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編輯觀點 > 關稅戰對中國半導體公司絕不是好消息

        關稅戰對中國半導體公司絕不是好消息

        作者:lj 時間:2025-04-13 來源:EEPW 收藏

        最近話題很熱,愛國熱情下幾乎全是對川普策略的冷嘲熱諷以及對未來美國人民水深火熱生活的擔憂,似乎感覺這個事情跟我們完全沒有關系。但實際上呢,如果真的要打下去,產業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4/469363.htm

        按照最新消息除了中國大陸和港澳之外地區的關稅短期內會維持在10%,至于對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來說,是54%也好,還是104%或者125%,其實沒多少影響,國際貿易基本上60%關稅就已經等于放棄貿易可能了。不過一個有意思的點是,美國目前沒有對和藥品兩大類征收10%關稅,那么這部分是否包含在對中國的執行以及中國反制關稅中是否包含就需要進一步的消息。

        我們先不考慮相關的產品什么時候納入關稅戰體系,分析一下半導體產業在美國人眼中對中國的作用。對美國政府來說半導體產業的意義是什么,是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七寸”,特別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衍生價值的半導體產品(AI,自動駕駛,超算等)這方面不光是要限制你中國發展,更要防止你中國有可替代的產品。而川普的MAGA需要的只是臺積電的制造能力和先進工藝,對其他的中國廠商僅僅是限制先進工藝的采用而已,目的就是防止中國系統廠商的系統級方案性能趕上美國同行。

        所以關稅戰美國首先排除了半導體,畢竟按照中國的芯片產品晶圓制造的原產地確定原則,關稅戰必然影響美國模擬半導體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雖然短期內在高性能模擬芯片方面,中國模擬廠商很難替代,但歐洲和日本可高興了。另一個問題在于美國是半導體設備、高性能測試儀器和EDA軟件最大出口國,這些產品基本都是made in us。所以美國的關稅豁免優先覆蓋了這些領域的產品,希望不會因為關稅問題影響這類產品的全球競爭力。

        那么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公司來說,關稅戰開打究竟是不是好消息呢?從國產的設備到測試儀器,再到晶圓廠和芯片設計公司以及EDA廠商,理論上都有更大的市場機遇,畢竟美國芯片產業鏈受到影響后,受益最大的應該就是國產半導體產業鏈的廠商。但實際上分析一下,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

        先說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這塊應該是利好為主,特別是不依賴美國先進工藝芯片的廠商,絕對是利好,因為應用材料、泛林、KLA和泰瑞達的設備都要承擔高關稅,讓他們產品的性價比驟然拉低,幾乎變成奢侈品。不過鑒于很多半導體設備中需要不少美國高性能模擬和處理芯片,以及可能存在的國內晶圓廠資本投入下滑的情況,只能說謹慎看好他們的光明未來。

        再說晶圓廠,晶圓流片原產地原則可能會讓一些美國或其他地區的廠商把成熟工藝晶圓交給中國晶圓廠進行制造(ST和NXP已經開始此類計劃),從而可以避免高額芯片關稅限制,但是這部分的業務量增加可能不會很快到來,因為轉換晶圓廠不是個短期能實現的。不過對晶圓廠來說,如前面所說,關稅下高額的資本支出幾乎不可避免,因為短期內指望國內設備廠商平替美國巨頭們的設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國內這些設備是否會因為關稅問題性價比同樣降低,也是個值得觀察的問題。一方面是業務量可能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資本支出的增加,2024年中芯國際的財報可能就是最好的說明(營收大幅提升,利潤大幅下降)。

        下面是最龐大的主體,國產芯片設計廠商們。表面上,美國芯片因關稅導致成本增加,真正國產替代的大都是成本敏感型芯片,客觀上對國產替代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不過真正美國產的成本敏感性芯片不多,最大的可能就是消費級BMS類芯片,而高性能射頻和模擬轉換器這類芯片幾乎很難被替代,所以實際利好有限。真正的問題是,如果關稅戰持續下去,國內的電子制造規模勢必會縮減,中國本土芯片90%以上的市場都來自于國內的電子制造體系,最大的優勢就是貼近客戶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那么一旦關稅戰持久下去,國產電子制造產能勢必會部分外遷,哪怕外遷10%-15%,對國內芯片廠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業務損失,特別是美國這次重點瞄準的就是東南亞幾個國產電子制造業外遷的熱門區域,外遷到這幾個區域似乎對中國芯片廠商的競爭力還不算太遠,但這幾個地區的稅率估計也不會很美麗。中國消費電子產品目前大概占了美國一半以上的消費電子供應,這部分產能如果外遷最可能就是遷到墨西哥去,貼近客戶設計需求就很難做到了,據說墨西哥是主要國家里,中國人最難長期定居的國家,這樣我們就很難預估國產芯片廠商的未來市場空間了。

        市場面臨萎縮的同時,國產芯片廠商的成本反而極大可能攀升,三大家的EDA要漲價,國產EDA暫時替代不了。芯片設計IP暫時不會漲價,這個還好。但測試和仿真過程的軟硬件國內廠商短期內也很難替代,這部分工作量占比越來越大,就算自己搭測試系統,成本支出一樣會增長不少。這么看下來,關稅戰持續下去,國產芯片廠商日子不會好過。芯片廠商不好過,這就意味著不管是國產EDA還是國產晶圓廠再到國產設備廠商,都會受到產業鏈發展的制約,影響未來業務發展。

        其實歸根結底,關稅戰影響的不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本身,也不會直接影響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結構,因為美國本身芯片制造才占全球11%左右。真正的問題是中國電子制造產業規模龐大催生了中國電子制造相關產業鏈的不斷繁榮。據統計中國大陸擁有全球48%的電子制造能力,如此龐大的電子制造市場直接給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廠商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一旦電子制造規模因為關稅問題萎縮,那么本就因靠近設計而擁有競爭優勢的國產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空間都會受到明顯的擠壓。

        當然,部分國產半導體產業鏈廠商還是會受益于關稅戰,迎來更為光明的市場前景,不過對于大多數國內半導體廠商特別是芯片廠商來說,謹慎對待未來可能的國內制造規模發展前景,可能是應對長期關稅戰必須做好的準備。




        關鍵詞: 關稅戰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南乐县| 金山区| 民乐县| 湖州市| 石门县| 廊坊市| 小金县| 陇西县| 龙山县| 丰顺县| 大方县| 巧家县| 博乐市| 望城县| 兰溪市| 苗栗县| 兴宁市| 淮阳县| 吐鲁番市| 许昌县| 来凤县| 昌乐县| 安阳市| 桦川县| 兰考县| 霍邱县| 墨玉县| 云浮市| 巢湖市| 和静县| 孝感市| 沂南县| 金沙县| 文昌市| 邵武市| 南皮县| 罗田县| 刚察县| 治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