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國際視野 > 業界動態 > 中國不買芯片,進口金額減少30.5%,全球芯片市場就崩盤了

        中國不買芯片,進口金額減少30.5%,全球芯片市場就崩盤了

        作者:科技plus 時間:2023-03-10 來源:搜狐科技 收藏

        近日,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中國進口集成電路676億個,下滑26.5%,而進口金額為478億美元,下滑30.5%,是最近5年以來最大的下滑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3/444269.htm

        為什么金額下滑大于數量下滑?原因在于與上年同期相比,市場低迷,供應過剩,芯片企業們庫存高企,價格大跌,所以芯片平均價格也下跌。

        別小看了這30.5%的下滑值,因為中國不買芯片,減少了這30.5%的進口,全球芯片市場1季度都崩盤了。

        按照外媒體的預測,全球大型企業的業績在2023年1-3月(部分企業為2-4月等)集體惡化,業績非常慘,不管是同比去年,還是環比上季度,都非常慘。

        如下圖所示,從預測的數據來看,10家企業多達9家營收呈現下滑,下滑的幅度介于3-51%,預估只有博通會有增長,但增長率也只有8%,與去年第4季增長16%相比,明顯放緩。

        如上圖所示,最慘的是美光會跌51%,再是SK海力士會跌50%,還有英特爾、英偉達、高通、三星、德州儀器、AMD、臺積電等,均是全面下跌。

        同時,媒體還預測稱,全球前10大企業第一季會有4家虧損,5家利潤減少,僅有一家會增長,也就是博通。

        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就在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好賣,而中國市場又減少進口,造成大廠芯片不好賣,衰退持續惡化。

        而針對這個情況,像intel的CEO基辛格、Nvidia的CFO克雷斯,均表示,對中國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充滿信心,而這也是他們對下半年業績持樂觀態度的原因之一。

        意思就是,他們認為中國市場在下半年會好轉,所以慘也就是上半年慘一點而已,下半年就不會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因為按照2021、2022年的數據,中國進口芯片金額超過4000億美元,根據全球芯片市場規模,可計算出全球差不多80%的芯片,在制造出來后,就要到中國市場來“兜一圈”,因為中國是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需要大量芯片。

        只要中國市場恢復需求,全球的芯片基本上都不愁賣,同樣的,只要中國市場不買芯片,全球芯片市場都得崩盤,就像今年1-2月份的數據一樣。

        但是,現在中國還會像以往那樣大量購買國外芯片么?我覺得有點難,在當前的情況之下, 國產替代已經成為了主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國產芯片。

        雖然在高端上還是較國外的芯片有差距,但在低端上還是可以替代的,而低端芯片占主流,數據顯示28nm以上工藝的芯片,占所有芯片的比例超過75%,而這部分,國內是完全能夠生產的,為何一定要從國外進口呢?

        所以可以預測的是,接下來國外的這些芯片廠商,一定會想辦法逼著中國廠商買芯片,當然也可能是求著我們買芯片,因為只有中國市場,才能挽救大家的業績了。



        關鍵詞: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崇明县| 宜城市| 博爱县| 垦利县| 泾川县| 赤壁市| 杭州市| 喀喇沁旗| 景东| 崇阳县| 宜黄县| 五莲县| 佛冈县| 西贡区| 辉县市| 桂阳县| 汤阴县| 闸北区| 密云县| 安陆市| 昌平区| 久治县| 湘阴县| 昌图县| 务川| 灵璧县| 泾源县| 太和县| 嘉峪关市| 栖霞市| 水富县| 忻州市| 邵阳县| 三台县| 维西| 临西县| 绥芬河市| 平和县| 娄底市| 湖北省|