支持發展制造業的諸多政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與成套工藝專項”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重點進行45—22納米關鍵制造裝備攻關等,使裝備和材料占國內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10%和20%,并開拓國際市場。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2013年中國半導體制造裝備戰略峰會暨市場年會”上獲悉,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17家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統計,2012年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為36.8億元人民幣,預計2013年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為42億元人民幣。

          與國際巨頭相比仍存較大差距

          隨著國家啟動專項的支持和推進,一些關鍵半導體設備已從2000年落后國外先進水平5代,縮短為現在的1-2代,已有部分設備可以在大生產線上替代國外設備。但僅僅有幾種設備國產化還遠遠不夠,國內仍然沒有整線制造的能力。許多國產半導體設備中的關鍵零部件也仍不具備國產化能力,依然需要進口,這也使得國產設備的完全自主仍然面臨挑戰。

          《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執行編輯黃剛表示,我國半導體設備的發展始于模仿,設備本體的設計與制造和與之配套的工藝技術脫節比較嚴重,戰略模式、商業模式、創新能力與國際巨頭相比仍存較大差距,而且設備供應商缺乏對產品應用趨勢和發展方向的深入了解。即使某些設備供應商的研發團隊具有國際前沿技術研發能力,開發出高端設備,卻苦于沒有機會進入應用領域進行驗證,導致無法在工藝驗證及批量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改進設備,最終高端設備無法實現批量銷售、缺乏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 半導體設備 封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银川市| 防城港市| 疏勒县| 凯里市| 桐乡市| 贵德县| 灵丘县| 南康市| 察隅县| 昭苏县| 策勒县| 大化| 乌拉特前旗| 阿克| 油尖旺区| 镇安县| 嘉禾县| 云梦县| 扬中市| 凉山| 怀集县| 虎林市| 富民县| 信阳市| 九台市| 类乌齐县| 德清县| 永仁县| 长岭县| 文昌市| 民丰县| 宜兴市| 澄江县| 朝阳市| 洛宁县| 广东省| 曲松县| 汽车| 长白|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