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2024.10.28)半導體一周要聞-莫大康

        (2024.10.28)半導體一周要聞-莫大康

        作者: 時間:2024-10-28 來源:求是緣半導體聯盟 收藏

        一周要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10/464067.htm

        2024.10.21- 2024.10.25

        1. 18A制程幕后關鍵人物:一位讓CEO愿意開出空白支票的女高管

        北京時間10月26日,日前通知其制造員工,公司已經選定公司技術開發負責人安·凱勒赫(Ann Kelleher)的接班人選。

        現年59歲的安·凱勒赫(Ann Kelleher)是一位說話溫和的愛爾蘭女人,她在公司內部以善于提出深刻問題和深入科學理解而聞名。

        她于1996年作為工藝工程師加入,曾在該公司愛爾蘭的工廠和后來的新墨西哥州及亞利桑那州工廠中晉升。自2020年以來,她領導英特爾的技術開發團隊。

        基辛格出任CEO后,英特爾迅速提出了IDM 2.0戰略,志在重新奪回制造領域的優勢地位,并提出了“四年五節點”的計劃。

        這個計劃是指從2021年到2025年,英特爾實現五個新一代的芯片制程節點技術。按照英特爾的說法,英特爾將按計劃或提前完成這個計劃。

        沒有跡象表明基辛格對在18A或其他技術上的進展不滿,但在推進18A量產的關鍵時候,這個接班人的宣布計劃確實讓外界感到意外。

        目前,英特爾正在全力推進18A節點的量產工作。作為英特爾技術開發業務的負責人,安·凱勒赫(Ann Kelleher)監督了其工廠和18A技術的開發。

        2. 國內首顆3nm SoC芯片成功流片!

        在這次3納米芯片的成功背后,展現了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首顆系統級芯片澎湃 S1,之后又陸續發布了影像芯片 C1 和電源管理芯片 P1、G1 等產品。此次3納米芯片的流片成功,不僅標志著小米在高端芯片領域的進一步邁進,也為未來的智能手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據分析,小米的新一代3納米芯片預計將在性能上有顯著提升,甚至有可能達到或超過現有的頂級移動處理器如驍龍8Gen3和天璣9300。

        小米公司的3納米芯片,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發展,也是為了中國芯片的崛起,也是為了中國制造的榮耀。小米公司已經超越了蘋果,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它的目標是在3年內成為世界第一,這是一個非常有信心和野心的目標,也是一個非常有可能實現的目標。

        3. 諾獎得主施蒂格利茨美對華芯片政策實際上是在幫中國

        近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施蒂格利茨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售芯片的政策實際上是在幫助中國。施蒂格利茨指出,這種限制措施不僅沒有意識到其對中國的幫助,反而可能加速中國在先進領域的自主發展。

        施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是一位著名的美國經濟學家,出生于1943年2月9日,目前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級教授,并且是哥倫比亞大學政策對話倡議組織的主席。他因在不對稱信息市場分析方面的貢獻而獲得了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此外,施蒂格利茨針對全球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2008年以前的時代是“超全球化”時代,但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開始,你就能看到全球化有所減弱。但這并不是全球化時代的終結,而只是‘超全球化’的終結,是全球化模式的重組。

        在美國對華芯片政策上,施蒂格利茨表示,“我們對向中國銷售納米芯片實施限制,這反而促使中國更快地發展自己的產能。我們沒有認識到這實際上是在幫助中國,這有點短視。我們有短期優勢。但是,通過實施這些制裁,我們實際上是在鼓勵中國更快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4. 中國臺灣工研院關于2024中國半導體業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1730099399759.png

        5. AI更像是小腦,而不是大腦

        AI更像是人類小腦的功能體現,而非大腦的復雜性。小腦主要負責協調運動、平衡與學習,AI在處理信息、執行任務時展現出的能力與小腦的功能相似。

        AI的核心在于數據處理與模式識別,而不是復雜的推理與理解。通過學習大量數據,AI能夠識別出潛在的模式,進行預測與決策。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使得AI在特定任務上表現出色,例如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能力使得AI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類,但這并不意味著AI具備人類大腦的全面智能。AI的工作方式依賴于算法與數據。算法通過數學模型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生成相應的輸出。與小腦的功能相似,AI在執行任務時并不涉及復雜的推理與理解,而是通過已有的數據與模式進行運算。

        人類大腦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系統,包含約860億個神經元,能夠進行高度復雜的思維與情感處理。大腦不僅負責基本的生理功能,還具備創造力、情感理解、道德判斷等高級認知能力。其復雜性體現在多層次的信息處理與反饋機制上,能夠在不同情境下靈活應對。大腦的功能分區明確,各個區域負責不同的認知活動,如前額葉負責決策與計劃,海馬體負責記憶與學習。這種高度整合的系統使得人類能夠進行抽象思維、創造藝術、進行科學探索等,而AI在這些領域的表現尚顯不足,無法模擬人類的情感與道德判斷。

        盡管AI在特定任務上表現出色,但其局限性不容忽視。AI缺乏情感與意識,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需求與社會文化背景。其決策過程基于數據與算法,缺乏人類的直覺與判斷力。在面對不確定性與復雜性時,AI的表現往往不如人類,AI的學習過程依賴于大量的數據,數據的質量與多樣性直接影響AI的表現。如果數據存在偏差,AI的決策也會受到影響,這種局限性使得AI在某些情況下無法替代人類,尤其是在需要情感理解與道德判斷的領域。

        AI的特性與小腦的功能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二者在處理信息與執行任務方面展現出高效性。然而,AI的局限性與人類大腦的復雜性形成鮮明對比。AI作為一種工具,能夠在特定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無法替代人類的全面智能。

        6. 2024全球半導體業預估

        增長三個因素:1)產業周期性增長, 2)受AI ,HPC及自動駕駛等終端需求拉動,3 )美國打壓中國下導致國家安全矛盾突出,許多國家開始投資建立芯片生產線,如日本,歐洲,印度以及美國等。但是產業出現苦樂不均現象;如英偉達,臺積電是如日中天,而英特爾及三星有些四面楚歌。

        近期全球半導體業仍是由美國與中國的增長引領。

        總的數據;2024年IC增長近15%,半導體材料微降2.4%,設備同比幾乎持平。代工增長16.3%及Fabless增長12.4%,與封裝增長10.2%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7. ASML CEO預警美國加碼中國半導體

        “如果你看看地緣政治格局,我認為很明顯,美國將繼續向其盟友施加壓力,要求其采取更多限制措施,”富凱周二在倫敦彭博科技峰會上接受采訪時表示。“問題是,什么對荷蘭來說是正確的?什么對歐洲來說是正確的?”

        多年來,華盛頓一直試圖限制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崛起,通過多次出口管制來限制先進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制造設備的銷售。荷蘭政府一直在努力在其美國盟友和其最大公司的最大市場之間找到中間立場。

        福凱表示,現有的限制意味著中國“在先進技術方面落后10到15年”。

        過去五個季度,中國一直是 ASML 最大的市場,最近一個季度的銷售額為 27.9 億歐元(30 億美元),幾乎占 ASML 總銷售額的一半。Fouquet 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期間的訂單積壓,中國的需求有所增加。ASML 預計,明年對中國的銷售額將縮減至總收入的 20% 左右,該公司認為這一水平更為正常。

        英特爾公司正在重組,并推遲了計劃中的歐洲工廠建設,而三星電子公司本月就其令人失望的業績向投資者道歉。汽車和工業芯片生產商也陷入困境。上周,富凱警告稱,他預計芯片市場期待已久的復蘇“將持續到 2025 年”。

        該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約翰·穆萊納爾 (John Moolenaar) 和民主黨人拉賈·克里希納穆爾蒂 (Raja Krishnamoorthi) 表示,雖然多邊行動是遏制中國半導體野心的最佳途徑,但如果談判不成功,美國“仍保留多種工具來單方面推進”。

        這些工具可能包括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的范圍,以便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芯片制造設備在出售給中國之前都需要獲得美國出口許可證。

        8. 推進自研架構Oryon擺脫ARM依賴,高通火力全開

        在2024驍龍峰會上,從手機終端到移動PC甚至是汽車,高通用大量“倍數領先”的圖片對外展示了搭載自研架構Oryon的CPU能力,而在以往,CPU地盤的主要引領者是英特爾。

        “Snapdragon is everywhere。”當高通總裁兼CEO克里斯蒂亞諾·安蒙在現場喊出這一口號的同時,也意味著這家以手機芯片起家的公司不再滿足于單一市場的領先。相較于英特爾從PC到服務器,并以“Intel Inside”打開計算帝國的時代,高通的野心變得更大。

        在機構分析師看來,自研架構下的CPU可以針對高通自身的需求進行更精細的定制和優化,尤其是在大規模AI處理、多任務并發、節能等關鍵領域,而不僅僅局限于PC領域。

        “此外,高通也希望通過Oryon擺脫對其他公司的依賴性,尤其在許可費用、架構定制能力和長遠發展的方面。”IDC亞太區研究總監郭俊麗表示,在減少對Arm公版架構的依賴上,高通邁出了重要一步。

        9. 麥肯錫最新預測百分之50工作被AI取代,時間窗口只剩6年

        今年最熱的話題一定是AI,就連諾貝爾獎都「蹭」上了AI的熱度,物理獎和化學獎都頒發給了與AI相關的研究。

        難怪有人評論說:這年頭不跟AI+掛上點鉤,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身在21世紀。

        在2030年至2060年間將會有50%的現有職業被AI取代,中點為2045年,而且與之前的估計相比,加速了大約十年。

        那么,在被聯合國稱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當下,我們的孩子,到底還能做什么工作呢?

        10. 為什么英特爾分拆是唯一途徑?

        英特爾落后的原因;沒有趕上移動時代;太依仗與微軟的聯盟;之前PC及服務器等的盈利能力尚好,毛利率達60%,因此不思進取;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先進工藝制程的落后,非短時期內能解決,相對而言臺積電是實在太優秀。

        分拆設計與代工后就能成功,應該說有可能性。

        反過來說IDM是無法挽救英特爾,但是不能得出結論IDM模式不成功。

        英偉達說它不是一家芯片設計公司,不是售GPU的,而是一家系統產品公司

        Open AI是家AI公司,不是芯片設計公司,美國尚有許多成功的公司如下;

        蘋果公司 (Apple Inc.)

        微軟 (Microsoft Corporation):

        英偉達 (Nvidia Corporation)

        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

        亞馬遜 (Amazon.com Inc.)

        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

        特斯拉 (Tesla Inc.)

        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甲骨文 (Oracle Corporation)

        思科系統 (Cisco Systems, Inc.)



        關鍵詞: 英特爾 小米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平顺县| 永善县| 缙云县| 三河市| 屯留县| 南澳县| 仁怀市| 沙雅县| 泰来县| 潢川县| 云南省| 合作市| 青海省| 宁武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万宁市| 青川县| 凤庆县| 奇台县| 都江堰市| 宝鸡市| 淮滨县| 东辽县| 武山县| 武胜县| 阜南县| 旬邑县| 肥西县| 静宁县| 涡阳县| 张家川| 邹平县| 龙江县| 苍溪县| 谢通门县| 寻甸| 喀喇沁旗| 安吉县| 嫩江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