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V曝光機光阻劑力拼島內自給 核心材料明年供臺積電、聯電
中國臺灣自研重點放在半導體關鍵材料自主化,9家廠商年底將進行終端產線驗證。 最快明年深紫外光(DUV)曝光機的光阻劑核心材料,可打入臺積電、聯電等代工大廠產線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9/463380.htm微影制程是在晶圓上制作電路圖案,隨著精細度有DUV、EUV(極紫外光)差別。 光阻劑是一種光敏感材料,由樹脂、光敏感劑、溶劑和添加劑等組成,乃微影不可或缺重要材料。 至于曝光機的光罩部份,島內像是家登都有生產,比例已不低。
但過去晶圓代工制程曾發生過光阻劑大缺貨,為了把關鍵材料掌握在自己手中,島內推動兩期半導體先進制程與封裝材料研發。 第一期2022年完成,共7家業者開發深紫外光光阻周邊材料、7到10納米制程用原子層沉積前驅物、六吋半絕緣碳化硅晶圓等,都完成下游客戶驗證,后續量產投資34億元。
島內表述補助9家供應鏈業者開發8項材料,包含深紫外光光阻材料、3到5納米制程原子層沉積前驅物、干膜光阻材料等,到2024年底結束。
法人智庫工研院表示,目前光阻劑都掌握在日本手上,關鍵材自主計劃希望把周邊材料、配方都改由島內生產。 第二期的光阻劑研發是往更核心材料發展,像是感光樹脂中的起始劑、添加劑等。
等到核心光阻劑材料年底驗證完后,工研院說,最快明年廠商就可試量產。 至于供應量多少,要看上游臺積電、聯電、力積電需求,涉及商業機密,但目標是逐步取代從日本進口。
雖然DUV傳統是成熟制程或至少7納米以上使用,但工研院表示,透過節點調整,DUV也可以應用到5納米、3納米,只是良率多寡而已,中國大陸就是靠節點調整去生產先進制程芯片。
工研院強調,最終國內會走向DUV光阻劑等周邊材生產全部本土化,下一步還會朝EUV周邊材自主化去走,目前極紫外光已經有放入前瞻計劃中研發,不過需要時間,還有點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